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梦里的山村——贫下中农欢迎知青下乡插队(五)

叶工讲故事 2023-11-03 05:33:35

作者:张利华

我们到达的当天晚上,村里的贫下中农在郑队长的主持下开了个欢迎会,第一个节目是划清阶级阵线,也就是让知青知晓村里的阶级敌人是哪些人。昏暗的油灯下,两个人被带进会场-我们住的地方。看样子,一个年龄在30岁左右,他自我介绍说他是“血仇”,由于语言障碍,再加上“血仇”这个新词,在北京的阶级敌人定义无外乎“地富反坏右”,因此,我们并未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敌人。另一个更是匪夷所思,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自我介绍说他是地主的子子,这是陕北话,翻成普通话就是地主的孙子。更加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当队长致欢迎词之后,大家开始嗑瓜子、拉家常,他们的父辈当年都见过共和国的开国大人物,但他们这一辈很少见到远道来的人。村里的许多人一生从未到过延安城,甚至不知飞机为何物,问飞鸡(机)下的蛋有多大?关于我们,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各种问题。大家围坐在炕上和地上,我惊奇地发现,那两个阶级敌人也在其中,不断地与人开着玩笑,扯着闲话,完全没有传统与现实意义上与阶级敌人划清界限的概念。后来才知道这个所谓的“血仇”是个外乡人,这从他的姓氏就可判断出来,据说他的父辈中有被政府镇压的人,详细情况亦无人说得清,可能公社一级领导会掌握,由此他本人被称作“血仇”。那个地主子子也是外乡人,祖籍安徽,60年代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一家人逃荒到此。他的父亲土改时在外读书,后来参加了革命工作(那时所有的个人履历表都有一栏这样的内容:“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也不再是农民,成分已经发生变化,因此,祖父的地主成分就得由同是农民的孙子继承。其实,当地的农民对地主、富农的概念早已模糊不清,延安地区早在30年代就实行土地改革,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还会有些记忆,因此,我们村里的这两个阶级敌人只是开会的时候出来秀一秀,满足一下上级领导政治上的需要而已,在我的记忆中,也只秀过这一次。

欢迎会过后,估计已过10点钟,确切的时间很难说,当时大部分知青都没有手表,即便有也是机械表,这种表需要天天上弦才能工作,一天的误差大约一分钟左右,所以要经常校对时间,而这里连有线广播也只有公社所在地才有,对表的标准“北京时间”在那里才听得到。不过,连日的疲劳早已战胜了包括“时间概念”等一切想法,队长一宣布散会,大家立刻各就各位,先睡觉再说,实在太累了,下乡第一夜在我的记忆中居然是个空白。

清晨,睡梦中的我们被队长的敲门声唤醒,虽然正值隆冬,所谓冬闲季节,队长的生物钟却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来有两件事:第一,安排我们到村里的各家吃饭,说是过了正月再让我们自己开伙,现在开伙没条件,上级只给了知青口粮,而蔬菜等要生产队解决,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着落。第二,排好了村里的男劳力帮我们挑水、劈柴。即使不开伙做饭,也要烧烧火,否则,睡在窑洞冰凉的土炕上会生病的。村里算上孤寡,一共16户,两个阶级敌人家是不能给知青派饭的,这点阶级斗争觉悟队长还是有的,况且知识青年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这事马虎不得。有些家庭成分合格,但生活十分拮据,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多余的东西给知青吃。数来数去,可派的家就很有限了。于是我们一行七人被分成四组,二人一组,有一人单挑,轮流在被选中的人家吃饭。若组分得大一些,人就太多了,不但准备吃的东西有困难,窑洞太小,也实在招待不下。除了吃饭,喝水和用水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冬天,只能在村前的小河里取水,河水的表面已经冻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取水时,要先把冰面凿开一个洞,然后把木桶伸到水里,把水提上来,用扁担挑回家,放在大水缸里备用。刚挑回的河水非常混浊,特别在冰雪消融的季节,通常是一桶河水半桶泥浆,一般要沉淀几个小时之后才可以用。用来挑水的巨大木桶少说也有20斤,装上上水后就是几十斤的担子,还要走山路,一路上坡,几乎没有歇脚的地方。像我当时只有38.5公斤的体重,身高不足160公分的人,不要说挑水,就是挑一担空桶也相当吃力。这里烧水、做饭只用木柴,没有煤炭,就是有,农民们也买不起。

冬闲时,生产队组织村民到20里路之外的森林里砍伐粗细合适可做木柴的树木,然后装在骡子拉的大车上。骡子不够用时,也用人力拉车,顺着冰冻的小河拉回村子,这种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当年砍的树不好烧,太湿了,至少放一年以上,经过太阳的暴晒,雨水的冲刷,大风的侵蚀,木头即将变得腐朽时才好烧,烧起火来,红红的火焰伴随着劈劈啪啪的响声。每户村民的窑门旁都矗立着一垛柴禾,从柴禾垛的大小就可以判断这家人的生活殷实与否。从砍下的树木变成可以烧的柴禾绊子,要经过几道工序。首先用锯子把树木锯成一段段半米来长的木桩,然后,把两根木桩呈十字形放在地上,一只脚踩住竖放木桩的底部,与地面呈45度角,再用一种专门的长把斧头把木桩沿截面劈成几瓣,最后成为柴禾绊子。说起来只要几行字,其实不简单,初学者一定要谨慎小心,要摒住呼吸,集中精神,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宁可放慢速度,少用力,否则,砍在自己的脚上绝不是轻伤。

1 阅读:356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