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宿州方言中婚丧、节令等四类词语中的地域民俗文化

强强聊历史 2023-07-06 21:21:01

前言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北面,由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原宿县捅桥区等“四县一区”组成。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宿州话的研究,唐爱华等人对宿州市墒桥区现存的旧式话音系统进行了梳理,并与中古话音系统进行了对比,以揭示其在现代和现代语音方面的演变特征。

本文对宿州方言中的隐语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并对隐语现象进行了一种文化视角的研究。张德岁关于称呼与隐讳词的研究,属于民间文化范畴,文章从宿州方言中的婚嫁、丧葬、四季、称呼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内涵。

从宿州方言词汇看婚姻文化

中国传统婚姻有六个仪式,第一天是纳采、第二天是问名、第三天是纳吉、第四天是征兆、第五天是婚期,第六天是接见。

宿州的婚姻文化相对于中华传统婚姻风俗的总体而言,是一种传承,但同时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试从宿州方言中关于婚姻的词汇入手,来分析宿州方言词汇所蕴含的独特的民间文化。

见人:这种相亲,一般都是由媒人介绍,一般都是男的去女的家里,这也符合女孩子的矜持和羞涩。经过一到两次会面的谈话,男女双方以及各自的父母就决定了他们的恋爱关系是否会向下一步发展。

求婚:男、女双方都同意了,男、女两方都要向对方求婚。

合八字,看日期:看一男一女两个人的八字有没有“冲”。

通常是把一男一女的生辰八字写成一张纸条,寄给“算命先生”,让他帮你看一看,这两个人有没有“冲”字。

宿州一带有“马见猴儿,夜夜忧心忡忡”,“龙虎相斗”,以及男女之间的“冲”字,都是相生相克的。如果八字符合,还要找个算命的人来选择结婚的好日子,也就是所谓的“看日子”。

下聘:也叫下聘,与古时的“纳采”是相同的。礼物清单的内容,都是由两家人商议后制定的。

在嫁妆上,一般都是六、八之类的数字,以求吉祥。送礼的内容主要有“四斤礼”、服装、珠宝等。

“四斤礼”中,有猪肉,有鱼,有烟,有酒,有面,有米饭,有糕点。婚纱珠宝是新娘婚纱的必需品,珠宝首饰包括项链,戒指,手镯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金”。

如果在婚姻和恋爱过程中发生了退婚,那么对于聘礼的处理也是相当有讲究的:如果女方退婚,则全部退给男方;若是男子退亲,女子则不退聘礼,以此来弥补女子的颜面。如果一男一女都没有成亲,那么在节日里,就应该向女方的家长送礼,以示孝顺。

盒子礼:新婚之夜,新娘的奶奶、妈妈、姑姑等长辈,会把一些钱、点心等装在盒子里,作为给新婚夫妇的礼物,送给新婚夫妇。

缝制棉被:在婚前,男方家中会邀请一位有福的、有子女的、家境富裕的、容貌姣好的、有福的女子,为新郎新娘缝制一床棉被。为了讨喜,多数人都会购买龙凤图案的被。

压床:在成亲的前夜,新郎通常会邀请年轻的同龄人到新郎新娘的被窝里过夜,这就是所谓的“压床”,寓意着生孩子,生孩子,幸福美满。

“迎娶”:在老一代人的思维里,“迎娶”的形式比去政府部门登记、领证要好得多。婚礼那天,在十二点零之前,男子必须将女子带回家中。

“过门”:通常是在新婚三日,女方的同龄人或后龄人,到女方家中,把女方接回家,女方的家人就会问女方公家的事情。

当日下午,女方必须返回男方家中,不然将被认定为“婚变”。如今,新人夫妻二、三天后一同返回女方家中,探望女方的亲人。

本文对宿州婚俗词汇进行了相关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宿州婚俗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

宿州土话中所蕴含的葬俗文化

丧葬是对逝者进行葬礼的一种礼仪,在我国古代,丧葬主要分为“停尸”、“招魂”、“上吊”、“下葬”和“送葬”五个环节。宿州的丧葬习俗可分为“首丧”、“人殓”、“送葬”、“下葬”和“祭祀”五个阶段。

初丧,就是在葬礼开始的时候,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第一步,就是选择棺材,在宿州,有一句话叫“一桕二杉三梓楸,槐桑枣榆是中流,楝树不做寿材用,杂木泡桐次杨柳”。

枣榆、槐桑、槐树不能当棺材,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其次才是杨柳”,棺材的材料要根据家里的财力来选择。

二是寿衣,以丝质为主,因丝质为“稠子”,丝质为“断子”,而丝质为“断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迷信的表现。三是通知丧事,在宿州一带,人们都要在自己的房门上贴一张白色的纸条,以示家中有人过世。

将讣告贴到逝者原来工作或居住地的公告牌上。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或者专门的人来通知。四是戴孝,即穿着孝服,孝服是在葬礼上穿着的衣服。

他们的衣着,按照他们的关系,也是有区别的,儿子是重孝的,头上缠着孝巾,身穿白色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根麻绳。女子的孝服着装略比男子少,且只着一件孝服,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其它亲戚男性戴孝帽,女性戴孝巾。

入土为安,也叫人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入土为安,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入土为安,就是把人的骨灰装进棺材。根据尸体的身体构造,将寿衣放入棺材中,然后在上面洒上一层灰烬,有时候还会在棺材中放上一些其他的东西,等亲人们做完最后的告别后,然后将棺材盖上。

丧事,是下葬的一天,通常是第一天的下午,在哀乐和家属的哭声中,由亲朋好友抬着棺材,家里的大儿子走在最前面,“摔老盆”

大儿子在头上敲了三下,表示自己已经投胎投胎了。然后,他们需要将“老盆”的残骸搬到另一个地方。一路上,他们听到了号角的哀乐,听到了家人的哭泣。

土葬,传统上以土葬为主,在推行火化制度之后,通常为骨灰下葬。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会找风水大师,为自己的坟墓寻找风水。

郭璞曾在《葬书》一书中写道:“人受父母恩泽,骨肉受阴。”有人认为,选一个好的风水宝地,是为了获得“祖先庇佑”。

现在,城里已经有了公墓,而乡下则多是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安葬。将棺木放在坟墓之前,要在坟墓里放一只活鸡,让它在坟墓里走来走去,表示快快地去投胎。长子将棺材放进坟墓后,又在坟墓上撒了三把土,算是道别,这才将坟墓盖上。同时,还要为死去的人,烧掉花圈,烧掉纸人,埋掉。

“祭”:是丧事的最后一步,在丧事的最后一步,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如:“圆坟”、“头七”、“七七”、“百日”、“一周年”等,以示对逝者的悼念。

“圆坟”是在下葬后的第三日,由后人再填土,将坟头修整一番。死亡的前七日为七七,死亡的后七日为七七,死亡的后百日为百天,在这几日,死者的家属要到墓碑前烧纸钱。

宿州人的葬礼仪式繁杂而繁琐,带有很强的封建迷信色彩,其中从棺材的选择到门口的贴白纸的选择,都体现了宿州人独特的地域风俗。

从宿州方言词汇看四季文化

中国四季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宿州的四季风俗基本上与民间的民俗活动相吻合。

元旦:春节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这一天,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象征着节日的祥瑞,家中的小辈也会向自己的长辈们叩拜,讨要压岁钱。宿州的新年,有一个禁忌,那就是“不能扫地,也不能洗衣服”,因为在老一辈的人看来,扫地就是扫地,代表着一家人的好运,所以不能洗衣服。

元宵节:在阴历的15天,人们在这一天都要看灯笼,猜灯谜,吃汤圆。现在宿州一带还保持着赏花灯吃汤圆的传统,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过了元宵节就开始了新的一年,小孩要去学校,大人要出去打工。

二月二:宿州一带有一句俗话,叫“二月二,龙首,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二月二,庄稼长起来了,人们对二月二,寄予厚望。

小孩子们都会在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们“剃毛头”,以求他们的身体健康。成年人也会在这一天理发,因为宿州有一种风俗叫“正月无剪发”,即“死舅”,所以,这一天的理发店,总是座无虚席。

清明节:清明节为踏青和“添坟”之时,所谓“添坟”,即上坟,为已故亲属烧纸钱,祈求子孙平安。

《宿州志》中有这样一句话:“清明时节,在门前插上一棵柳树。”用牲口、食具铺开墓穴,在上面盖上几层土,这就是所谓的‘添坟’。

端午节:在阴历的五月五日,在宿州一带,人们通常称之为“五月端”。

端午节是为了缅怀屈原而举行的,这天,人们要吃粽子,并把艾草放在自家门前,以避邪。

七夕节:七夕节,这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

这个时候,宿州正是雨季,一旦下雨,宿州的老人们就会说,这是一种“牛郎和织女之泪”的结合,把天气和神话都写在了一起。

中秋佳节: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一家人聚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月亮,寓意一家人的团聚。

《宿州志》上有这样的记载:“中秋节之夜,陈果子在月光下点上香烛,祭拜完后,围成一圈,吃上一顿,这就是望月。”

腊八节”:受佛教的影响,在阴历正月初八所举行的一次传统节日。

按照传统,这一天,大家都会喝一碗用粮食煮出来的稀饭。以“杂米,豆,枣,粟,姜,菜做成粥,叫做“腊八粥”。

“除夕”:在北方,“十二月二十三”是除夕,而宿州则是阴历的“十二月二十三”。

除夕是祭灶的日子,这个习俗已经逐渐被取消了。不过,在元宵节这天,各家到市场上去买年货的习俗也就渐渐形成了。

除夕夜: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春节。在《宿州志》中,有一种“守岁”的习俗:阖家吃吃喝喝,夜半不睡,叫做“守岁”。

宿州地区有一个比较独特的风俗叫“拦门棍”,就是在除夕的早晨,把一根木棍放在门前,意思是阻止钱财流失。

以上是对宿州节令用语的分析,从总体上看,它与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基本一致,有的风俗习惯还带有宿州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有的则因年代的变化而趋于简单化。应该更加关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宿州话词汇中蕴涵的称呼文化

张德岁早已对宿州人的称呼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仅就其中具有宿州人特点的一些称呼语进行简单介绍。

(1)北方和南方的称呼:在宿州,长辈们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大”(或三声),而自己的母亲为“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称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中年和老年群体中。

这个名字是由附近的北方和南方的语言所决定的。

带“俺”的称呼:通常是“俺+亲戚”的称呼,比如“俺爸”,俺妈,俺姥姥,俺舅,俺姐,俺哥,俺弟,俺妹等。有一种比普通话更浓郁的乡土气息。

传统的“亲”与“疏”的概念比较严重:在“亲”字之前,往往加上“外”、“堂”、“表”、“干”、“后”等字,以表示“亲”与“疏”的关系。

在宿州,母系血亲有外公、外婆、堂弟、堂妹、堂妹等,而在父系血亲中,则有表妹、表弟、表妹等。与北方方言相比,这种“亲缘关系”是指直呼而不是第三人称,带有很强的“亲疏远近”意识。

以辈分排行:辈分顺序体现了传统的尊卑礼节,宿州的辈分顺序比较普遍,比如,对伯父伯母有“大”、“二”、“三”,“大舅”,“二舅母”,“大姨母”。

从以上称呼词可以看出,宿州方言中的某些称呼词与汉语中的称呼词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称谓语是这一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显示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结语

方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对宿州话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宿州话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地域性、变化性、传承性、规范性等特点。

宿州方言中的“婚丧”、“节令”等词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民对历史的一种继承和继承。宿州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

宿州地方文化是宿州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标识,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语言的转移和替代都是悄无声息的,很难被继承。

为此,在宿州地区,一方面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我们也要在这个领域里,对这个领域中的传统方言作更深层次的探讨,并发掘出它背后所蕴涵的宿州文化。

【参考文献】

[1]唐爱华,王临惠.安徽宿州方言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5(6):47—51

[2]张德岁.宿州方言中的“给”FJ].宿州学院学报,2010(7):47—6O

[3]张德岁.宿州方言亲属称谓语与称谓文化考论FJ].江淮论坛,2016(3):171—175

[4]张德岁.宿州方言中的讳饰语及文化内涵口].宿州学院学报,2016(4):53—59

[5]魏征.隋书I-M].北京:中华书局,1973:179

[6]郭璞.图解葬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160

[7]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991—993

0 阅读:489
评论列表
  • 2023-07-15 22:41

    又是捅桥又是墒桥的,发稿前能不能校对一下?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