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经常接触电子器材进行学习及娱乐,间接地阻碍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只侧重于静态的生活,久而久之自己会对健康和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不从根本解决学童运动参与度不足、体适能下降及缺乏运动动机等问题,不单是学校需面对的挑战,他日也有可能为政府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个人认为,体育虽然只是五育(德、智、体、群、美)之一,却是最能体现和发挥五育精义,是学校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环。学校需要提升学生的体育参与,安排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动机,增强体适能。让学生透过多元化的动态校园生活,获得全人发展和均衡学习的机会。
教育局一直提供多项资源协助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和改善体适能,包括近年积极推动「MVPA60」(即5至17岁儿童及青少年应在1星期平均每天累积最少60分钟中等至剧烈强度的体能活动),提供策略及相关资源供学校使用。以本校为例,为了增加体育学习机会,本学年开始增加一、二年级的体育课节数,以提升初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及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若体育科加入校内成绩评估,能有效提升学童在校内的运动参与度和动机,学校透过加强学生在「体能、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理解和实践,学习各种运动的规则和技巧,强调持续参与运动的重要性,改善身体素质,并帮助他们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模式。也能借此让家长重视子女的健康和体育水准,提升家长培养子女运动习惯的积极性。因此,体育科校内成绩评估应重视学生的日常参与度和评估整体表现,而非过分操练特定项目。
在体育考核方面,学校普遍采用体适能评估,并参考客观的评分标准;至于进行技能评估及笔试部分,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调整校本评核要求,以考核一致及公平性为大原则,提供客观及公开的准则,相信在执行上不会构成太大困难。以本校为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设有客观具体的评核准则与指标,以便学生了解相关目标,从而协助他们进行适当的练习,达成标准。
一年级的评核,包括体适能(仰卧起坐、6分钟跑步、手握力、坐地前伸)、技能及韵律活动表现(用具操控:小足球)及堂课态度(积极性、遵从班规、学习态度)。除堂课态度需科任老师观察外,其他项目均有明确客观的资料指标,以评定学生所得分数及等第。
在高效方面,体适能中6分钟跑步增加为9分钟,技能评核则以球类技巧为主,同样有客观的次数及动作要求为评核准则。
为增强学生的运动动机,提升持续参与的动力,学校可建立个人运动记录平台,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参与运动的情况,亦有助教师掌握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让学生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例如,设置不同难度的运动目标,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范畴内挑战自我。
本人亦以自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成长及学习的经历,勉励同事及家长以身作则,平日多与子女一起参与动态活动,协助他们制定个人运动计划,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全人发展和均衡学习,实践活跃健康生活,共同为学生建立健康的未来。
近年本地健儿在亚运、奥运等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可见体育不但能提升体适能,促进社交,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系及对团体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还有机会成就终生事业。
本人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从小喜爱体育运动,在小、中学时期成为学校代表参加各项运动比赛,毕业后更在教育学院攻读体育,成为专业体育老师。不但成就了本人的教育事业,也让本人保持做运动的良好习惯,长期保持强健的体魄及良好的精神与工作状态。因此,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能够携手合作,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体育活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朱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