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大家应该都玩过猜谜的游戏,谜语便可以看作是一种以含蓄为主的艺术形式,“一撇一捺”和“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两个谜语的谜底都是人。我们会发现,即使第一个谜语这种直接描述性的浅层次含蓄也能产生诸多意味,因为从“一撇一捺”可以联想到书写,以及写起来容易写好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等等……起于一点而能发之无穷,这便是含蓄神奇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第二个谜语的内容更为丰富,隐藏性、趣味性更强,能够启发人们更为丰富而形象的联想活动,人们会比较自然的联想到人类在早年的稚拙,中年的健壮和晚年的衰弱等等。两相对照,可以发现谜语的含蓄性是有着高低层次之分的。
魏晋时期有这样一首诗,“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四句话实际上是四个谜语,四个谜底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于是在这里,诗的艺术性显然已经超过了其作为谜语的属性。
也可见艺术本就是源于实用又超脱实用的,那么如果这种含蓄的层次一直提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再看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该诗表面句句写兰,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借物咏志,其作为谜语的趣味性和可猜性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谜语本身成了含蓄的一种表象,而主观情感性的表达又要高于故事性的表达。
含蓄除了层次之分,又有种类之分,就像谜语分为会意、正扣、反扣、增损、离合、用典等多个种类,含蓄也可分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有简单的含蓄,有复杂的含蓄,有低层次的含蓄,有高层次的含蓄。
一般说来,能含蓄便自不俗,且不说几乎所有优秀的诗歌都能从中找到含蓄,就是文学中描写一个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侧面描写往往会比正面描写更有艺术效果。雕塑中,如断臂的维纳斯,部分的、不完整的造型往往更容易产生艺术性。绘画也是如此,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所以,含蓄实在可以看作是进入艺术的一个浅近的方便之门。而其水平的高低则要看作者在神、韵、气、形四个方面对于含蓄的具体把握。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洗炼之中的炼形出神与以神入形
「二十四品新解」含蓄是以有限来表达无限、驾驭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