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评委嘉宾“郦波”的诗歌水平如何?这样的诗歌,像不像是一位著名文化学者的水平?
作者:无枪的将军
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将答题库“倒背如流”的选手,也不是“美丽知性”的女主持人董卿或龙洋,反而是与选手进行互动的几位嘉宾。
而嘉宾中最最有魅力的,除了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善于书画的“康震”与饱读诗书,引经据典的“蒙曼”以外,那就只有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偶尔还赋诗一首的“郦波”了!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郦波老师的近作,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评论文章引用资料来源于:“郦波”微博;作者系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在CCTV-10《百家讲坛》主讲《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以及众多栏目担任嘉宾:郦波。
这首《人日后春望》写于人日(初七)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初八(谷日)之时。
从“春望”二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日后春望》实际上是一首“以景抒情”的诗歌。(指借对春天所见景象的描述来抒发个体情感。)
“谷日风光胜醴醇”
这里以“谷日”开头,实际上是一种直入式开头手法,直接就点名了时间背景。而“谷日”,其实就是指中国的传统节日“谷日节”(初八),俗称谷子的节日,也叫“顺星节”,民间有初八“祈丰收”或祈愿之说。
“醴醇”原意是指酒的甘甜和厚重。在这里则可理解为形容景致的美丽以及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感觉。
虽然,这里将风光与酒感作搭配,是有些过于牵强了,也很容易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做作之嫌。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里的“风光和酒感”假想成是郦波老师微醺醉酒后看风景时的感慨,那么此处则也可勉强说通。
“青山含笑似颦颦”
“青山”是指植物浓绿的山林。“含笑”是一个比喻,可指春天来了,正是树木生长茂盛的时刻(或意指春天的美景以及诗人的心情)。
“颦颦”原意是指皱眉,心事重重的样子。此处需提及一下的是,另有一说,因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总是愁眉不展,贾宝玉便为其取了一个小名叫“颦颦”,用来形容她忧愁多思的病态美。
那么,如此的组合到底合不合理呢?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青山含笑似颦颦”全句呢?
——是理解为:
春天来了,正是树木生长茂盛的时刻,好像一切都该重新开始了,而我却开心不起来。
还是理解为:
春天的山景就像林妹妹一样的美丽呢?
说实话,如果把景色与林妹妹的“病态美”相关联,这还真有点说不通,不过,曾听说郦波老师也是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假如真是如此的比喻,那我们只能说,这还真是有点“狗屁不通”的瞎扯!
(如按上面的酒后所作来理解此处的话,这里应该就是一种醉眼朦胧的迷离恍惚状态了。因此,把青山脉络看成是林妹妹一样的病态美,倒也贴合醉酒者的视觉感观。)
“人间万象成丘壑”
“人间万象”指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景象。
“丘壑”原意是指山谷、隐居的地方以及比喻深远的思绪、想法。
这一句是从前面两句的“所望”转为了“所思”,此处可理解为:“把往日所有不开心的事物都要放下,不在执念于过去,要着重于未来”,较为妥当些。
“一片丹心又日新 ”
“一片丹心”指忠诚之心或对某些事物的认知与态度。它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宋·苏轼·《过岭寄子由》中的“一片丹心天日下”。虽然,在古诗中多有出现,但说实话,对于这首《人日后春望》而言,用此句来烘托个体精神层面的感悟,实在是有些过于“自视甚高”了。
“又日新”则来自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自我警示词,其意旨在于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礼记·大学》则又引申为一种精神上的弃旧图新之意。而这里的“又日新”,在前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年比一年好或超越过去的意思。
这一句是从前面的“所思”转为了“所感”。全句在一个成语与一个警句的结合下,虽有些“附庸风雅”的嫌疑,但我们则可把它理解为一种相当自信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也就是:我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郦波老师的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浅白的语言在几个“词藻”的辅助下(如“醴醇、颦颦、丘壑”),为诗歌在形式上营造出了一种文采盎然的厚重感。
然而,最大的失败,也恰恰是这几个词藻的运用,很容易就给人带来一种“堆砌、凑句”的造作之感(指为了合乎韵律平仄而忽略了诗歌语境的融洽),实话实说,这首诗真的很平庸,平庸得简直就是不值一谈……。
虽然郦波老师曾担任过《中国诗词大会》几届的嘉宾,但是,其诗歌创作水平,却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诟病。
曾记得大约2021年左右,郦波老师曾在今日头条上,也被一些网友质疑过其写诗水平,后来迫于各方的压力,他选择退出了今日头条,同时,也放弃了那个拥有67万左右粉丝的头条号,如此决绝之心,由此可见,当初的郦波老师受伤有多深了!
事实上,起初我们也以为网友对郦波老师诗歌水平的质疑,完全是一种无端的贬低;只不过,可惜的是,当我们偶然在微博上,再次读到了其诗作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真不是网友们的错,要怪就怪郦波老师的诗歌水平,确实有些一言难尽,确实与我们心中“侃侃而谈”的学者形象相距甚远……!
其实,诗歌写作也是需要天赋的;以郦波老师的学识,不应该执着于诗歌创作上,如果实在喜欢诗歌,我认为,就应该学学“康震”老师,自己不需要写,想抒发情感,就引用一下传统经典诗词,这样既避免了很多质疑,又符合学者的形象,岂不更好!
最后,我们就将郦波老师的《人日后春望》稍为(后三字)修改一下,变动为“古风体”供大家一阅吧,不期望与之比较,只希望大家能多多提醒郦波老师,以后,还是尽量别“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古风体《人日后春望》
谷日风光无限好
青山含笑有松涛
人间万象如此景
一片丹心气度高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