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赤壁赋》遗留至今的四大悬念深析

呵呵呵文化 2024-03-13 02:27:04

本文约3200字。

苏轼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他的代表名篇,也是流传千古的绝唱。

两篇《赤壁赋》写的都是苏轼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文辞优美,格局之高,人生旷达,不拘时代,尤以意境动人心魄。

但是,每次读完两篇奇文后,感慨文章高妙之后,隐隐总有几个问题觉得萦绕心头。

1、《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到底什么关系?难道只是空间和主人公相同,时间不同吗?

2、《赤壁赋》中,那位洞箫客人是否是苏轼本人?

3、《赤壁赋》中,不管那位洞箫客人是谁,他是否被苏轼的一番说辞说服了呢?

4、《后赤壁赋》中,那只孤鹤、那位道人又是谁?或者说有何所指?

带着这四大悬念,我们重新深析前后《赤壁赋》。

一、从苏轼到苏东坡,人生转折点

1、人生至暗时刻

必须先要深入的剖析当时作者的人生处境和心理,而不是泛泛而谈,因为这是解开谜题的首要条件。

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四月,四十三岁的苏轼从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例行公事,他马上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如此的官样文章中,苏轼也要借事发挥,抒发个人感情。文章中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此时正值新旧两党水火不容的时候,苏轼本来就是新党的眼中钉。于是,偏偏这些无用的话就被新党利用,给他扣了罪名,“包藏祸心”,“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等。

随之,新党派找出苏轼的旧作,从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加以定罪。

同年七月二十八日,湖州上任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逮捕,解往京师,爆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

纵观苏轼一生,“乌台诗案“可谓是苏轼人生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从此,那个政坛上的苏轼黯然失色,而文坛上的苏东坡巍然崛起。他从锋芒毕露、少年成名的苏轼转到了人生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

“乌台诗案”案发前后,苏轼曾一度想到自杀,这于后世人心目中那个镇定从容、看穿世事的苏东坡可是判若两人。

2、理想与现实的迷茫期、交互期

古时文人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做一位辅佐明君,兼济天下的名士。

险些丢了性命,当时政治生涯的彻底结束,让苏轼一度心灰意冷,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的人生至暗时刻中,险些击溃苏轼的并不是性命之忧和生活窘境,而是人生理想的覆灭。

到底是就此彻底沉沦,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罪人;

还是就此寄情山水,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闲人;

还是就此韬光养晦,做一个东山再起的贤人?

这期间,经过深深的反思,苏轼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从前的锋芒毕露,和未经世事沧桑的不务实际。

人生还没有选择?选择哪一条道路?

成了摆在苏轼面前,让他最痛苦的事。

二、从《赤壁赋》到《后赤壁赋》的两重境界

1、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赤壁赋》一开篇就是苏子与客人泛舟于赤壁。

七月,月色下的赤壁,“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宛如仙境。

除了可以看到的美景之外,月色下,还多了些许神秘的意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让苏子与客人的赤壁之游更增乐趣。

所以,苏子与客人宛若乘风,想起了《诗经》中《陈风·月出》中的诗句,酒过三巡,欢乐中不由得“扣舷而歌之”,唱起了《楚辞·少司命》中的诗句,正乐而忘形之际,忽然听到了客人幽怨的洞箫声。

洞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一下子把欢乐到极点的苏子拉到悲哀的低谷。断崖式的感情变化,使文章大起大落,波澜起伏。

“何为其然”?原来是大家唱的诗句,引发了洞箫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楚辞·少司命》中的诗句,本来就是对月下美女一种可望而不可及,诗句中的美女当然是泛指人间一切美好的愿望,诗句中流露出来的失意和悲伤引起了洞箫客人的共鸣。

洞箫客人借景抒怀,先举一代枭雄曹操的例子,如今他曾经不可一世,志得意满的长江赤壁犹在,而他自己却在哪里?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昙花一现,何况是普通的自己。

听着这悲伤的诗句,看着面前滚滚不息的江水,自己就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此生唯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一段话其实就是苏轼自己目前的情景和心情,也是上文所述他心中的矛盾点。

苏轼“正襟危坐”,自问自答,与自己对话。

他说服自己的观点是:

第一,看这江水与明月,时间在流逝,但是并没有消逝一分一毫;明月圆缺,也没有增减一分一毫。从天地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从未停止,天地万物的存在也只是须臾之间;从天地万物不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包括每个人都是永恒的。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羡慕其它事物呢?

第二,天地万物各有主宰。不是自己的,分毫也不能强求。只有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费一分一毫,这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宝藏,为什么还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呢?

这两个观点,是苏轼多角度,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他不把事物和问题绝对化,这也是他身处逆境,能够旷达的原因所在。

《赤壁赋》中,客人听完苏子一番言论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说明客人也超然物外,忘怀得失。

所以,看似客人好像豁达明白了,但是再结合看《后赤壁赋》就知道答案了。

图1 泛舟于赤壁

2、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过了三个月,同年的十月十五日。苏轼与另外两个客人再游赤壁。

这个时候的赤壁景色已经与上一次有了很大的不同。一片寒冬之萧瑟。

一开篇是铺垫,非常有生活细节。从有客无酒,“归而谋诸妇”。有酒无肴,“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到了赤壁,景色已然大异。“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为前文《赤壁赋》和本文的不同观点做了铺垫。

这一次,苏轼自己到了一个不仅上次没有来过的地方,而且是通行的客人们也都没有到达的地方。“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到了这个地方以后,苏轼“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这一次他的心境与上一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如此的凄凉,甚至恐惧。

下山登舟后,也没有了上次的心境。大家“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就在大家“四顾寂寥”之际,突然有孤鹤临江,给本来就孤寂的苏子再添悲寥之情。

最后一段乃是神来之笔。回家睡觉之后,突然羽衣道士来访,神秘的道士笑而不答,转瞬不见。孤鹤也好,羽衣道士也好,分明就是作者心中一直埋藏着的出世的理想。这个理想一直隐藏在作者心底,知道作者最落魄的时候,终于化作实体,来提醒作者。

但是,作者最后“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深层次的说明,作者目前还心不完全在此。作者的心情完全是迷茫的,矛盾的。他的未来、理想究竟是什么?在哪里?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

《后赤壁赋》全文一片凄冷,孤寂底色,映衬着作者悲凉、矛盾、茫然的心情。

图2 今日黄冈赤壁

图3 今日咸宁赤壁

三、四个问题的答案

1、《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到底什么关系?难道只是空间和主人公相同,时间不同吗?

前后《赤壁赋》一体贯之,必须结合来看。

两篇《赤壁赋》反应出了苏轼“乌台诗案”后,内心一直存在的迷茫和矛盾。如果只看《赤壁赋》,那对苏轼的心态理解是不完整的。

2、《赤壁赋》中,那位洞箫客人是否是苏轼本人?

那位洞箫客人就是苏轼本人,他说的那番理论就是苏轼当时心中的症结所在。

《赤壁赋》中,苏轼与洞箫客人的一问一答,其实就是苏轼自己与自己对话。

3、《赤壁赋》中,不管那位洞箫客人是谁,他是否被苏轼的一番说辞说服了呢?

结合前后《赤壁赋》两篇文章来看,苏轼没有说服自己。否则就不会有《后赤壁赋》里的场景了。

《赤壁赋》中,只是当时的释怀,或者说是一时说服,潜意识中,还是处于迷茫和矛盾之中。

4、《后赤壁赋》中,那只孤鹤、那位道人又是谁?或者说有何所指?

那只孤鹤和羽衣道人是苏轼一直潜藏在心中的,要出世的理想。

这种出世的理想,在苏轼人生最低谷中,终于实体出场,但是也没有解决苏轼内心的矛盾。

既感觉无法改变,也无法接受当下的现实,又不想放弃心中的理想,一时迷茫,无法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0 阅读: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