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抑郁发作迅速消减?根本的原因是这里,家长需要明白

开济说育儿 2024-03-08 23:53:13

阿晴是一名高二女生。假期以来状态不好,难以自控,表现为难受,思想不集中,什么也不想做,想做的也做不了。在她的自述中,阿晴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心中的痛楚、力不从心的无奈之情,都透过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显露无遗。

阿晴对自我的要求很高,非常追求效率。不允许有松懈。当状态不佳,严重影响她原有的安排和计划时,对她的内心冲击是很大的,而且这次的情绪波动超过了她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有了强烈的身心反应。

阿晴从高二开学出现问题,与她进入实验班的时间线一致。这个实验班里强手如林,又因换了新班级,有了新的任课老师,她尚未适应他们的教学方式,对此她倍感压力,不敢请假,没时间休息调整。长期的心理压力及现实危机使她感到身心俱疲,身体开始出现问题,情绪也变得低落。

阿晴自述她的父亲情感冷漠,她的母亲虽然很关心她,但阿晴觉得很难与母亲进行顺畅的交流。而且母亲经常对她言语攻击。阿晴一直觉得“家是父母的,不是我的”。初三那年,她曾因和父母有口角冲突,情绪冲动,有想跳窗之举,所幸被父母拉住。在此之前,她也试过划手臂等自伤行为,但因无用而舍弃了这些方式。

在与阿晴沟通时,她讲述了遇到的烦心事,其中就有英语课。因为英语老师很严厉,讲解也不够深入浅出。一想到下一节是英语课就会肚子痛,甚至想过逃课。阿晴对老师的厌恶程度远超过同班同学的反应,且严重影响个人的社会功能,属于情绪的过度反应。

阿晴向我抱怨了她讨厌的两个老师,皆为中年妇女。我于是问她,为什么她们身上的某些特点让你如此不适呢?阿晴回答说,她们职业素养不够。教学能力也不行。她们和你母亲有相似的地方吗?她们好像都是和你母亲年龄相仿的妇女。阿晴若有所思,她开始意识到,她对老师们的过度反应来源于对母亲的情绪反应,母亲身体不好,赋闲在家,她有什么资格嫌弃我?英语老师的严厉以及能力不足,激发了阿晴的病理性记忆,与当前无法适应的身体反应以及情绪感受纷纷涌现出来。

阿晴父亲的观点,他认为应该一直工作,哪怕休息也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工作。随后阿晴说道,他们家原先并不富裕,父亲靠自己单打独斗、不停工作,才创造了现有的物质水平,所以他很信奉劳动、工作、效率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把这些观念灌输给阿晴。但对于阿晴来说,家庭原先的拮据、爷爷那一辈的物质匮乏已经远去,我是可以享受工作的,在工作之余可以留出足够的休息、娱乐空间,在工作时间专注工作,在休息时间好好休息。她明白过来,不能停下来休息的观念主要源于父亲的教导,进行场景重建干预后,她感受到了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压力瞬间消散无踪。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晴的病理性记忆,在小学的时候,有过跟妈妈的一次矛盾。清晨的时候,阿晴感到饥饿,就吃了前一晚的剩饭。母亲发现后对她大吼大叫,于是阿晴开始头疼肚子疼。阿晴不自主地说了句“我活着就是个错误”。随后她想起来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教育方式,例如去别人家做客或是开完家长会,母亲回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说阿晴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待提高。对老师不敬等,对她挑剔,要求高。这些辱骂对于年幼的阿晴如同身陷泥潭,充满了绝望。

我对阿晴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阿晴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情感支持和父母能给她的不匹配,这也是父母成长经历中所缺失的,他们即使想给也很难给足。对此,阿晴说:“我不再需要和母亲对峙,让她承认她的错误。我能照顾好自己,自己去找努力的方向,找个能让我安心的地方。我可以充满力量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让阿晴可以从母亲的视角来看看母亲的生活,母亲既忙工作又要照顾你,其实是很疲惫的,而且父亲给不了母亲需要的情感支持,不满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宣泄,宣泄口就是恰好在她身边的你,所以不是你的错,而是父母之间出了错。阿晴非常认同。

我与阿晴父母进行了家庭指导,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对阿晴的干预。阿晴母亲哭诉自己的付出不被女儿理解,想帮助孩子但又很无助。而父亲则是理智地坐着,偶尔补充的是他的奋斗史和“丛林法则”。直到我提问,“你们差异如此大的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夫妻双方才在回忆中重新和对方联结起来,重新关注到对方,重新看到对方的好。有意思的是,通过这次沟通后,从一开始落座夫妻双方分坐在长沙发的两端,身体背向对方,到走出咨询室前,母亲无意识移动座位靠近了父亲,父亲身体也转向了母亲。

母亲对阿晴的大吼大叫,有着工作的劳累、父亲的缺位、照顾孩子的琐碎等压力,她全心全意投入这个家庭,内心的需求其实是父亲多给母亲一些情感支持,女儿能多一些对母亲的理解。所以当情感支持开始流动,整个家庭就会重新团聚在一起。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在离开咨询室的时候,阿晴说道,父母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我也不再是他们的小孩子,我和他们是平等的人。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我很高兴。她发现原先对于英语老师的厌恶已经消失,虽然还谈不上喜欢,其他学科也慢慢摸索到了要诀。焦虑引起的身体表现不知不觉也消失了,她开始享受同伴关系带来的美好感受。

父母之前一直强调经济拮据,只是不想让女儿大手大脚,实际上经济情况良好,让阿晴不用担心,可以安心发展,做自己想做的事。阿晴和父亲母亲说了很多话,阿晴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心态平和和家庭幸福。过了一段时间后,阿晴给我发来了她的感言,“我可以自由生长了,感谢刘老师的陪伴,陪我度过这段不太明亮的日子,现在是用所得去感受生活的时候了,我终于又能整装出发。”

0 阅读:11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