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真正喜欢文言文,并且具备一定思辨能力的人读,不喜勿喷,但极其欢迎您发表自己的思考意见。
这两天一直在读《乐毅报燕王书》。
因为卡在“遗令诏后嗣之余义”这一句,进度等于零,无有寸进之功。
有读者留言,提醒我,这一段有可能是句子结构没有理顺,从而导致难以理解。
我试着再作一次努力,看看能否得到彻底的解读。
原文: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一、这一段的句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有读者提示我,可以从“者”字句来理解。
他说,整个这一段“若...者”是一个完整的“者”字句。
此前,我认为这个“者”字句是“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其中的“所以”表原因或表方法,而“者”字所指与“所以”相同,只需要译“所以”和“者”中的一个就可以。
经他提醒,我去检索“若…者”这个句式。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P266注:
若…者,用以引出陈述的对象,相当于“象…这样的(人或物)”、“至于…”。
再查虚词词典,“若”确实可以作为连词,在说完一事又另说一事时用它,表他转关系,相当于“至于”。这和我最初的理解一致。
坊间诸古文观止版本,大多训此处的“若”作副词“像”,或视若无睹,但“若先王之抱怨雪耻”中的“之”明显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是像有些版本那样,把此处的“之”译成“这样的”。
这个如此之长的“者”字句,是否真的成立呢?
二、前三句的关系
在“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这三句中,有读者留言说,“蓄积”的后面应该是句号,对也不对呢?
这三句的解法,似乎也是存在争议的。
1、有没有可能是“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先王之)夷万乘之强国,(先王之)收八百岁之蓄积”呢?
这种理解,是把“报怨雪耻”和“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看成是并列关系。
2、也有可能是,先王的“报怨雪耻”,指的就是“夷万乘之强国”和“收八百岁之蓄积”。
我个人倾向于燕昭王的报怨雪耻就是指夷平齐国,没收齐国财物。
三、“及至弃群臣之日”的“及”字
此前,我一直认为“及至”就是“等到”。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大段的话看成是一个“者”字句,那么,此处的“及”就有可能是连词“以及”的意思。
即,整个“者”字句,前半段说报怨雪耻的事,加一个“及”,连接后半段的燕昭王托孤事。
四、“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的“所以”
此前,我一直认为这一句中的“所以”和“者”是表原因的,但既然“者”变成了这一大段的“者”字结构,那么“所以”有可能是指方法,而不是指原因。
五、“遗令诏后嗣之余义”的“余义”
此前,我倾向于认同汪贞幹的训释,即把“余义”理解成“深远意义”,但这个“深远意义”又是如何和后面的“延及萌隶”联系上呢?这里面的衔接仍然不好。
于是,我又去仔细检索“余”和“义”,发现“余”有“久”义,而“义”有“利益”、“功用”义。
因此,“余义”有没有可能是指“长久的功用”呢?
综合以上分析,我试着把这一段翻译如下:
原文: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试译:至于先王的报仇雪恨,踏平万辆战车的强国,没收(齐国)八百年积聚的财物,以及(先王)到了抛弃群臣离世的时候,(他)留下的教令告诫继位太子具有长久的功用,执掌政事承担事务的大臣,能够遵循法律政令、顺服庶出子弟的方法,延伸到了百姓,(这些)都可以用来教导后世。
诸葛亮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我想套用孔明的话说:我从未见过如此文绉绉的军人!我也从未见过这么长的“者”字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