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俯拾即是”,人皆处于自然之中,甚至本身便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表象可听、可见,在此之后则是各种深层次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它们可能无形无声无臭,却须臾未离于表象。因此在本质与表象之间、在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之象可得而见也,自然之理可探而知也,而这些都正是艺术天然的表达对象,故言“俯拾即是”。
“不取诸邻”,艺术创作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不能都是假借于他人,甚至拾人牙慧。艺术创作者应亲自深入到生活与自然之中,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对于事物更为真实深刻的认识感受,而不是牢笼于别人所造成的假象或某种情感意象之中。
但这并不是说间接知识、间接经验就不重要,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景景亲见,必须学会吸收和借鉴前人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黄宾虹说自己曾“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但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不能作茧自缚,因为仅靠生硬的摹仿并不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创造。
在艺术中能够领悟自然之妙处,并能将之表达出来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曾有感而发:“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可见要做到真正的自出新语实属不易,但在《二十四品》之自然中却为此指示了门径,那便是“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人们往往好奇于诡谲迂怪,却对身边日常的事物熟视无睹,而实际上就像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日常的小事中受到启发,艺术也同样如此,就如明月是人所常见的,但历代吟咏明月的佳句仍能层出不穷。若能忘我无我,以己心合于天心,则随其所见皆有大道存焉,此即为“俱道适往”。而以其替天地宣言,故所书、所画、所写、所言皆能“着手成春”,出手不凡。而其“着手”处,便是人与自然成功地结合于艺术之处。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有所偏至必然有所未达,从绮丽到自然的升进
「大愚书论」虚灵妙有,自然天成的壁坼用笔效果
大自然,都是独一无二的;画画,哪怕是临摹,也是独一无二的,其间必定加入了创作者某种浅显或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