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见一见张幼仪和志摩的孩子……”
1947年,病床上的林徽因刚刚做完肺结核手术,身体每况愈下的她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听闻当时张幼仪也在北京,便提出了这个不情之请。
是的,这的确有些不合常理,当张幼仪听到这个消息时,亦是感到十分困惑。
在此之前,林徽因一再宣称自己与徐志摩之间并无爱情,只是朋友关系,既然如此,此举实在有点让人看不明白。
虽然不知道林徽因的目的究竟何在,但善良的张幼仪还是带着儿子徐积锴来到了林徽因的病床前。
年轻时的张幼仪
看着眼前已近而立之年的徐积锴,林徽因怔了一下,他太像他的父亲了,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青年,一如当初的徐志摩。
“我只是想最后看一看志摩的孩子……”林徽因没再多说什么,她的嘴角上扬着,眼神却黯淡无光。
尽管如此,张幼仪还是读出了林徽因目光中对人生的眷恋,以及对自己的钦羡。
有那么一瞬间,她望着病床上这个瘦骨如柴的女人,曾经所有的抱怨、仇恨和迁怒,全都烟消云散了。
是啊,她曾有过太多的怨念,在那场众所周知的旷世爱情中,她似乎是唯一的失败者,可是如今,谁又能说她不是那个赢到最后的人呢?
病榻上的林徽因
在那个文化精英纷纷抛弃原配的年代,大多被抛弃的女性都淹没在了时间的雾里;少数成功的案例,如江冬秀等,亦都在婚姻中用尽浑身解数把控着丈夫。
但张幼仪是一个“例外”,尽管没有林徽因、陆小曼这般夺目璀璨,亦没有江冬秀这般工于心计,可她也真真活出了自己的名堂,至少在生活上,比她们所有人都更加滋润。
事业有成、儿孙满堂,健康、财富、亲情、爱情,应有尽有。俗世间所谓幸福的要素,她几乎一样都不缺。
如今,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林徽因,看着她目光中无限的钦羡与叹惋,张幼仪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江冬秀与胡适
可是,谁又关注过张幼仪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呢?大诗人流传于世、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她看来却像一把把插入心底的刀。
在那河畔的金柳下,在那康河的柔波里,在他所有充满着诗意的回忆里,满满都是林徽因的名字。
对于张幼仪来说,“康桥”就是自己的“耻辱碑”。
没有人知道,林徽因到底有没有给过徐志摩什么暗示或明示,也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有没有爱过他,但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因她而起,这一点却毋庸置疑。
年轻时的林徽因
所以,张幼仪对于林徽因肯定是一度充满了女人间的敌意与仇恨的,这种怨恨并不会因为感情的时过境迁而改变。
徐志摩飞机失事的前一天晚上,张幼仪还见过他,她知道他转天要赶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
一个前妻,在知道前夫要去参加“情敌”的演讲后,出于安全考虑,还嘱咐他尽量搭乘国外公司的飞机,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早已预示了悲剧的发生。
当张幼仪得知徐志摩飞机失事的噩耗,回过神的她,轻轻地说了一句:“到头来,还是为了林徽因!”
徐志摩
尽管只是这么轻轻的一句话,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即使在那个时候,她对林徽因的敌意与仇恨一点都不曾消退。
张幼仪曾经说,她的离婚要感谢徐志摩,如果不是他,她便不能成长,也不能找到自我,可是哪个女人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成长呢?
从张幼仪的一生来看,几乎可以分为“德国前”与“德国后”,去德国以前,她什么事都怕,去德国之后,她无所畏惧。
1921年,她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坐了近一个月的轮船,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从中国到法国,第一次从法国到英国,一个女人几乎所有的第一次,她都给了他。
张幼仪与徐志摩
轮船上摇晃的孤独,飞机上颠簸的恐惧,都让她如一只惊弓的小鸟,可她等来的,却是一句:“土包!”
而这已经不是徐志摩第一次这样说她了,从他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他就说她是一个“乡下的土包”,他从没正眼看过她。
此后的婚姻中,这句话更是如影随形,几乎充斥着她每天的生活,那时的张幼仪无疑是有些自卑的,初到异国,语言不通,什么都是新的。
可是,她从没想过,若是按照徐志摩的逻辑,这句话其实根本就没有道理。
徐家在浙江海宁硖石镇,而张幼仪是上海的名门千金,如果这样对比,徐家岂不更是“乡下”?
徐志摩
若论家世,徐志摩不过是一个地主富商之后,而上海的张家名人辈出,在政界、商界都是人才济济。
况且相较于当时大多数“无才”的女子,张幼仪亦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若不是要嫁到徐家,她本有着更好的前途。
这个世界上,嘲笑他人的人,自己也必将遭到嘲笑。
当徐志摩在法国飞往英国的飞机上,嘲笑因颠簸而呕吐的张幼仪时,话音刚落,他自己竟也呕吐了起来。
张幼仪看了他一眼,回敬道:“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
这就是张幼仪与其他旧时女子的区别,当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如今看来却能品味出她自尊与自强的性格。
张幼仪
来到英国后,她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自卑中,也并没有如江冬秀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操纵婚姻,而是首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并在婚姻中维护双方的平等。
然而,这不过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男人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的物种。
多年后,张幼仪在回忆录中这样说道:
“有一次他的人一起躺下后,他的呼吸声不但没有缓和下来,反而因为觉得挫折和失败而扬起——他在最想摆脱我的时候,败给了我的肉体,对我们要厮守在一起这件事感到气馁。”
张幼仪与徐志摩
就这样,徐志摩一面叫嚣着要与她离婚,一面竟又让她怀了孕,而后又将她独自留在英国的一座小城里,自己则忙着去追求林徽因。
从那时起,张幼仪学会了慢慢独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不要再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
她从英国搬到了德国,因为一战后,那里的物价更便宜,她要学会一个人独立生活。
在德国,张幼仪独自生下了她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她不能迁怒于一个幼小的生命。
那时,她将徐志摩父亲每月寄给她的生活费,都用作了裴斯塔洛齐学院的学费,她知道,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不受制于人。
左起: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励、刘文岛夫人、怀孕的张幼仪、刘文岛
然而,这个世界从不懂得善待弱者,两年后,她的小儿子不幸夭折,可即便在如此大的打击之下,张幼仪依然没有放弃学业。
在“成长”这件事上,她是如此坚定,如此执着。
离婚三年后,与陆小曼步入婚姻殿堂的徐志摩,奉父亲之命到德国来看望张幼仪。
在离婚这件事上,徐家对张幼仪充满了愧疚,她为徐家传宗接代、孝顺公婆,她没有做错过任何一件事。
而相较于只会自己享乐的陆小曼,徐家父母始终将张幼仪当做自己的“儿媳妇”。
陆小曼
时隔三年,再次见到张幼仪,徐志摩简直惊讶于她的成长,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提及张幼仪时,他曾这样说道:
“她这几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已经站得稳,思想确有通道……她现在算是什么‘都不怕’,将来准备丢几个炸弹,惊醒中国鼠胆的社会,你们看着吧!”
设想一下,如果徐志摩没有与张幼仪离婚,亦没有遇到陆小曼,那么如今他们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吧,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四年后,曾经在徐志摩眼中的那个“土包”,带着裴斯塔洛齐学院的硕士学位回国,成了东吴大学一名能用多国语言讲授教育学的教授。
徐志摩与陆小曼
此时再看徐志摩的婚姻,却是一地鸡毛,陆小曼巨大的生活开销,令他不得不奔波于多个城市赚钱养家,而徐家父母对陆小曼的不满,竟让二老离家出走投奔了“前儿媳”。
那时的张幼仪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依靠自己的实力与人脉,成为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银行家”。
可她仍是个传统的女人,自从嫁到徐家,无论是否还是徐家的儿媳妇,她对“公婆”始终保持着无微不至的照顾。
有人说,婚姻的本质是一场角力,有时候皆大欢喜,大多时候却是两败俱伤,然而张幼仪却给出了第三种答案。
步入中年的张幼仪
徐志摩的父亲毫不客气地将儿子与陆小曼拒之门外,直到1965年陆小曼离世,她唯一的遗愿就是与徐志摩合葬,但仍被徐家无情地拒绝。
因为那个位置,徐家是要留给张幼仪的。
不得不说,如果将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看做是一场战争,那么此时的张幼仪,大获全胜。
当然,这场胜局里,也包括她后来圆满的婚姻。
1949年,张幼仪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在那里,她与一位做医生的邻居苏纪之相识,不久后互生情愫,此时的她已经53岁了。
张幼仪与儿子徐积锴
没有如“康桥”一般的浪漫,也没有波光里的艳影,他们的爱情是那样朴实无华,当苏纪之向张幼仪求婚时,这个传统的女人,第一时间竟是写信征求远在美国的儿子的意见。
“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
这就是张幼仪的与众不同,华丽转身后的她,没有成为“林徽因”,更不会成为“陆小曼”,她仍是只做她自己。
儿子对母亲再婚的支持,令她倍感欣慰。
1953年,张幼仪接受了苏纪之的求婚,并在东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与自己相爱的人走进婚姻的殿堂。
张幼仪与儿子徐积锴
再婚14年后,张幼仪在丈夫的陪伴下,回到欧洲故地重游。
再次回到康桥,隔着半个世纪的时光,一切都显得那样不真实。
“他和我坐在康桥河畔……这时我才发觉康桥有多美,以前我从不知道这点……我就只站在我住过的那间小屋外面凝视,没办法相信我住在那儿的时候是那么样年轻。”
是啊,历尽千帆,浮华褪去,任凭是谁,都会觉得恍如隔世吧。
此后,张幼仪与苏纪之度过了20年恩爱的婚姻生活。直到1972年,苏纪之病逝,张幼仪才迁居纽约。
晚年的张幼仪与孙辈们在一起
她的前半生,照顾徐志摩与他的家人,抚养他们的儿子成人、成才,安葬了徐家二老,整理出版了《徐志摩全集》……
爱没爱过徐志摩,已经不重要了,这一生,她对得起他。
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病逝,按照她的遗愿,她终是没能如徐家公婆所愿,没有与徐志摩合葬在一起。
她的墓碑上,赫然刻着:苏张幼仪。
看得出来,张幼仪对后来这段婚姻是认可和满意的。
曾经一个个响彻历史的名字、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那些不属于她的爱情,都与她再无瓜葛。
而那个籍籍无名,却甘愿用余生相伴她左右的人,才是她选择的归宿。
张幼仪中年之后,越发端庄有气质!
张幼仪并不比林薇因差,徐志摩眼睛长屁股上了
林薇因确实漂亮
張幼儀一看就是傳統賢妻良母的樣子!所以徐家公婆那麽愛重她!
诗人一般都是比较浪荡的,他们自以为那是风流倜傥[呲牙笑]
看看林徵因、陆小曼,长寿、幸福的张幼仪也算人生赢家,笑到最后。
不能再渣了
渣是人品质量问题,和个人有无才华,能力无关,就象和身高,体重,肤色黑白、健壮与否,跑的快慢、唱得好不好一样都无关,渣人就是渣人。为什么世人总认为科学领域的巨匠、演艺界名人,跑得快的体育明星、著名诗人在情感生活中不渣呢
确实漂亮啊,林徽因
只能说明圈子的重要,徐志摩周围的人都没有差的,所以多年后他的故事更加让人们津津乐道
金庸表哥。难怪表哥都没有好下场。
小编,这是你的理解,也是误解,你不懂女人的内心。讲真,徐志摩跑去听她演讲坐飞机失事而死,有句话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不过是林徽因的内心的歉意而已,君子坦荡荡,金岳霖孤独一生守护林徽因左右,林徽因都会坚守与梁思成的感情,那些懵懂年代的感情早就放下了,见徐志摩的遗孀和孩子不过是抚慰已逝好友家属罢了,林徽因对徐志摩只有坦荡荡的友情罢了。
那个男人不渣,前提是你得有渣的资本
林长的很漂亮,又有才,百年难遇
一个男人不爱你,你再优秀也是徒劳
瞎编
男人渣成了笑谈,女人渣或被渣都该死
女人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一路人,一追求浮华虚名(陆,徐,林一类<人),一追求现实富贵。
选老婆不能只看长相,得看心性和持家有道
封建婚姻的悲剧太多了!
伟大的女性
以前不懂徐志摩已经娶到自己想要娶得女人陆小曼后为什么还会迷恋林徽因,现在看到照片理解了,虽然陆小曼的长相眉眼有些媚,但以漂亮的程度来说,还是林徽因漂亮,而且文化气质无敌了。
这是男人的问题,他妻子无辜,他用心呵护的人也无辜,爱一个人,是自己的事,坚持与否与他人无关。
徐志摩傻瓜
读来令人感慨啊
一直觉的林徽因给徐志摩写了告别信跟着父亲回国不是她愿意的。感觉应该是她的父亲做的决定,带她回国嫁给梁思成。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般的娇羞……[点赞][点赞]
林微因不是梁思成老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