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两汉时期的质子制度,及其对丝绸之路造成的影响

强强聊历史 2023-06-10 03:05:08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在汉武帝时期,中国汉代杰出外交家张骞先后两次前往西域,开辟了一条陆上的“丝绸之路”

自东汉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曾三度中断,直至班固前往西域,才再次恢复了“丝绸之路”。

班超父子二人在西域经营了长达数十年,为丝绸之路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所以,人们可以不分昼夜地奔走于驿站之间。胡贩客们,每日都在交易经商。这使得“丝绸之路”成了沟通欧亚的一条纽带。

汉代的使节和商贾向西方进发,而西域的使节向东方进发。

中国的丝绸由长安开始,经甘肃、新疆,再经中亚、西亚,最后进入欧洲。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也通过丝绸之路,向汉朝输送了大量的天材地宝,而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西域诸国还遣派出了许多的质子,其中不乏一些皇亲国戚,以及一些世家大族。

在这里质子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们既是丝绸之路上一种特殊的“商品”,又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之间互通的文化使者,以及政治方面的外交使臣。

两汉时期质子的时代背景

在西汉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民不聊生,大饥荒,人相食,死伤过半,自天子不能备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在这种情况下,当权者只能采取“养精蓄锐,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

之后,在“文景之治”的影响下,汉武帝时期,国力日渐强盛,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往日益密切。

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汉武帝一改被动的边境政策,采取了以武破疆的策略。于是,他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打开了一条陆地通道。

这里的“西域”是指从玉门关、阳关以西到五十多个小国的总称。

在张骞出使之前,大部分国家都被匈奴控制和奴役。

“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而西域则成为了匈奴进攻中原的战略基地,对汉王朝边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汉武帝登基后,与匈奴作战屡战屡胜,匈奴主力元气大伤,被迫退守漠北,西汉在西域建立了极强的统治地位。

西域诸国被中原发达的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所吸引,以“纳质内属”的形式向汉靠拢,以求发展,但又畏惧于强汉的强大势力。

随着丝绸之路的出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与货物交换也越来越频繁。

两汉时期的质子活动

一、质子的国家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南越是汉朝时期最早接受向其遣质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位向汉朝遣质的西南小国。

在汉武帝建元六年期间,闽越开始向南越入侵,汉武帝为了报德而派兵讨伐闽越,南越国王胡遣其太子随助入侍汉朝。

随后,这位太子成为了继位南越王胡成的婴齐。婴齐继位后,也遣送子弟入宿卫汉朝。随着汉朝通西域,西域诸国纷纷向汉朝遣送质子,其中楼兰是最早的一个。

在汉武帝元封三年时,赵破奴和王恢奉命攻打楼兰和姑师,俘虏了楼兰国王,攻陷了姑师。不过,由于楼兰向汉朝贡献了质子,这引来了匈奴的进攻。楼兰又遣送一个儿子作为匈奴的质子,同时也遣送一个儿子作为汉朝的质子。

除了楼兰,还有许多西域国家向汉朝遣送质子,例如扜弥、大宛、鄯善、于阗、疏勒等。

虽然以上这些国家都向汉朝遣送了质子,但仍有可能有其他国家也遣送了质子,需要进一步的历史文献证实。

在东汉和帝时期,班超担任西域都护,他的经营使得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纳质内属于汉朝,这与《汉书·西域传》中所记载的“西域分至五十余国”是一致的。

班超还曾到达西域的大月氏和车师,为汉朝开拓新的西域贸易路线。这些外交和商业活动不仅增加了汉朝的统治范围,也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据历史文献记载,丝绸之路开通后,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向汉朝派遣质子,成为中央政府和边疆民族之间交往的一种常态。

建立藩属关系后,新的领袖继位必须派遣质子入宿卫,以示忠诚和尊重。其中,匈奴是向汉朝派遣质子最多的民族,东汉时期更是先后向汉朝派遣了十八批质子。

乌桓和鲜卑也分别向汉朝派遣了质子。西域诸国同样是数量较多的派遣者之一。

由于轮换制度的存在,新旧质子经常在前往和返回的道路上相遇。这种质子制度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有助于中央政府了解各地方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从而更好地统治和管理边疆。

二、质子的身份

在中国古代“质子”是一种特殊的人质制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遣质的目的是通过人身抵押来获取索质方的信任,以达到盟约协议的目的。

因此,质子的身份选择非常讲究,其身份必须是能够“累其心”之人,以增强信任和约束力,使遣质方有所顾忌,不敢轻易违背约定。

据历史文献《汉书》、《后汉书》等记载,汉代向中央派遣质子的身份一般是少数民族政权的领袖、部落酋长、王室成员等。

其中不乏一些王室贵族的子弟,甚至有些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在汉朝宫廷随时可以见到少数民族的质子,一旦与汉朝建立这样的藩属关系,新的继位者继位之后必须再次派遣质子入侍。

因此,质子的身份显得尤为重要,它属于一种特殊的人质,代表着其所在政权与汉朝之间的藩属关系。

三、质子的居所和管理机构

在汉代时期,由于大量质子的存在,汉王朝建有专门的场所来安置他们。在中央和地方都建有这样的场所,以便于管理。

据文献记载,长安城内建有蛮夷邸,这是一个专门馆待边疆少数民族人员的场所,位于“长安城内稾街”。

在唐代,有“鸿胪客馆”用于馆待入京的四夷蕃客。除了蛮夷邸之外,还有一些质子被留在边地,有专门的住所,被称为“质馆”。

在宋代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政府建立了一些专门的质子居所,称为“纳质院”。这些居所是专门用来关押来自各族的质子的。

纳质院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加强中央对质子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来吸引和保护质子,从而稳定双方的关系。

在两汉时期,质子的管理职责主要由典属国、大鸿胪、尚书主客曹和谒者等机构负责。这些机构是负责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机构。

在典属国被撤销之后,大鸿胪接管了质子的管理职责。同时,尚书主客曹也承担了相应的职责,主要负责接待及迎送质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机构如缘边州郡等也承担了类似的职责。质子也可以通过西域都护、使匈奴中郎将等“持节使者”迎送入朝。这些机构相互协作,确保质子得到合适的待遇并被妥善管理。

质子制度对丝绸之路的影响

质子制度在汉朝时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具,用于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和管理。虽然“纳质称臣”、“入侍为质”等做法可能存在一定的民族歧视和压迫色彩,但相对于战争而言,这些做法的代价相对较小,而且收益较大。同时,中央政府也积极发展西域地区,加强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联系,这不仅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也为丝绸之路创造了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

一、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客观上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保障

质子制度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中央王朝接受质子也不仅仅是作为要挟的手段。

无论是在汉代还是唐代以后,纳质都是少数民族内部属于朝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质各国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除了遣送质子外,还要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定期进贡,战时助粮助兵等。

尽管断匈奴“右臂”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动机,但是丝绸之路开通后,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

西汉政府利用质子手段,成功拆散了匈奴与西域的联盟,接着进一步利用后者牵制、打击前者,巩固了边境的胜利。

西域都护设立后,西域属国都归它保护和管理,臣服各国不再频繁侵扰中央政权的边境,商旅往来也得到保护,丝绸之路才真正畅通起来。随着匈奴势力的削弱,尤其是汉宣帝时五单于争立,匈奴内部四分五裂,呼韩邪单于迫于形势危急称臣附汉,遣子入侍奉献,与之对立的郅支单于“亦遣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汉匈之争得以偃旗息鼓。

此后几十年间,汉匈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关系,丝绸之路也得以长时间全线畅通。

二、质子是巩固贸易关系的一种策略,贸易往来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质子作为一种巩固贸易关系的策略,不仅是一种政治活动,更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对于周边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愿向中原王朝遣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经济需求。

在遣质的同时,各国也要履行朝贡义务,进贡牲畜、皮革等物品,以获取汉王朝更加丰厚的赏赐。

这些物品中,除了官袍、金银等珍贵品外,更多的是粮食、丝绸、茶叶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

当仅靠朝贡所得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时,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必然发生。随质子来京的人员中,有不少是游商走贩,和平相处的关系为他们经商提供了机会。

同时,为表示恩宠,中央也会采取一些有吸引力的措施,如开通边境互市,鼓励多边贸易活动的发生,以促进经济的互通有无。

这样的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和贸易商前来,使得贸易活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一些专为慕利而入仕的国家,如康居。

汉成帝时,康居遣子贡献,却十分蛮横骄纵,都护郭舜一语道破:“何故遣子入侍?其欲贾市。”

这说明康居之所以遣贡是为了进行贸易活动。丝路畅通后,大量中原物产流入周边,满足了边地人民的各种生活需要,同时也使得西域的各种物产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改善了中原的物质生活面貌。

纳质内属为各族人民创造了和平相处的环境和安定的生活,农业、游牧业、手工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丝路沿线的各个城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繁荣。

三、质子制度的确立,加速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碰撞与融合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当不同文化相遇时,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和冲突。

质子制度和朝贡体系的建立,加速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创新。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各国的技术、文化、艺术和宗教逐步传入中原地区,汉文化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在音乐、娱乐、建筑和服饰等方面变得更加多样化、富有活力。

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边疆各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汉王朝的政治制度、礼仪文明和风俗习惯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对先进汉文化的仰慕和积极吸收,才促进了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汉文化圈的形成,并将边疆文化传播到中原地区,推动了汉文化的丰富和繁荣。

此外,文化交流不仅存在于中原和少数民族之间,也在多民族和部落之间进行,为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语

质子制度的确立,让各国质子和随从人员穿越千山万水,跨越中原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鸿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为促进中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客观上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然而,这种质子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汉朝强盛的国力基础之上的。

如果失去这种强大后盾,管理西域将变得困难重重,丝绸之路也会受到影响。在东汉时期,中原和西域之间不稳定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普遍规律,质子制度成为除了武力征服之外的重要控制手段,同时也见证了两汉历史的盛衰。

【参考文献】

1.杨联,《国史上的人质》,《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

2.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3.《后汉书》,《西域传》.

4.《汉书》,《匈奴传下》.

5.《汉书》,《康居国传》.

0 阅读:1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