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病急乱投医,李德林二助杨坚脱险境(十)

明月扶摇 2023-06-21 12:37:26

上篇文章讲到,杨坚使劲全身力气去拉拢代表北周元老势力的李穆和于翼,终于让这股势力没有倒向到尉迟迥那边。然而,刚刚摆平李穆的事情,前线就出了大事,篡权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讨伐尉迟迥叛乱的这一路大军中,杨坚可谓是竭尽全力,出的兵最多,派去的将领综合素质也最高。行军主帅韦孝宽不用说,早早成名的北周战神,让北齐神武帝高欢统一梦断,行军总管则有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这些人个个都不简单,基本上不是平齐的大功臣,就是在后来的隋朝中会大放光彩。这是杨坚所能动用的最强阵容,这也是杨坚所能投下的最大赌注!杨坚深知,就算是叛乱也分先后缓急,毫无疑问尉迟迥这路的叛乱威胁是最大的,只要是率先平叛了这一路,其它两路叛乱的平定易如反掌。

虽然杨坚对平叛尉迟迥这一路的大军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他的全部身家都赌了进去,然而前线的情况并不乐观,已经倒向杨坚这边的李穆的侄子李询给杨坚送来了一封密报,说韦孝宽手下的三员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和崔弘度私下接受了尉迟迥馈赠的金钱,前方将领政治立场不坚定,就有可能阵前倒戈。而且就在这节骨眼上,韦孝宽还生病了,每天躺在床上,只能派身边伺候的妇女传达命令,主帅阵前掉链子,无法真正驾驭手下,这不是最糟糕的事吗?

其实这次韦孝宽并不是真的病了,而是尉迟迥派人到北周军中大量撒币封官,搞得北周军人心思变,毕竟尉迟迥曾经和这些北周将领原先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有的甚至还有亲戚关系,比如崔弘度就是尉迟迥儿子的大舅子,而和杨坚之前大都没什么渊源,对杨坚也谈不上有多少忠诚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杨坚以后会如何对待他们,因此心中都没有底。一时间,军中一片混乱,谣言四起。韦孝宽对此忧心忡忡,现在这个样子,别说是打仗了,就是打酱油都不行啊!所以,他干脆假装得了重病,实际上是想查清楚状况,以便解决问题。

但还没等韦孝宽查出什么问题,七总管之一的李询已经急了,马上派人给杨坚送有关情况的密信。向来深沉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杨坚收到李询的密信后,这次可真的是急了,他手足无措、抓头挠腮,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心理备受煎熬,在这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节骨眼上,杨坚这次居然开始糊涂起来了。他病急乱投医,赶紧把心腹刘昉、郑译找来,跟他们商量起来该怎么办,说实在话杨坚找郑译刘昉等人商讨国事真是一步臭棋,刘昉、郑译这两人搞搞阴谋诡计还行,虽然他们对杨坚有恩,但他俩可没什么远见,对于前线将领可能存在的政治立场性问题,郑译的解决办法粗暴无脑,既然有问题那就换人,情急之下,来不及细想,杨坚便打算按照郑译说的办。

眼看杨坚就要搞临阵换将这种糊涂事,关键时刻,李德林赶紧跳出来制止杨坚,李德林在前面文章中给杨坚篡权提供建议,劝杨坚别当大冢宰,一定要当大丞相,从而让杨坚反客为主把遗诏陷阱里的毒给彻底清除掉。在这次决定杨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又把杨坚从万丈悬崖边拉了回来。他对杨坚说,“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未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使得之耳。安知后所遣者,能尽腹心,前所遣人,独致乖异?又取金之事,虚实难明,即令换易,彼将惧罪,恐其逃逸,便须禁锢。然则郧公以下,必有惊疑之意。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这句话李德林已经是非常挑明地陈述其临阵换将的危害,首先,丞相你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这些将领是周朝的臣子,您和这些将领本来地位都差不多,明面上他们根本没有向你效忠的义务,并且您现在怀疑这几个将军不忠诚,想要派别人替换他们,可您怎么就能保证新派去的人比他们忠诚?其次,所谓受敌方贿赂,是一件虚实难辨的事情,如果现在派人去追究,不仅这几个人可能畏罪投敌,而且上至韦孝宽将军,下至普通士卒,难免人人自危,这不是自己动摇军心吗?最后,临阵换将是自古兵家大忌,前面数不清楚的反面例子难道还不能警醒后人吗?请丞相你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杨坚毕竟不是一个昏庸的人,他先前的举措只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现在经李德林的话一提醒,马上就反应过来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向李德林谢道,如果不是先生,我几乎误了大事!知错就改和虚心纳谏是刘邦、李世民等一切成功帝王的特点,杨坚当然也毫不例外。他紧接着又询问道,那以先生的意思应该怎么办?难道就听之任之?

李德林回答道,收受贿赂一事,难辨真假,即便是真的,我们也不需要太过紧张,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安抚人心,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当监军安抚那些将军即可,这样做既可打消他们的疑虑,又可监控他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杨坚一听,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再找将军,而是去找监军了。

那么究竟该找谁来担任监军呢?监军这个人选首先必须信得过,其次要有一定的能力。李德林倒是很符合要求,但是李德林现在要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而杨坚也时不时地要向他听取建议,所以李德林不能去。于是杨坚又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催仲方,催仲方是杨坚太学时的好友,当时任少内史,杨坚辅政后把他引为左右,对他非常信任,可是催仲方却推辞了,他的理由是自己老父亲目前正在河北博陵老家,属于尉迟迥的势力范围,自己去军中,尉迟迥可能会杀了他父亲泄愤,这个说法听起来合情合理,杨坚没说什么。

接下来杨坚又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刘昉,可是刘昉这么一个擅长投机取巧,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大玩家,用脚想都知道怎么可能会想上战场,怕不是一到战场就腿软,所以刘昉毫不意外的就推辞了,刘昉说自己胆子小,没上过战场,自己倒是想去,但怕耽误杨公的大事,你还是问问别人吧。

既然刘昉不行,杨坚头铁地又去找郑译了,话说杨坚还是对刘昉郑译很信任的,上次出了个临阵换将的馊主意,这次居然还去找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杨坚了。一到郑译家,杨坚就说刘昉胆子小,没上过战场,我记得你曾经去过战场,要不,你去吧!可是郑译和刘昉都是同类人,不是同类人怎么会混到一起去呢?郑译和刘昉就像自行车的前后轮一样相似,郑译当然也不愿意去,而且他找的借口又很扯,他说自己年纪大,身体不好,又扯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话语来搪塞杨坚,说要杨坚成全他的那一颗孝子之心。

刘昉郑译的推辞,可把杨坚给气炸了,杨坚心理很不痛快,说实话,杨坚对这两个人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没让他俩当小冢宰和大司马跟自己共同执政,但是杨坚还是把刘昉进封了黄国公、大将军,郑译又升为了柱国,那真的是三天一小赐,五天一大赐,杨坚自己生活都过得简朴甚至有点拮据,可是对他俩那真的是要钱有钱,要官有官,要吃的有吃的,要美女就给美女,出入都有甲士护卫,走到哪里都最拉风的那撮人。可是杨坚对他们这么好,他俩还不满足,常常居功自傲,贪得无厌地向杨坚索求,这已经让杨坚心里对他俩有点意见了。这次两人不肯给杨坚分忧,是彻底把杨坚给惹毛了,引爆了这个火药桶,也让杨坚彻底看清楚了他们,也彻底看轻了他们,这两个靠拍马屁起家的人,关键时候就是个屁!从此之后,刘、郑两人彻底失去了他的信任。

既然催仲方、刘昉、郑译不行,那该找谁来担任这个监军呢?这可把杨坚给愁坏了,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必须赶快找到合适人选,已经耽搁不得了。就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时,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毛遂自荐,而这个人就是未来新生隋朝的宰相之一。

1 阅读:50

明月扶摇

简介:人生有多长,人生就在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