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但停暖之后,屋里却比外边更冷一些。
公园里,花开正盛。
继续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后一小段。
仍然有个别句子挺难解,比如下面这一段中的“时时而间进”,即使是资深学者,也是言人人殊,那我们普通后学,要怎么去辨正呢?
一、原文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各种版本的训释
1、人教版初三下册课本
初三下学期课本注“时时”为“常常”、“不时”,注“间进”为“偶然进谏”。
2、汪贞幹
王贞幹《古文观止词义辨难》P188认为:“时时”当解作“不时”、“不定时”,译作“不定期地间隔一段时间来进谏。”
3、赵丕杰
赵丕杰《中学文言难句析疑》P169认为:“时时”二字不好解。
4、楚永安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P271注:“时时”作“偶尔”、“断断续续”解。
5、周霁
周霁《中学文言文疑难词句例释》P82注:“时时”当作“伺事”讲,译作“等到有事的时候才偶然进谏。”
6、李更新
李更新《文言疑难辨释札记》P57认为:第一个“时”训“伺”,同第5条周霁注,但把第二个“时”训作“时机”,即“等待时机”。
三、搞懂上下文义
到底哪一种解释合乎原文呢?
我们知道,中文表意主要依据上下文。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其含义可能天差地别。
那么,这一段中的上下文义是什么呢?
上文:时间是“令初下”,状态是“门庭若市”。意思是,进谏的大臣络绎不绝,一个接一个。
下文:时间是“期年之后”,状态是“无可进者”。即一个接一个的大臣们,变成了一个大臣都没有。
由此,本文:时间是“数月之后”,状态是“时时而间进”。即间隔多日才有一两个大臣上朝进谏。
画面就是:
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是一个接一个地排队上朝进谏;几个月之后,不是每天都有大臣上朝进谏,而是间隔多日才偶尔有一个两个大臣上朝进谏;一年之后,再也没有大臣上朝进谏了,因为想进谏的话都说完了。
文章最终想要表达主旨是:齐威王虚心采纳群臣吏民的意见,致齐国大治。
四、用排除法来判别
根据上述上下文义,我们使用排除法来一一判断以上资深学者的意见对错:
1、第5条周霁说,“等待有事的时候才去进谏”,不对。难道门庭若市的时候,不是有事情要进谏吗?没事的时候,大臣们莫非要去看“门庭若市”的热闹不成?显然,上下文都没有言及有事还是无事。更何况,没事去给国君进谏,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故此,周霁所言并不成立,先行排除。
2、第6条李更新说,“等待时机才去进谏”,也不对。文章没有讨论齐威王心情不好不能去进谏,只要有可进谏的事情就可以去,不必等待什么时机。故此,此说也不成立。最初,我采纳的是这条意见,但现在我认为这不成立。
3、第1条课本说,“时”作“不时”讲没错,但把“间”训作“偶然”就觉得不通。“不时”就是“不定时”,“偶然”就是“有时候”、“意想不到”、“突然”、“不是经常”等。既然是“不定时”,怎么又是“有时候”呢?故此,此说不成立。
4、第4条楚永安说,“偶尔间或有人进谏”,看起来似乎没毛病,但“偶尔”和“间或”不是一样吗?故此,此说也不成立。
五、结论
通过反复诵读上下文,我觉得汪贞幹先生的意见是最切合的。
1、首先,“时时”作“不定时”、“不时”讲,省去了把第一个“时”训“伺”,把第二个“时”训“事”或“机”。因为,我们在解读文言文时,如果一个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能读通时,就不要去考虑这个字的通假义。
2、其次,“间”字课本理解成“间或”,但“间”理解成“间隔”更加符合其本义。
3、最后,汪先生把这一句译作“不定期地间隔(一段时间去)进谏”几乎完美。一方面,“时时”作时间状语,“而”字表修饰,妥妥当当的。另一方面,前面已经说了,大臣们先是(每天)一个接一个地排队去进谏,然后是不定期地隔那么几天才有大臣去进谏,最后,一整年之后,再也没有大臣去进谏了,因为想进谏的话都进谏完了。
总结一下:原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试译:命令才下达,众大臣去进献谏言,宫门和宫庭庭院如同闹市(一样);几个月之后,不定期地间隔(一段时间去)进献谏言;一年之后,虽然想进献谏言,(也)没有可以进献的(谏言)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见。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诸侯)。
文言文的难,就难在这些地方,但这也正是其有趣之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