引言:
人殉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种不人性的行为,特别是人殉制度的对象多数为女子,所以在战国时期遭到许多人,尤其是儒家分子的反对。因此秦始皇在秦朝建立后,便废除了人殉制度,改为用兵马俑制作的陶俑代替,然而秦始皇估计都没想到,华夏几千年后人殉制度竟然会在明朝死灰复燃,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历史文明的倒退。
一、人殉制度的施行,古代统治者展现王权威力的一种象征许多人都认为,人殉制度是古代封建统治者迷信无知的一种行为,这其实也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原因。另外一种原因就是为了展现统治者作为君主,个人能力的一种表现,殉葬的人越多,说明这个王者的统治地位越高。
除了世俗人权的体现,文化程度的落后也是人殉制度的发展来源之一,人殉制度在奴隶制时代的夏商周三朝就出现。当时的人除了统治者,大多数都是奴隶的身份,奴隶既然会叫做奴隶,就代表着这些人无人权可言,因此这些人就是奴隶制时期的主要殉葬对象。
商代人殉制度
再加上奴隶制时代还是图腾文明发展时期,鬼神祭祀之风尤为浓厚,所以当时的人对于殉葬并没有任何排斥,甚至被认为这是一种回馈鬼神的一种方式。因此古代统治者实行人殉制度,除了是为了让自己死后也能有人服务自己,还是为了让鬼神保护自己。
这种思想的存在,就导致了奴隶制时期,人殉的人数往往维持在数百人以上。“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可见不止在奴隶制文化仍存在的春秋时期,不只天子诸侯会干这种事情,就连一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也照做。
然而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时代,人口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人殉制度的存在则会导致一个政权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流失。因此时间来到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保护和发展就成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一些比较有文化的人士就开始站出来反对人殉制度。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由此可以看出人殉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多大影响,从而遭到主张以仁义治国的儒家群体的反对。
然而儒家在战国并不是什么很受欢迎的思想,因此政治地位不高的儒家人士的声音,并无法阻止七国君王的行为。战国时代虽然已经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但人殉制度的行为依旧大面积存在,比如秦国就是其中之一。“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虽然秦国当时仍保留人殉制度,但鉴于被要求殉葬的是当时秦国的贤臣,所以遭到不少底层百姓和士大夫们的反对。
人殉制度在战国结束后,才随着秦汉时代而慢慢消失。虽然部分地区依旧保持人殉的风气,但参与殉葬的人数和事件已经大大减少,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思想道德在这方面的提升。然而在儒家确立为中国主体治国思想的千年后,人殉制度又再一次出现在明朝。这不禁让人好奇,接近近代文明的明朝,为何会有这么反常的现象出现?
二、儒家思想为主的明朝,为何重现人殉制度虽然明朝和清朝都存在闭关锁国的政治行为,但思想风气却远比清朝要开放得多,明朝后期甚至还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照理说不应该会有人殉制度这种反常的行为出现,何况这人殉制度早在唐宋已经接近彻底消亡。
明朝初期会恢复人殉制度,原因其实非常复杂,一方面前朝思想的影响。明朝虽然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但是在初期,很多制度都是照搬元朝的,比如人殉制度在元朝就施行过,元朝在中原建立之后,依旧在许多方面保留了奴隶制的制度,这给了人殉制度复辟的空间。
而汉人作为被蒙古人奴役的对象,在很多方面本身就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人殉制度在这时候也是在这时期被恢复的。虽然蒙古族对于人殉制度并没有主动支持或者推行,但也没有过去唐宋时期出现禁止,这就导致了人殉制度在地方上经常出现。“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可见蒙古贵族之间,玩人殉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
明朝在建立之初,在许多地方虽然极力想恢复汉人的正统制度,但一些地方却是沿袭元朝,比如政治结构上。早期明朝施行的御史台、中书省和都督府三位一体的中枢机构,就是继承自元朝的,人殉制度被保留下来也就并不奇怪。
朱元璋
不过有区别的是,朱元璋早期施行的人殉制度,殉葬的对象只有后宫妃嫔,并没有把一些普通老百姓也算上去,这就是明朝人殉制度,与商周和元朝时期的区别,并且对于被殉葬者的家族,明朝统治者们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可见人殉制度虽然在明朝被恢复一段时间,但殉葬的人数和对象明显要比奴隶制时代差了一些。
并且朱元璋时期推行的人殉制度,并非把所有在世时的后宫妃嫔一网打尽,而是只把没有生育过任何子女的妃子拉去殉葬,这也是朱元璋的人殉时期的区别。有学者认为,朱元璋会这么做,除了是皇权专制下的思想影响,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的性格导致的。
朱元璋虽然是历史上公认喜欢杀功臣的皇帝,但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后代却好得不得了,不仅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并且自己的后代也永远受国家财政照顾。这也是因为朱元璋作为贫农出身,早年遭到元朝压榨,导致家庭破裂后的影响,所以把这种遗憾投放到后世子孙之上。
朱元璋不仅对子孙的生前生活多为照顾,对他们死后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对家庭和谐看得比谁都重的皇帝,朱元璋不杀已经生育子女的自己妃嫔,以及儿子的妃嫔就可以理解,估计也是希望自己的后代不用落得一个没爹没娘的下场。
至于那些没有生育过任何子女的妃嫔们,把他们拉去殉葬,既可以避免财政上要继续供养他们的浪费,同时也能避免这些妃嫔在自己儿子当政后,在后宫指手画脚乱来。
最后就是出于维护王权至上的需要,明朝是一个很矛盾的朝代,一方面他又十分复古,在许多制度设计方面都保留着儒家思想。比如八股文的推行、阶层通过户籍进行划分,以及重农抑商下的海禁政策等。
另一方面,在明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又到处都充斥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苗头。比如明末出现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对于人性、人权的限制就有许多贬斥和反对。这种思想绝对不是在明末就立刻涌现出来了,而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累积去打造的,明朝一朝本身就处于思想解放和复古的挣扎状态之中,所以殉葬制度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用来证明自己生前威严的手段,在明朝被保留下来就不难理解了。
只不过明朝的殉葬制度并没有维持多久,在明英宗时期后,殉葬制度就随着他的离去而被取消,但也是明英宗在世时为数不多对明朝的功绩。不过现实中明英宗并非一离去就把这个制度取消的,殉葬制度的取消在明英宗时期也是经过多次波折才成功的。
明英宗
三、人殉制度是如何在明英宗时期被废除的明英宗去世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明英宗会效仿他的祖宗,把和自己在一起的妃嫔拉去坟墓里殉葬,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明英宗并没有选择这么做。“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这是明英宗时期废除殉葬的记录,但其实在去世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明英宗本人就已经有取消人殉制度的打算。
在朱元璋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人殉制度一直是保持着,哪怕是到了国力鼎盛的仁宣之治时期,皇族中的人殉行为依旧经常发生,不单单发生在皇帝身上,郡王以上的亲王死了,身边的妃嫔也得跟着陪葬的事情比比发生。
之后到了明英宗时期,风气依旧持续,比如宁藩信、河阴王等爵位次一级的王爷们,死后的妃子都被要求殉葬,但明英宗即位之后,情况已经开始有所改善。根据《日知录》记载,明英宗生前曾下了一段旨意:“自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虽然这条旨意并不能全面阻止所有亲王的妃嫔被迫殉葬,但也能从中看出年少时的朱祁镇,对动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殉葬十分嫌弃和厌恶。
明英宗朱祁镇这么厌恶人殉制度,除了人殉制度本身就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以外,和朱祁镇的家庭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朱祁镇并非孙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是孙太后从一个和皇帝行过房的宫女手中接过来,而这位被借腹生子的宫女,后世并没有记载,《后妃传》对此的说法是“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钱皇后
明朝初期殉葬者,多为没有诞下过子嗣的妃嫔,那么为朱瞻基生过儿子的宫女,哪怕之后有了位份,到了明宣帝去世之后,多半也是在殉葬行列之中,也就是朱祁镇从小过着没有生母的日子,再加上孙太后对幼年朱祁镇的严格管控,朱祁镇天生就对人殉制度看不顺眼就说的过去。
其次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钱皇后。朱祁镇和自己的第一任钱皇后关系亲密,即便后来他被俘,钱皇后也一直默默等待着朱祁镇归来。但是感情不能顶替权力的缺失,朱祁镇的继位者朱见深并非钱皇后的儿子,而是朱祁镇另一位妃嫔周贵人的儿子,两女在朱祁镇在世时就有后宫权斗的现象出现,这种事情朱祁镇不可能不知道,他深信自己一旦去世,钱皇后很大可能会被要求殉葬。
钱皇后 剧照
于是朱祁镇在去世之前,早就下了旨意,让钱皇后不用给自己陪葬。“择好地建陵寝,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不过诏书等到朱见深继位后,人家遵不遵守可不是朱祁镇自己说了算了。作为二度继位的皇帝,朱祁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少年,自然知道诏书在自己死后能有多大作用,最后为了避免自己的爱人跟着自己受苦,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废除人殉制度,彻底把这个威胁从根源上消除。
朱见深
结语:作为与宦官制度齐名的人殉制度,在明朝之后的清朝,也曾有一段时间被恢复,康熙年间为了彻底终结这股歪风,并在全国推行禁止人殉现象的活动,最终在新时代到来之后,人殉制度才算彻底消失,可见一个陋习的彻底离去,背后往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明英宗实录》
《日知录》
《明史·后妃传》
《元史·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