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明妃史,千家明妃曲,万人不同声

呵呵呵文化 2024-03-14 00:59:31

本文约5900字。

中国古“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以“昭君出塞”的典故名闻天下。

其史学形象比较简单,正史记录只有寥寥几句。

但是其文学形象,与其生前事迹相关的文学作品、评价纷繁万千,远远超过了与她齐名的其他三大美女,甚至远远超过一些光耀千古的帝王将相。

千百年来,写王昭君的诗歌超过七百首,与她有关的戏曲、小说近四十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超过五百人。

清光绪年间,胡凤丹辑录《青冢志》十二卷,收集王昭君相关诗歌五百零三首。

在这千余部作品中,众多文人对王昭君的评价不光众说不一,简直就是大相径庭,在历史上甚至还引发过严重的政治后果。

那么,史书上只有一句正面描写—“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的王昭君,何以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论,以至于千百年来尚无定论?

一、王昭君正史(汉强匈奴弱)

王昭君,公元前54年(五凤四年)—公元前19年(鸿嘉二年),名嫱(也作墙,樯,嫱见于《后汉书·南匈奴传》),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其史料见于《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史料记载如下:

《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匈奴传》记载:“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汉书·匈奴传》记载:“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史书中关于王昭君的史料很少,大致罗列如下:

公元前38年(建昭元年),王昭君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公元前33年(竟宁元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公元前31年(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公元前20年(鸿嘉元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正史中,西汉正值巅峰时期,而匈奴经过汉武和昭宣轮番打击早已元气大损,是汉强匈奴弱。

实际上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宣帝时期就已经归降向汉朝称臣,成了汉朝的属国,并且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北匈奴郅支单于也在不久前被汉朝远征军陈汤、甘延寿等人诛灭。

图1 明妃村(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二、王昭君生平事迹演义(大多为汉弱匈奴强)

正史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大都是索然无味的。

所以,野史和演义、话本就纷纷出现了,这里列举几个重要的作品(非诗词类)。

1、从东晋刘歆的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开始,有了王昭君“画工弃市”的典故。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巳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从此,王昭君的故事多了起来。

历代的诗词作品不胜枚数(详见后文),大部分诗词作品都是一反正史,把王昭君时期,写成是汉弱匈奴强,昭君出塞是为了维系汉朝。更有很多小说平话、曲、戏剧以此为蓝本。

2、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

《汉宫秋》中,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从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遭其在美人图上落痣污容,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

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3、明朝无名氏的杂剧《和戎记》

在元杂剧《汉宫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写王昭君往匈奴和亲的故事,亦以昭君投水自尽结束,但改匈奴为沙陀,增加了沙陀出兵宣战,汉兵战败,宫人萧善音代昭君出塞,又被识破,然后昭君自请“舍一人之命,救万人之难”,但要求杀了毛延寿才出塞等情节。

4、清代雪樵主人的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双凤奇缘》

王昭君应梦入选为元帝妃,因毛延寿恨而妒之,陷入冷宫,以及番王指名索取美人等情节,与元明戏曲基本相同。后来王昭君计杀毛延寿后自杀,其妹赛昭君继为元帝妃并出兵征番得胜,在白洋河畔亲自祭奠昭君。后王聘生太子,自此天下太平,邻国皆来朝贡,国运昌隆。

图2 青冢(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三、关于王昭君名家名篇(诗作)

前文介绍了大量王昭君的历史背景,就是为本篇做一个开篇。

关于王昭君的诗作名篇很多,但基本分为三种派别,由于诗作太多,此处只选取每种派别的代表作作简析。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派别,昭君出塞既促使匈奴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又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这一点是大家共认的。

1、 怀念故土,幽怨自叹

在王安石之前,评论王昭君的诗作,以此类观点为主流。

这类观点基本都是一方面感慨王昭君为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牺牲了自己,另一方面描写王昭君去了匈奴以后,如何的怀念故土,如何的幽怨自怜。王昭君在此类诗篇中就是一个从汉朝深宫到了匈奴深宫中的怨妇。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如李白的《王昭君》两篇:

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如刘长卿的《王昭君歌》:

王昭君歌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如储光羲的《明妃曲四首》:

储光羲明妃曲四首·其三: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如杜牧的《王昭君》:

王昭君

红颜落雁香空老,残梦依稀化逝花。

胡汉亲和柔骨献,怨伤弹泪溅琵琶。

此外还有石崇的《王明君辞》,胡曾的《咏史诗·青冢》等等。

等王安石的《明妃曲》一出,此类诗作,无论李杜,格局皆小。

2、 借古论今,针砭时弊,道出昭君出塞的大义与时代根源

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三十八岁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当时北宋积弱积贫,外有列国环视,大宋每年给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景祐以来,“西(夏)事尤棘”。

此等背景之下,王安石借汉言宋,用王昭君之事针砭时弊。

明妃曲·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安石的《明妃曲》可谓是借王昭君之事开批判当时皇帝和政策之先河。在他的笔下,王昭君不再只是那个被皇帝为了保边境和平而牺牲,每日垂泪思乡的怨妇,而是一个为民族大义牺牲,明知归国无望,但不改气节的奇女子。

更重要的事,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也不再是那个小小的画师,矛头直指当时的汉平帝,以及选拨制度。

《明妃曲》第二首更是写出王昭君的深明大义。她自幼被送入宫中,无人可诉,长大后又被送到匈奴,汉朝对她而言自然是恩浅,而到了匈奴以后,百里相迎,单于恩爱,对比如此强烈,自然是恩厚。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王昭君还是不改气节,比起普通人,可谓高出甚多。

当然,当时的政治立场极端分裂,加上对王安石这两首的曲解,反对的声音很多,当时另外一位文人王回就说王安石诗中的“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失意无南北”等言论违背了孔子的夷夏之辨。

南宋,宋高宗赵构为了给王朝的软弱找个理由,就把王安石变法作为北宋覆灭的理由,而王安石当然成了罪魁祸首,所以更是直接认为王安石这首诗“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人心术者。”

清代高步瀛没有看懂这首诗,也评价道:“介甫后篇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相乐在知心’一句,持论乖戾!”

在王安石的启发下,当时的名士大家们纷纷唱和,尤其是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人。

其中以欧阳修最为激烈,他的“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毫不掩饰,直斥当时的汉平帝“汉计诚已拙”,就是借古讽今,说的北宋。

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司马光也有《和王介甫明妃曲》:

和王介甫明妃曲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折橐驼。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

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

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

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梅尧臣的《和介甫明妃曲》:

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

明妃命薄汉计拙,凭仗丹青死悮人。一别汉宫空掩泪,便随胡马向胡尘。

马上山川难记忆,明明夜月如相识。月下琵琶旋制声,手弹心苦谁知得。

辞家只欲奉君王,岂意蛾眉入虎狼。男儿返覆尚不保,女子轻微何可望。

青冢犹存塞路远,长安不见旧陵荒。

前朝的白居易其实早已暗示出了弊端在于当时的皇帝和机制。

《昭君词》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还有后来的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也借古讽今。

五美吟·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3、 感慨历代兴亡,历史变迁,个人怀才不遇

还有一种较多的声音,那就是借汉文帝不辨美丑,抒自己怀才不遇。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被谗见疏,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郁郁的李白写下了这首《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公元839年(开成四年),令狐绹不省陈情,使李商隐沉沦使府,从此远涉天涯,永无还朝的希望,恍如隔世之人,无异于昭君出塞,一别长绝。李商隐托王昭君以自寓而作此《王昭君》:

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也相继写了《昭君村》,苏轼更强调当时时代的人生命运,好像是在影射王安石等人不必用此事大做文章。

苏辙感觉更像是在借言山村隐居之美,暗喻当时朝堂之不平。

苏轼 昭君村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苏辙 昭君村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一朝远逐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

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力小。深边积雪厚埋牛,两处辛勤何处好。

去家离俗慕荣华,富贵终身独可嗟。不及故乡山上女,夜徙东舍嫁西家。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十八岁的纳兰性德奉命出塞,远赴梭龙(今黑龙江北岸,外兴安岭一带),途中所作《蝶恋花·出塞》: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这首词是自己出塞所遇,联想到昭君出塞的典故,纵横历史,感慨历代兴亡。

由青冢想到王昭君,词人不禁与王昭君对话说:“一往情深深几许?”

词人经常要随圣驾出巡,但他显然不想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平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平两种情况,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

因此毛主席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图3 昭君出塞

0 阅读: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