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手黑 图/网络
◐
1
吹牛一词来源,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来源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在草原上,偶尔相聚,把酒言欢,不免相互吹嘘,自家牲口是吹嘘的主要对象,牛羊马都可以吹捧,吹捧自家的牛可能是最光荣自豪的,便有吹牛一说。
其二,来源于屠宰行业。
屠宰牲口,特别是杀猪、牛、羊的时候,需要在对牲口进行吹气。宰杀后,在后腿脚趾上方割一小口,人对着这个小口尽力吹气,气进入毛皮与肉之间,将牲口吹得鼓鼓的,便于退毛或者剥皮。
吹气是个力气活,一般人吹猪、羊比较容易,但是吹形体庞大的牛,需要很大的力气,能够将牛吹鼓起来的人,必被人羡慕称赞,慢慢就有了吹牛一词。
其三,来源于水上航运。
古时人们过河除了船,还有竹筏、皮筏,皮筏是用羊皮或者牛皮之类,缝制成袋子,向里面吹气,扎好口子,作为渡河工具。吹牛皮就成了一项体力活,为了省力气,在说“吹牛皮”的时候少说一个字,便成了吹牛。
私下认为,第二种说法应该更可信一点。不过本文并不以第二种说法为基础,而是采用第一种来源的方式,不受束缚地漫天瞎吹生活中所熟知的牛。
2
老家对牛的方言称呼是㸸(ou,四声)。为寻找这个“㸸”字,费了多年的时间,很多输入法中没有这个字,其他相同读音的字没有表示牛的含义,最后偶然在手机中,发现了这个生僻字。
㸸:从牛、后声、韵ou,在字形、读音、释义等方面,与老家称呼牛的方言高度吻合,便采用拿来主义,暂时引用一下。
老家人认为,牛(niu)的读音比较洋气,太正规化书面化,口语中读牛(niu)这个音,感觉怪怪的,有“撇洋”的嫌疑。对故意“撇洋”的人,老家人很看不上眼,类似阿Q眼中的假洋鬼子。
据说有人从外地回家,指着一片庄稼撇洋:“这牛吃的红花绿叶是什么东东?”被父亲一脚踹倒在地,抡起棍子就打;被打的儿子大喊:“妈呀,叔呀,㸸呀,俺爹要把俺打死在这荞麦地里呀!”
说话不愿洋气,就只能土气一些,在电影作品中,导演想表现某个人土里土气,一般都说河南口音的家乡话。其实,土气一些的话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家乡人的共鸣,“㸸”就是很接地气的读音,被家乡人广泛使用。
牛肉称为㸸肉,放牛称为放㸸,牛棚称为㸸棚,只有正规场合称赞别人牛叉时,才将真正的发音为牛,当然,牛鬼蛇神就是牛鬼蛇神。
因为称呼牛为㸸,更是对牛的尊重,把牛当做家庭中的一员。人可以不吃饱,牛必须要喂饱;人可以在外风吹雨淋,牛必须有牛棚遮风避雨,甚至,在万恶的旧社会,生活不下去的贫苦人家宁可卖儿卖女,也不愿意卖牛救急。
生产队时,牛被统一管理,专门挑选几名社员负责喂牛、放牛,似乎是不错的工作,也是全生产队需要加夜班而没有夜班费的岗位。全队的小孩子被鼓励去给牛割草,割草论斤称重,计入工分,吃不完的草药晒干储存,留到冬季。
联产承包分地的时候,生产队的牛也被分到各家,但没有足够数量保证每家都有份,况且牛的大小不同、老弱差异、公母区分等等因素,真不知道当时的生产队长是怎么摆平这些事的,如果放在今天重新分配生产队那些牛,估计一定会引起口舌之争、拳脚之争,甚至发生上访和违法事件。
最终不足一半的人家分到了牛,没有分到牛的人家只能攒钱去买,没有钱的人家只能低三下气地去哀求,在有牛的人家不用的时候,借来耕地拉粮,同时会送上优质的牛饲料,或者安排自家孩子去给替主家放牛,以弥补使用牛的亏欠。
放牛和放羊一样,古代属于是一种职业,放牛者遭受主人的欺压,被榨取剩余价值,勉强糊口。新社会的放牛多是小孩子,小小的人牵着大大的牛,更多的是一种乐趣。
传说朱元璋的简历中就有放牛的履历。其实挺佩服朱元璋的,从小受地主欺压的,讨过饭,当过和尚,做生意不成参加造反,最后竟然混成了皇帝,很励志的成功典型。
家乡流传着很多关于朱元璋的传说,老年人称呼朱元璋只称呼其年号,为朱洪武,由于方言读音的差别,从小听到的读音是“朱拱武”,很像“猪拱屋”。
说朱洪武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和伙伴商量宰杀一头牛吃肉,伙伴们都不敢,他便亲自动手,割下牛头塞在山前的石缝中,扯下牛尾塞到山后石缝中,吃了牛腿、牛肚、牛身。
晚上回家告诉主人,说牛掉进石缝出不来了。地主带人上山,果然见石缝中有牛,几人拉牛头,几人拉牛尾,每拉一次,牛便叫唤一声,折腾一夜,无可奈何。
讲这传说的老人最后解释说朱洪武是真命天子,他让死牛叫便能叫,免除了一顿惩罚。听后便有邻居小孩想学朱洪武宰杀自家的牛,还没有动手,便被家长一顿暴揍,事实证明他没有天子的命。
3
在农耕文化中,牛的地位无可代替。
原始人由游牧社会转向农耕社会,感觉自身体力不能满足农耕繁重的劳动,需要寻找帮手,协助耕地。
首先选择的帮手容易被饲养,狼虫虎豹等一批肉食性被排除在外,农耕人自己没有足够的肉吃才选择种地的,哪里会有更多的肉食喂养狼虫虎豹,于是草食性动物成了农耕人感兴趣的选择;其次选择的帮手要体型大,有力气,猪羊狗鸡被排除在外,只剩下马牛驴供选择。
远古农耕人分别对马牛驴进行了测试,这哥仨其实都具备耕地的潜力,也一直被农民用来耕地,不过通过历史实践,马的长处在于奔跑,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不感到劳累,被冲锋陷阵的军人看上,逐渐转换耕地的身份,摇身变成军马,只剩下一些不入流的马匹才被继续耕地。
驴的体力较小,容易骄傲,有点成绩便会仰头长啸,也有点脾气,不愿被管教,故慢慢退出耕地的职业,跳槽改行为拉车和拉磨。
只有牛,性情相对温顺,干活踏实,不计报酬,吃下青草,挤出鲜奶,吃下干草,下田耕地,在农耕历史上兢兢业业,耕种出辉煌的农业文明。
为了让牛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在耕地职业上工作一辈子,农耕人常年对牛进行大量洗脑。
出生牛犊不怕虎,农耕人告诉小牛,虎是专吃牛的天敌,不听话的小牛要被送去喂虎,所以牛长大后便怕虎了。
心理上对虎的畏惧,就依赖人的保护;农耕人说为了保护牛,需要和牛捆绑在一起,给牛扎牛鼻子环,于是体型庞大的牛被人牵着鼻子走,牛感觉委屈,农耕人便说有牛鼻环的牛才真正牛逼的牛!
和驴一样,牛原先喜欢引唱高歌,农耕人告诉牛,不要夸夸其谈,应该脚踏实地的在田里耕种,于是牛放弃了音乐的梦想,时间长了,即使对牛弹琴,牛也听不懂了音乐。
农耕人给牛传授了不少语言,牛脑袋笨,不擅长语言,只能记住少数单词,后期因为各地语言分化,方言盛行,牛听懂的语言也分化了,家乡使唤牛的话依稀还有点印象,“哒哒”表示左拐,“咧咧”表示右拐,“喔…”表示停下来,“哨…”表示后退,听懂了这些,牛耕地便没有语言障碍。
农耕人告诉牛,睡觉是浪费青春的,于是牛便不睡觉,大多数时间睁大眼睛站立着,等待农耕人来指派工作,实现了“既让牛儿多耕地,也让牛儿不睡觉”的梦想。
晚上实在闲的无聊,牛便卧下来,四肢卷缩,肚子贴地,把肚子里的草料吐出来重新咀嚼一遍,对主人施舍的草料回味感恩;咀嚼二遍的草料不能和其他草料掺和,牛便自我进化,凭空生出多个胃来盛装咀嚼后的草料,经过几千年的变化,目前的牛已经进化出四个胃,可满足整晚上消磨时光。
农耕人给牛耕地制作了专用的工具,“人”字形的木棍套在牛脖子上,家乡人怎么称呼已经忘记,书面上说是牛轭,其他还有肚套等,用两根粗绳子连接上耕地的滑犁或耙。
就这样,牛先后为农耕人、原始人、奴隶、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耕地几千年,终于在人头税、农业税取消后,牛也脱下枷锁,退出了农耕舞台,走向了屠宰场。
卸磨杀驴,停耕宰牛,这就是人类引以为豪的社会文明!
4
牛体型巨大,很少有人能够凭力气直接降服牛,于是人便寻找牛的弱点。皮糙肉厚的牛浑身皮实,只有鼻孔处较为柔软,是人下手的绝妙之处,于是人开始了残忍的行动。
在牛未成年时,身体和力气还可以制服的时候,便有多人合作,将小牛捆绑,拉到固定的木桩前,牢牢固定牛头,用专用的打孔工具,生生将牛鼻子中间穿个孔,塞上金刚镯,从此牛便乖乖听话,一个小孩子便能牵着牛使唤,所有牵着牛鼻子走,就是抓住要害,让牛失去了反抗的自由,只能乖乖跟你走。
关于牛鼻环的来历有王亥服牛典故。传说商朝有个叫亥的部落首领,看到马的数量不够用,便想用牛代替马来拉车和耕田,但是牛都是野生的,没有被驯服,还没有被洗脑,当把绳索套在牛身上时,牛挣脱的力气比老虎还要大,只能用棍棒打,等打到牛奄奄一息时,根本就不能拉车了。
某天,亥到民间寻访,遇到一头牛在人群中发疯,众人拿着长矛去斗牛,其中一个人的长矛正好穿到牛鼻孔间的软骨上,猛牛竟然浑身发抖,只摆头挣扎几下,便老老实实,不再发飙。亥受到启发,命人把牛鼻子穿孔,以绳穿其中,从此牛被人驯服了几千年。
经过实践,人们对牛鼻环也进行了改进。绳子穿在牛鼻孔处,牛鼻经常流鼻涕,绳子天天被鼻涕泡着,容易断脱,人们开始改用小木棍代替绳子;后来发现竹子比较光滑,把竹子节去掉,穿过牛鼻孔可以使牛更舒服。
再后来有人使用钢环代替了竹子,效果更好,此法传播开来,神仙都开始使用钢环控制自己的牛,比如太上老君,打制了一个钢圈,取名金刚镯,给自己的青牛戴上,引起了唐僧取经路上的一段佛道斗法的故事,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牛对戴鼻环慢慢习惯了,一切就顺理成章,对饲养自己的主人更加顺从。
给牛戴上牛鼻环是中国人的发明,却被国外动物保护者诟病,说不尊重牛权,残害动物。
坐在西方斗牛场,观看斗牛比赛欢呼鼓掌,扭头便以动物保护为名指责别人,嘴脸之丑恶,足以让上帝呕吐,应了祖宗一句话:自身一身白毛,却说别人是妖精。
牛是感情非常丰富的动物。农村有说法:“猪知惊不知死,牛知死不知惊”,所以杀猪时,猪会扯开嗓子拼命叫唤,而宰牛时牛很安静,只默默流泪,眼泪汪汪地看着人拿起刀子……。杀牛者一般不是主人,饲养牛的人不会忍心下手。
小时候,看到后院邻居家的母牛生下一崽,产后的母牛非常虚弱,但是奇怪的是母牛不吃草料,一直在流泪,泪水嘀嘀嗒嗒到躺地上的小牛犊身上。主家说可能小牛活不成了。
晚上,小牛犊果然死了。现在回想起那母牛掉泪的情景,心中总莫名的难过与感动。
5
吹牛,不得不吹一吹牛魔王。
牛魔王是《西游记》中很特别、很潇洒、很豪迈的妖怪,有人研究说他是妖王。
年轻时,牛魔王与孙悟空是结拜兄弟,牛魔王是老大,孙猴子是老七,可见论地位老牛比猴子要强多了;孙悟空闹天空,回来后自封齐天大圣,牛魔王自封平天大圣,论封号似乎平天大圣要略胜齐天大圣;孙悟空与二郎神、玉帝斗法,牛魔王带领结拜兄弟是有助阵的,只是描写太少。
当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兄弟们散伙,牛魔王不仅逃脱了上天惩罚,还机缘巧合地娶了翠云山的铁扇公主,生下儿子红孩儿,由于红孩子基因突变,完全没有了牛的体型、牛的性格、牛的本领,让牛魔王怀疑铁扇公主出轨,心里不悦,便找了二奶玉面公主。
一头老牛,能勾搭上两个公主级别的女人,并游刃有余地在两个家当家做主,足见牛魔王要比猪八戒更有手段讨女人喜欢。
插上一句,给牛郎出主意偷看织女洗澡那头老牛,估计是色眼迷离、留着哈喇子的流氓牛。
五百年后,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在没有经过牛魔王同意的情况下请观音收了红孩儿,又在女儿国灭了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在很大程度上得罪了牛魔王。
但是牛魔王还是很大度的,并没有找孙悟空去算账,也不像其他妖怪那样一门心思要抓唐僧吃肉,只想安安静静地过着过着一妻一妾、广交朋友的安逸生活。
爱惹事的猴子过火焰山需要借芭蕉扇,正常思维应该去找大哥牛魔王好好商量商量,说一两句好话,送上几把上好青草,牛魔王或许念当初的结拜旧情,让铁扇公主借扇子用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
但是猴子思维并不正常,偏偏私自去找铁扇公主,以为耍小聪明就可以骗到扇子,三五次操作,欺负铁扇公主是女人,和女人打架、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捣乱、偷老牛的坐骑、变成老牛的样子轻薄铁扇公主等等,彻底让牛魔王恼怒了,由原先顾及兄弟情义手下留情,到把孙猴子当成路人不理睬,发展到彻头彻尾的死对头。
一通大战,牛魔王力战孙悟空和猪八戒二人,打成平手,足见牛魔王的本领还是高孙悟空一点点的,战力排名在孙悟空之前。
孙悟空请来托塔天王和哪吒以及天兵天将助阵,牛魔王也没有放在眼里,逼托塔天王拿出照妖镜,让老牛现出大白牛本形,被哪吒寻到破绽,风火轮套着了牛犄角,挥剑斩了牛头,不料脖子里又冒出新的牛头,如此斩了十多次,也杀不死老牛,这和孙悟空在天庭中被斩猴头同出一辙,本领仲伯之间。
牛魔王难以被降服,主要还是方法不对,吴承恩老先生没有描写制服牛魔王用牵牛鼻子的有效方法,看来是对牛魔王心怀好感,留存一些面子,算是对普天下牛的尊重。
牛魔王最终被押到天庭,不知所踪。
佛说:万事皆空;又说: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只不过这世道,无论是佛祖,还是神仙,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欲望,清心寡欲的牛魔王,只想安静地过平民百姓的日子,从不主动招惹天上的神仙,更不会去招惹西天的佛。
但是牛在家中卧,祸从天上来,偏偏遇到一个惹事的猴子,带着有后台的老和尚过火焰山。
过不过火焰山是你佛家的事,和牛魔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芭蕉扇是私人财产,借不借扇子是主家的权利,天条上没有哪条哪款规定必须借给唐僧灭火。
因为没借扇子就要挨打、被抓,还请来城管级别的神仙,搞得家破人亡,有理说不清,老牛实在冤枉呀冤枉!
仙界、佛界、道界,能够灭火焰山大火的能人举不胜举,比如观音的玉净瓶、广目天王的避火罩、四海龙王的降雨神器,可是唐僧师徒偏偏盯上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这纯粹是欺负牛魔王夫妇太老实,欺负牛魔王在天庭没有后台。
平民百姓如草芥,好欺负呀!为了达到过火焰山的愿望,即使牺牲牛魔王全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严重违背了佛祖的万事皆空、断欲无求的宗旨。
弱弱问问观音和如来:为取经毁灭别人的家庭,那取来真经还有什么意义!
6
以牛为坐骑的,古中今外找到了四人,太上老君李耳骑的是青牛,黄飞虎骑的是五色神牛,通天教主骑的是神兽奎牛,牧童骑自家的黄牛。后面三头牛不再细说,只吹吹老君的青牛。
青牛,智慧的象征。青在五行中属木,代表东方,寓意旺盛有生机;牛在五行中属土,土是万物之母。木克土,青克牛,老君之所以选择骑青牛而不选择其他牛,是担心自己不能降服牛,而用青色克牛,才能让牛为自己所用。
老君教孔子学礼,被孔子的气度震撼,不愿与孔子在理论上争高低,便骑青牛西去。牛背上,老君又被牛的智慧感染,悟出治国治家治身的大智慧、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大理论,感慨颇多,和青牛结下了刻骨铭心的革命友谊。
老君将大智慧大理论称之为道,在创造“道”字形的时候,将青牛的两只犄角添加上去。几千年来,“道”字虽经多次演化变形,但是那两只牛角没有人敢去掉。
曾经有个时代,有人使用“刀”和“辶”组合代表“道”字,因为这个字没有牛犄角,刚刚出现便被社会所否定,没有流行便胎死腹中。
青牛帮助老君悟了道,又陪伴老君到天竺国与释迦牟尼佛会面,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与道教并立并存补充发展(关于老君与释迦牟尼佛的会面时青牛的功劳,请阅读另一篇杂文《问道》)。
在《封神榜》中,青牛又协助老君激战通天教主,一气化三清,成全了老君,成全了自己。青牛自感功劳不小,待老君得道成仙之后,自然也列入仙界。
后来,老君一直在天庭机关工作,忙于道教的事务,日理万机,还帮助玉帝处理一些杂事,闲来练练仙丹,下基层时间少了,骑青牛的机会也就少了,不免怠慢了青牛。
那青牛整日待在牛圈里无聊透顶,忽一日心有灵犀,感念老君又遇到难处,心想自己有如此的本领,岂能在牛棚内误了时光,应该像堂兄牛魔王一样,在妖界出出风头,于是趁小童瞌睡的机会,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凡当了妖怪,喊出口号要吃唐僧肉。
其实牛是吃草的,青牛是吃青草的,青牛精对唐僧肉根本无法下咽,不过是拉虎皮唱大戏,敲锣打鼓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
一出阵便让孙悟空头疼,小小金刚镯,套走了几百神仙的兵器,包括金箍棒,失去宝贝的齐天大圣就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平凡石猴。
青牛在与孙悟空等神仙战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智慧,很少硬打硬的死磕,感觉不对便很智慧地抛出金刚镯,这战术很牛很牛!
青牛的厉害不止让孙悟空束手无策,连如来佛祖都显得有点挠头。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天竺国领教过青牛的本领,知道青牛底细。
当孙悟空去西天找如来搬兵时,如来因没有十足把握对付青牛,便不敢轻易出手,同时也不愿与老君撕破脸皮,只派了十八罗汉携带金丹砂出手相助,结果败阵,金丹砂被青牛接收。
老君也有点害怕青牛,原文写老君的原话:若芭蕉扇被偷去,我也束手无策。最终老君用芭蕉扇收服青牛,一起回天庭兜率宫去了。之后,老君并没有责怪青牛,而是对青牛更加器重,收了金刚镯不再给青牛佩戴。
很多人不明白里面的原因,其实青牛下界是与太上老君心心相印,老君暗自默许的。
老君有座八卦炉,就是被孙悟空打翻那个,损坏后又建造一座,炼钢打造兵器是老君的强项,但是那段时间手中的炼钢材料缺少,本想把金刚镯毁掉炼钢,那金刚镯可是天上人间少有的宝贝,孙悟空闹天空时曾被使用一次,便击晕猴子,才让二郎神捡个便宜捉拿了孙猴。
青牛下界斗法时,金刚镯更是发挥神威,挣足了面子,所以老君舍不得毁掉。
无奈时,老君探听到如来手中有金丹砂,但不便张口索要,便默许青牛下界捣乱唐僧取经,逼如来出手相助唐僧:如来如果不出手,唐僧就别想去西天取经,如果要出手相助,请送金刚砂来!
如来是前看八万年后看八万年的佛祖,岂能不了解老君的小心思,所以才让十八罗汉带金丹砂去。金丹砂被金刚镯收走后,十八罗汉笑了,如来笑了,老君也笑了,大家心照不宣,皆大欢喜。
老君拿回金刚圈,归还了众神众仙的兵器,唯独没有归还如来的金丹砂,这是佛道两位祖宗的默契。神仙的心思,咱们凡人不要去猜,猜也猜不明白。
总之是青牛又一次帮助了老君,老君怎么能责怪青牛。
7
牛的本职工作是耕地,马的本职工作是打仗。
牛也曾经纵横疆场,战果惊人。
评书《杨家将》中,有一段关于杨六郎摆牤牛阵破辽兵的故事,真实性无法考究,不能作为吹牛的资料,但在正史记录中,确实有火牛破敌的光辉历史。
故事发生在动乱的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燕国一直比较弱小,总是挨打受气的角色,特别是受邻居赵国、齐国的气,时不时就被一顿暴揍,让燕昭王受够了。
终于有一天,昭王招来了一个小弟,名叫乐毅,没错,就是诸葛亮的偶像之一,乐毅是打架的天才,闪电战法的鼻祖,在老大燕王的支持下,迅速对齐国展开报复。
齐国在七雄中一直位居前三位的,没想到被乐毅打得根本抬不起头,据说齐国共有七十二座城市,乐毅半年时间拿下了七十座,只留下莒城和即墨两个孤城在艰难地坚守,这是要灭国的征兆。
乐毅很自信不久的将来,旧齐国将不复存在,自己将成为新的齐王,放松了攻城的脚步;燕王很亢奋,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兴奋过度竟一命呜呼,燕惠王继位;齐国国王也相信自己是亡国之君,已经写好了降书备用。
只有一个叫田单的小官吏不信邪,感觉齐国还有机会。
随后田单掌管了即墨城军事上的大权,先用离间计,让燕惠王开除了乐毅,更换了大将,同时假装与燕国和谈投降之事,偷偷在城中训练了千头牛,做好反攻准备。
田单把牛进行了训练,披上绣着大红大绿、稀奇古怪花纹的装饰,牛角捆绑着尖刀,尾巴系上浸透油的苇草。夜里悄悄把牛赶到城外,点燃牛尾,让牛受惊而兽性大发,朝着燕军猛冲过去,后面跟着齐国敢死队员。
梦中惊醒的燕军看见花花绿绿的怪兽冲来,腿脚发软,毫无抵抗,主帅被杀,燕军大败,田单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论功行赏,牛被记一大功劳,从此牛在齐国地位提升,后来齐国人熬制阿胶,选用驴皮而不用牛皮,就是因为尊敬牛,牛皮是用来吹的,不是用来煮的。
火牛破敌又一次使用是在唐朝。唐太宗派大臣王玄策等30人出使印度,并看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不料印度纂位新王派人偷袭使团,活捉正副使,杀死其他人员。
王玄策寻机逃出,发誓报仇,先后向尼泊尔王和松赞干布借兵约万人,直扑印度。印度人自持有数万象兵,威风凛凛迎战,王玄策利用大象怕火的特点,摆下火牛阵,一战便击溃几百数万大象兵,后攻陷印度全境,逼印度王称臣唐朝。以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大国,牛功不可没。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魏国,粮草供给是大问题。为了保证军事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前线,诸葛亮研制了一种木牛流马,用来运输粮草,节约了人力和马匹。木牛和流马是运输工具的两部分,史料中虽然有记载,但只是粗略描述,至今未有成功的仿制。
当年司马懿抢劫几匹木牛回来仿制成功,关键时刻木牛竟然也会掉链子,站立不走,等蜀军杀来,最后把魏军的粮食送到了蜀国。这种木牛这也算是牛在历史上对军事的贡献。
8
中国人喜欢将万物按五行分类,按五行分牛也可分为五种。
金牛,代表财富。西方人更喜欢金牛,并把股市的上涨称为牛市,在证劵交易所门口塑立金牛形象,寄托发财的美好愿望。
木牛,代表智慧。诸葛亮的木牛或许是最佳的解释,生活中木牛的出现较少,或许奶牛算是木牛的一种,吃下青草的奶牛,挤出白白的奶水,养活了很多人;至于那些挤出三聚氰胺的奶牛,不是牛的智慧,而是人的德行。
水牛,代表勤劳。多在水田中耕地,牛角弯曲似螺,古时候用来吹号工具。
火牛,代表勇敢。牛属土,火生土,火牛相生,促使牛勇往直前;现实中只有点燃尾巴的火牛,自生火的牛只在神话传说中出现。
土牛,代表朴素。中国的土多为黄色,土牛便被称为黄牛,是国内存在最多的牛类,历史上耕地劳作中最累的就是黄牛,目前吃的牛肉中最多的也是黄牛。老家是黄牛产销地,可以代表中华牛文化。
生活中还有大量冠以牛名,不属于牛的动物。
蜗牛:生活在潮湿土壤中爬行动物,背负螺状的外壳,许多地方喜欢作为美味佳肴食用,称为田螺;老家人却不喜欢吃,命名为“恶彘”。
沙牛:又名蚁狮、地牯牛、沙猴等等,老家人称为沙豚,喜欢生活在沙子中,在沙面形成漏斗状陷阱,昆虫滑落陷阱便被捕食。据说为中药材,有通便散结,祛瘀消肿的功效。
天牛:一种节肢动物,啃咬树木的害虫,头上一对长长触角,叫声“吱吱”,老家称为吱吱牛。
麦牛:麦子存放久了,在麦粒中会生出一个小虫,吃掉麦粒内白色含面粉部分后钻出来,留下一个麦粒的外壳,家乡人称这种小虫为麦㸸。淘洗麦子时有麦粒漂浮在水面上,那些麦粒就是被麦㸸糟蹋过的。
这些有牛之名,不干牛事的东西,内心是否有过羞愧?
历来人老实被欺,牛老实被骑,谨以此文纪念将要退出风云舞台的牛。
*作者︱左手黑:流浪豫外的方城人,某国有企业职工,寄情山水花草,喜阅历史杂学,致虚极,守静笃,忙亦一生,闲亦一生。「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