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中的“曰以为”到底该怎么理解?

军宸古文观 2024-09-27 03:03:10

几经周折,租住的房子终于收拾停当。

明天再给孩子买辆自行车,她就能自行骑车上学放学了。

朋友家的孩子在另一所高中,买了2000多元的山地车。我们只打算买一辆通勤自行车,价位在600-1000元之间。

孩子上幼儿园那会儿,我曾买过一辆通勤自行车,大约300-500元。十多年时间,物价翻了一倍。

2000多元的山地车,更觉得不划算,因为,挺好的雅迪电动自行车,也只要2099元。

朋友推荐了一款无线上网设备,省去了我安装网络的麻烦,非常感谢他。很多时候,我以为要上网,除了装宽带,那就必须使用移动数据。宽带只能在家里用,移动数据总有一个流量限额。如果有一个可移动,又无限额的上网选择,那真是太好了。

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读几页书了。

继续读《屈原列传》。

这篇文章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但真不容易读。

原文: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此前,我主要关注“夺”字和“与”字,坊间多数版本皆训“夺”为“强取”,即“夺走”,又训“与”为“予”,即“给予”。窃以为颇不妥。

既然“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则天下皆知法令为屈原所撰,上官大夫有何理由“夺取”屈原的“草稿”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夺”训为“强行修改”,而“与”则训为“同意”。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但这一段真正费解的是“曰以为”。

徐仁甫说,“以为”犹“曰”,则“曰以为”是同义并列的关系。

三家注《史记》则去掉“曰”,作“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显然,有一派的观点认为,这个“曰”字是衍字,是窜入的多余字。

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发现《史记三王世家》有“皆曰以为尊卑失序。”何以这里的“曰以为”的“曰”不是衍字呢?

如果“曰以为”的“曰”不是衍字,那么,到底要怎么译呢?

反复诵读上下文,我们试着补充一下:

原文:上官大夫见(草稿)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上官大夫)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平)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试译:上官大夫看见(草稿)便要强行修改它,屈平不同意。(上官大夫)因而诋毁屈平说:“大王让屈平制订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个法令发布,屈平(就)自夸他的功劳,(屈平)说(他)认为‘除了我是没有人能够做’的。”楚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这样训释,是否合乎文字的本义呢?

以上。

0 阅读:0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