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大多数企业经营都会面临增长难题:
产品同质化,打“价格战”伤品牌,利润也低;老客户流失严重,新客户进不来,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业绩下滑,增长停滞,现金流枯竭,而另一边好产品又难以推广......尤其是在红海市场,企业没有破局之法,很快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企业如何打破行业天花板,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正处于风口赛道的企业品牌——小米汽车,看看他是如何从红海市场“杀出重围”的?
1
小米汽车是如何从红海市场“杀出重围”的?
网上有句话说:
别的车企老板都说新能源车行业太卷了,只有雷总觉得赛道异常宽阔。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数十年,大众并不陌生。
传统车企有比亚迪、大众、吉利,新势力车企“蔚小理”,再加上外企特斯拉的围截,可以说竞争空前激烈!
而小米从手机跨行业过来,起步较晚,同样跨界的华为智界去年就抢先发售了,也只是短暂地火了一下。
为什么小米汽车刚入局就彻底“爆”了,一夜之间仿佛成了“行业老大”?
很多人说雷总营销厉害。
这是事实,却不是真相!
小米汽车为什么这么牛?听完雷总讲小米手机这一段你就明白了。
多年前,有人问雷军,为什么要做小米手机?
雷总回答了两个原因,其中第二点,正是和小米今天做新能源汽车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当时苹果手机独占市场,攫取了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利润,雷总看到了智能机的巨大市场空间。
雷总认为,苹果手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改变了行业的规则:
“旧手机时代比拼的是硬件,就好像是长跑。今天乔布斯说,我们改比铁人三项,你不但要硬件好,软件好,互联网服务也要好。”
从小训练长跑转型到练习铁人三项有难度,所以小米手机入局,为的就是直接从铁人三项开始练习。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小米汽车进入汽车行业的逻辑,是不是和当时小米手机是一样的?
小米汽车上市后,首批车主交付仪式上,雷军与用户握手合影、亲自开车门;首场直播点赞量破2亿,10个小米SU7车模型上百万人疯抢;去北京车展,“逼得”各大车企老板也亲自上阵直播间,车展现场......
其实小米汽车现在重新走的就是小米手机当时的套路逻辑,拼的也是“铁人三项”,不止卷硬件,还要卷软件、卷服务。
虽然雷总在发布会说到汽车上手机支架、防晒玻璃时,大家都觉得,这有啥技术含量吗?
但只有真正开车时你才会发现,多少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被车辆的防晒问题困扰。
千万别小看了用户抱怨的声音,其实这正是用户一直被忽略的需求!
小米汽车之所以能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杀出重围”,就是因为雷总也正在改变这个行业的规则。
这对行业其他车企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各大车企要在市场竞争总中占据一席之地,练“长跑”这种单脚走的项目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规则比拼的就是“铁人三项”!
2
红海市场找到新增长点——价值创新
创新者总是能在一片荆棘中找到偏幽小径。
所以各位老板,你回过头看看自己所在行业和企业,当你问市场已经这么卷了,出路在哪的时候,其实选择就摆在你眼前。
你以为看到了市场的边界和上限,但用户的需求是无限的。
能帮助我们在一片红海中找到新增长点的办法,就是——价值创新!
惯性思维:创新的关键在于解决企业级抱怨;创新思维:创新的本质在于解决行业级抱怨。小米汽车的创新在于,他解决了行业普遍忽略,最不起眼的用户需求,比如汽车外观、防晒等等。
很少企业这么做,只有小米汽车看到了。
我们总是以为创新很难,创新就要颠覆。
但实际上,温和的渐进式创新,成本低,风险小,但很多企业不屑于尝试,甚至觉得,这根本不是创新。
“黑手党”的商业模式有个显著特点:让客户无法抗拒,让对手无法模仿!
这就是小米的商业模式,也是他的规则。
很多人看不透,最后草草总结了一句:小米营销好。
这是事实,却不是商业的真相。
当你觉得自身企业已经很卷了,很难再找到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也是因为你的商业认知没有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
当我们站的够高时,才能看得更远。
3
在存量时代,企业要想突破增长瓶颈,就要像小米一样,尝试通过价值创新,甚至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来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这也是我们《商业黑模式》学习中所讲到的精华。
各位企业老板,如果您的企业也面临着增长困境,那么现在是时候提高你的思维认知了。
与其说是雷军10年前就讲透了,不如说是黎万强10年前就讲透了。毕竟小米到现在的营销手段还是用的10年前黎万强那一套。[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模仿,雷不S,法拉外
什么是营销?应该叫洗脑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