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伯夷列传》。
读到这一段:
原文: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两个“而”字
2、爰及
以下简要聊一聊。
一、如何分辨“而”字是表修饰,还是表顺承?
“扣马而谏”的“而”字,“扣”和“谏”这两个动作合二为一,不能分开,所以,此句的“而”是表修饰的连词,连接状语“扣”和中心词“谏”,可译作“地”、“着”、“就”、“才”等,也可不译。
“扶而去之”的“而”字,“扶”和“去”这两个动作是可以分开的,有先有后,所以,此句的“而”是表顺承的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可译作“然后”、“而后”等。
这是讲解连词“而”的两个好例子。
二、“爰及干戈”的“爰及”辨析
北大版译作“竟然大动干戈。”“爰”训“竟然”?“及”呢?
三民版译作“就兴动刀兵。”“爰”训“就”,“及”训“兴动”?
岳麓版译作“就动用武器。”“爰”训“就”,“及”训“动用”?
上古版译作“就马上动起干戈来。”“爰”训“就”,“及”训“动起”?
中华版译作“就动起干戈。”“爰”训“就”,“及”训“动起”?
看吧,我每次比对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就会发现上古版和中华版是一对难兄难弟,根本不知道谁参考了谁。更加可气的是,这两个版本,或减少或增加一些无关痛痒的衬字,比如这一句中的“马上”和“来”。
查字典可知,“爰”就是一个表顺承的连词,无论译作“就”,还是“于是”、“便”等,都可以。
再查“干戈”。干,盾牌;戈,平头戟。“干戈”合起来就作兵器的统称,进而引申为“战争”。
问题是“及”字。
“及”可训作“动”么?
这种译法,极其可恶。倘若这么译是对的,那为什么遍查字典都没有这个义项呢?倘若这么译是不对的,译者狡辩说,这是“会通”的意译,随文释义,谁又能说什么呢?
更何况,这些译者,一个个都是名家大腕,普通人想质疑,心里还发虚呢。
大多数的时候,普通人不掌握足够的信息,所以,无从质疑那些权威。
可是,这是读书,今时今日,那些权威已经不能垄断所有的信息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权威来打倒权威。
首先,确定“爰及”是否是一个复式连词。
我查到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561收录了“爰及”,训“至于”。
陕西师大《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P644收录了“爰及”,训“以及”。
段德森《实用古汉语虚词详释》P816收录了“爰及”,训“以及”。
以上训释,皆不合此句文义。
再查,王政白《古汉语虚词词典》P617注:爰及,表顺承,相当于“于是及于”、“便至”。例句“爰及干戈”,译作“便至动干戈”。
注意,王政白特意加了按:古代“爰及”连用时本为两个词。“爰”是表顺承的连词,相当于“于是”、“便”;“及”是动词,有“及于”、“偕同”、“至”等义。六朝人把“爰及”当作一个相当于“以及”的双音连词出现在他们的著作中。
至此,王政白考证了“爰及”作“以及”解,始自六朝。而“爰及干戈”为史记文,显然早于六朝。
至此,“及”训“至”,这是确凿无疑的了,任何一本字典都可以查到。
那为什么“干戈”要训作“动干戈”呢?
其实,直接把“干戈”训作“战争”就行,译作“便至战争”。
之所以把“干戈”译作“动干戈”,是因为动宾词组往往可以用作名词,就像“我去跳舞”一样,“跳舞”本来是个动宾词组,但此处就能充当宾语。
综上所述,把这一段译作:
原文: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试译:伯夷、叔齐拉着(武王的)马进谏说:“父亲死了不下葬,便至动干戈,可称得上孝顺吗?以臣的身份杀害君主,可称得上仁德吗?”左右的人要刺杀他们。姜太公说:“这是信守道义的人。”搀扶(起来)而后使他们离去。
以上。
爰,两手将物之貌,犹将。及,藤上挂物之貌,犹涉及之及,言至,虚词无意义。父死未葬,(反而)拿起干戈,可谓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