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报燕王书》中“遗令诏后世之余义”的终极训释

军宸古文观 2024-06-23 17:23:18

昨天我写完对“遗令诏后嗣之余义”这一段的理解文章,发出之后,我还是隐隐觉得不安。

我总觉得,如果把这一段视作如此之长的“若…者”句式,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我很可能训释得有问题。

于是,我再次思考这一段的前后行文逻辑。

原文: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这一段的前面一段是: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这一段的后面一段是: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显然,“遗令诏后嗣之余义”这一段,逻辑上只和上一段有关系,和下一段并没有关系。

实在没招了,我就反复读这两段,并且在心里体会乐毅这么写的情绪点在哪里,逻辑线条在哪里。

读一遍,默想一遍:上下文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读了十多遍之后,我渐渐能体会一点乐毅的心情了。

我又去读《资治通鉴》周纪四中关于这一段的历史,读到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诋毁乐毅时,燕昭王是怎么反应的。

然后,我再来读这两段,反复读,反复想行文逻辑。

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些。

分析如下:

1、乐毅说,我听说贤明之君的成就,就是“功立”,蚤知之士的成就,就是“名成”。显然,无论是“贤明之君”,还是“蚤知之士”,指的都是燕昭王。也因此,这里的“士”不要译作“士人”,译作“贤士”更好一些,因为“贤士”对应“贤君”,就是“贤人”的意思,而不是指“士人”这个阶层。

2、从《资治通鉴》周纪四可知,燕昭王对待乐毅,几乎到了让王位的地步。燕昭王是这么说的:

“其有成功者,尚欲与之同共燕国……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赐乐毅妻以后服,赐其子以公子之服……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莫敢复有谋者。

3、燕昭王对乐毅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是因为乐毅的功劳也大到无边。显然,乐毅认为燕惠王不如他老爹,不然就不会逃到赵国,所以,他要告诉燕惠王,贤明君主的标签就是“功立”;蚤知之士的标签就是“名成”。

4、接下来才是重点:燕昭王的“功立”是什么?“名成”又是什么?

5、乐毅先说燕昭王的“功立”是: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所以,这里的“若”还真应该训为动词“如同”、“像”。后两句不过是“报怨雪耻”的进一步说明而已。

6、然后乐毅再说燕昭王作为“蚤知之士”的“名成”:

首先说燕昭王临死前的告诫有长久的效果,这就是有先见之明;

其次说燕昭王的告诫,使大臣们能够守法,庶子们没有争夺王位;

最后说燕昭王的教令延及到百姓。

关于燕昭王的先见之明,《战国策》鲍彪有注曰:

“新立之君皆患庶孽之乱,昭王能预顺之。”

7、最后一句“皆可以教于后世”的“皆”字,为什么是“皆”呢?我猜测就是:

所谓的“功立”和“名成”,实际上就是“立功”和“成名”的倒写。也就是说,乐毅想表达的是,燕昭王的“立功”和“成名”的做法都可以用来教导后世子孙,当然,这个后世子孙其实就是指燕惠王,即燕惠王要以燕昭王的为人处世方法做榜样。

解说至此,照例我把上下两段直译如下:

原文: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试译:“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而且不废弃,所以记载在史册;(有)先见(之明)的贤士,名声成就而且不毁坏,所以被后世称道。如同先王的报仇雪恨,踏平万辆战车的强国,收缴(齐国)八百年积聚的财物。等到(他)抛弃群臣(与世长辞)的时候,(他)留下的教令告诫继位太子具有长久的功用,执掌政事承担事务的大臣,能够遵循法令、顺服庶出子弟的方法,延伸到(了)百姓,(这些功立名成的做法)都可以用来教导后代(子孙)。”

关于这句“遗令诏后世之余义”的解释就到此为止,以后再也不去想它了,实在是太费劲了。

以上。

0 阅读:2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