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大致演进:太爷是象形、指事,爷爷是会意,父辈是形声那些

愚鲁说文化 2024-03-28 05:16:37

“记得!记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说文》六书!”好得很!其实,汉字的先行和后起,就藏在这六种结构的排序里——挂一漏万地说,排序越靠前的结构,辈分越大……

儿子正练着字,忽地问我:“爸爸,我怎么觉得汉字和汉字不一样啊!有的字,辈分特别大,有的辈分就小……”哦?具体说说?“你看这个日、月,辈分就大;因为只有它们先被造出来,才能造出来明字,才能造出来那些日字旁、月字旁的字。还有……”说得很好,你的感觉非常对,汉字的确有辈儿的区别,有些是先行字,有些是后起字。要不要稍微展开说说?还是你先干活,哪天再说?

——“说啊!快展开说说!原来我的感觉是对的……汉字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去年带他去成都,一路聊了不少古代的事。他对汉字的兴趣,可能由此而起;也可能由近来练字而起。

还记得汉字主要有哪些结构吧,咱们聊过?“记得!记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说文》六书!”好得很!其实,汉字的先行和后起,就藏在这六种结构的排序里——挂一漏万地说,排序越靠前的结构,辈分越大……“对啊!日、月都是象形字,辈分大!”是的,我们基本可说,六书排名前两位的象形字、指事字,即汉字里的“太爷”——它们抚育了后面四种字。

——莫说甲骨文或稍后的金文,即便在史前陶文里,如贾湖刻符,都见得到它们。

贾湖刻符、甲骨文、现代汉字对照(部分)

是的,遥在殷墟甲骨文之前数千年,日、月这种象形字,一、二这种指事字,就已被先民们造了出来——如此,则后来四种字才有基本的笔画可用,才有基本的声部、义部可用……“是不是那些偏旁部首啊?”还真差不多,很多很多的后起汉字,就是由不同的象形字、指事字作为偏旁部首,组合而来……“信字就是!人字旁就是象形。”是的,人言为信,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会意字。

——会意就是组合了不同单独意义的字,以表达一个复杂的新义,如字的连环画。

“信”的沿革:相对后起,战国始见。

因此,会意可说是汉字的“爷爷”,比太爷的辈分小,比后面的形声字云云辈分大……“形声字就是汉字的爸爸了呗?转注字、假借字,汉字的叔叔?”大致如此,但汉字发展到了这一阶段,情况不同于前。之前的象形、假借、会意都是什么样?主要跟着字形走,即汉字总体尚未脱离初期的象形范式。形声、转注、假借,又什么样呢?开始主要跟着字音走,汉字进入到音形相成的范式。

——如何分辩三者之中,谁更靠前?可以看看谁更靠近音的范式,谁更受制于形。

“胞”的沿革:更晚,转“包”注“月”而来。

所以啊,转注字可能相对靠前一些。此如“胞”,它应转自“包”的古字,形如胎儿未成之形(上图很明显);注以“月”——“肉”之义,进一步把它固定在了“胚胎”的细类。“笺”也是,转自古老的“戋”,注以“竹”,进一步细分它为“竹之小者”的义类(戋字本训“小”)……是的,转注字大约都由一个古老的“字根”转化而来,字形变化不大,此即它们更受制于形。假借字和形声字就奔放的多了,解放的多了。

——前者如“迷”、“眯”,不过就是借了“米”的发音,而与米字的原义无甚关系。

“米”的原义显然不同于后起的“迷”、“眯”

“胞”就不是,完全被“包”管着,字形、字音都被它管着。假借者,还可看“溃”、“聩”,也只是借了“贵”的发音,而与贵字“珍贵”的原义无关——乃至于正相反,“溃”不正是溃不成军,散乱而不珍贵的意思?至于形声字,更解放,基本只跟着音走,基本是音部、形部各忙各的,如《元素周期表》上的那些,铍、镁、钙、锶、钡……“镁”长得很美吗?纯纯借了个音而已……“哈哈!镁炸了,挺美。”

——汉字的大致演进趋势是,先形,再缀形而成复杂的意义,再形、义、声结合。

《说文》体系的缔造者

到了演进的最后阶段,可用的造字材料实在太多了,即声部、义部都太多太够用了,这才借来借去——简单地一组合,新字就有了……“那,爸爸,我明白了,汉字的太爷是象形、指事,爷爷是会意,爸爸是三种表音字。”是的,现在这么理解就可以,再往深说,横无际涯——帮你分得细一点,是:现代汉字的“大伯”是转注字,“二伯”是假借字,“爸爸”是形声字,他们都是一辈的,常也分不了太清了。

——最后的最后,爸爸直接给你几个公式。你再学一些,我也再学一些,再聊:

象形=照事去画;日、月是也;太爷辈。

指事=画出意思的主干+符号特指;上、下是也;太爷辈。

会意=意思甲+意思乙+意思丙……;武、信是也;爷爷辈。

转注=字根(音、义都要)+细分一类的偏旁;胞、笺是也;父辈大伯。

假借=无根之音(只要音,不要义;但溃、聩,迷、眯皆成系列字,还没完全解放)+细分一类的偏旁;父辈二伯。

形声=形(只表义)+声(只表音);灵活组合,彻底解放;元素周期表字;爸爸。

初稿系父与子的谈话,整理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主要参考文献】《殷墟书契菁华》,《金文编》,许慎等《说文解字》,侯康《假借例释》、《文始例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姜亮夫《古文字学》等。

0 阅读:2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