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鸡娃家长是怎么出现的?

军宸古文观 2024-05-28 01:58:18

前几天,zheng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他读了很多儿童理论作品,比如台湾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以及《好绘本如何好》等等。

我看了之后,就像看到十几年前的自己,不觉莞尔。

我打趣他,说他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鸡娃之路。

随后,我重新审视自己,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最初,我闺女出生后,我看着那个粉色的小人儿,心里涌起了一股异样的情绪:我想把我拥有的一切都给她。

虽然,我也并不拥有什么,但那种“只要我有一口饭吃,我就一定分给她,不让她像我小时候那样吃不饱”(饥饿基因到底有多么强大?)

孩子三岁之前,主要照着日本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来养。

三岁开始上幼儿园,我每天去接送。每天放学之后,我都要带她在户外和小伙伴玩上至少一个小时,一直到小学一年级。每次她在玩,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会有什么危险。

她玩,我盯着,心老是提着,从未真正放松过。

幼儿园发了许多绘本,自己也买了许多,每日里逐一读给她听。

这时候,我感觉小朋友是一个新物种,我并不了解这个物种,所以,就像zheng先生那样,开始找各种书来读。

先是读国内的,比如《爱与自由》之类的。

读过之后,我感觉,这些国内作者写的书,大部分是搬运工,源头都来自国外。于是,我开始找国外的书来读。

比如,《蒙台梭利》、《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康德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古希腊教育论著选》、洛克的《教育漫话》、怀海特的《教育的目的》等等。

这些书中,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比较难读,但用处比较大。

读完之后,我又发现这些还不是教育理论的源头。

这时,我了解到西方教育理论的三大里程碑著作,分别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据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教育理论著作都被洪水冲走了,只留下了这三本书,那么,西方教育理论的85%的内容就都还在。

我读这三本书的时候,孩子已经小三了,她在学而思上课,我在课堂的后面读。

《理想国》读完了300多页,《爱弥儿》读完了上册和下册的一半。那时候孩子还没有长到12岁,下册主要讲爱弥儿的青春期,我以为等孩子大了再读,但最终没有再读的心情了。

唯独《民主主义和教育》,读了几遍都读不下去。最初读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王承绪的译本,但我发现,这个人的翻译实在是太烂。后来还买了邹韬奋译的《民本主义与教育》,邹的译文就好太多了,但我仍然读不下去。最终,我读了前100页就停了,烂尾了。

后来,我反省自己为什么读不下去,才知道,杜威的这本书讲的是政府和学校应该如何办教育,而我当时想读的是家庭如何教育孩子。这100页并没有白读,每当学校要讲自己的办学理念的时候,我大致都能想明白他们符合了杜威的哪个观点。

这三本书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卢梭的《爱弥儿》。卢的具体做法肯定不能直接参考或借鉴,但是,他的天才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

我最喜欢他说的:

P106:我在这里可不可以把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大胆地提出来呢?这个法则就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

P107:因为,当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而且,在辽阔的思想的原野中,它也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路的痕迹是这样的模糊,就连最好的眼睛也难于辨认出来。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

我极喜欢这句:“在辽阔的思想的原野中,它也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

正是受柏拉图和卢梭的深刻影响,我家育儿项目的优先次序是:运动、音乐、阅读。

两个孩子都进行了4-5年的游泳长训,都练过4-6年小提琴,都陪他们读了许多绘本和故事书。

游泳和小提琴,基本上每天都花费4-5小时,接近于专业训练,二娃甚至去市游泳队集训了半年。

运动和音乐,耗费了小学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到老大读完初一。

现在庆幸的是,当初老大读初中的时候,学业竞争还没有今天这么激烈。

大概三年前,我们陆续停了学琴,停了游泳,一头栽进了学业竞争这个漩涡。

现在zheng先生的推文提醒了我,我方才回头总结了一下:

1、运动所花费的巨量时间,我从来没有后悔。因为,一生当中,能参加集体运动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自己一个人运动,而游泳是可以独自进行、寒暑皆宜的项目。我觉得我是为他们的运动进行了储蓄,将来他们是一定能取用的。

2、学小提琴花费很大,家长压力也很大。他们现在停了练习之后,再也没有拿起琴来,但他们分别爱上了流行音乐,老大爱英文歌,老二爱港台老歌。老大想学电吉他,但现在时间不允许,也许读大学之后会有决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因为他们都没有爱上纯音乐,唯一聊以自慰的是,他们的音准都挺好。大概是失败的吧。

3、阅读进行了很多尝试,但每个人的阅读喜好都不一样。在抖音时代,小朋友并没有真正爱上文字阅读,将来会不会爱上,我真的不知道。

总结起来,每个孩子都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无论父母是否是鸡娃家长,他们内心都有无形的指引在引领他们走向真正的自我,那个父母越来越陌生的自我。

每一个家长,都曾经“拥有”过自己的娃儿,但他们渐次长大,父母在不断“失去”他们,最终他们长大,成为他们自己,那个再也不属于父母的小娃儿。

我们曾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又借着爱的名义,希望他们听我们的话。

他们在不断长大,不断挣脱我们爱的牢笼,最终要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我们曾经以为,他们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但,逐渐地,我们认识到,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终将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

但我们努力过,我们也终将一代胜过一代。

我们从几千年前至今,代代传续,代代鸡娃,成为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生生不息的民族,拥有唯一一脉相承的文明。这是我们的骄傲。

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也终将是他们的使命。

以上。

0 阅读:7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