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夜空文化 2024-07-23 08:28:44

很久之前就知道北宋的李诫和他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这是通过做“学习强国”的挑战答题学到的一个知识,但也就仅此而已;也很早就知道中国营造学社,却是通过梁思成和林徽因才知道,不过依然是仅此而已。

今天看了林洙的《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对李诫和《营造法式》究竟是怎么回事,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地位、作用以及经历等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顺便也知道了,林洙,不仅仅是梁思成的遗孀,也是一个很懂中国建筑史的专家。染思成的遗稿,也有赖于她全力以赴的整理——倒是很佩服染思成了,运气真好,两任妻子同时也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战友,他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来的确是可以全神贯注了。

《中国营造学社史略》讲的就是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简明历史:即它是怎么来的,都做了哪些工作等等。这个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1930年2月创立,1946年停止活动。只有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但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等,可以说是成果斐然。不难想象,要是1946年之后中国营造学社继续正常开展活动,取得的成果想必会更大更多一些。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历史值得记住,中国营造学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在历史上留下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之前知道中国营造学社,纯粹是因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当然也知道这个学术团体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那些中国的传统建筑。但直到读了《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才知道要是没有朱启钤,就不会有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是中国营造学社的社长,而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也是因为《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才了解到了在那些过往的不平静的岁月里,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曾经到过那么多的地方,对很多知名不知名的中国古建筑进行研究,留下了非常难得的测绘资料——其中一部分古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复存在了,这可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略微有些意外之处倒是在于,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这本书里,一开始花了相当一部分篇幅客观地介绍了朱启钤。简单地说,作者林洙认为,对朱启钤这个历史人物的研究,不能把他限制在一个简单而僵化的模式里,而要把他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对朱启钤的整体评价较高,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而是因为他也做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卫者,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能够坚持民族气节等。确实值得记上一笔。

不知道有人注意到了没有,作者特意在书的“前言”中记下了中国营造学社的一条纪律:由于过去照相器材缺乏,他们去调研那些古建筑的时候,不允许拍摄个人纪念照,有人物的多半是以人作为标尺而摄的,所以照片中往往多是人的侧面、背面。由此不难看得出来,梁思成他们确实志在专业,都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此值得提出表扬。

0 阅读:3

夜空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