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用人

兴亡多少事历史 2024-03-19 02:51:31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

有的人管三五个人就手忙脚乱,有的人管上千人也丝毫不觉吃力;

有的人带一连兵就勉勉强强,有的人带几十万尚要求“多多益善”;

有的人掌一县政务就是极限,有的人总揽全国却能“如烹小鲜”

……

有的人天生统帅,从小就有一帮人在屁股后面跟着,像刘备、曹操,一起步就有大量拥趸甚至还带天使投资。

有的人自身天分一般,却会管人用人,像刘邦,谋略、后勤、带兵打仗均差强人意,却能让一帮天才自愿追随且肝脑涂地,即所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有的人执行力强,尤其长于现场管理,不论多大的场面都能从容调度且井井有条,典型人物当属“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典型案例就是十面埋伏的“垓下之围”。

看来,要做好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好的制度,但另一方面,更需要能有效执行制度的人!

比如长平之战时的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懂战争规则,一上战场除了改变廉颇正确的防守策略外,还把所有重要岗位上的将领全部换成自己人,导致整个军营上下将不知兵、号令不通,最终全军覆没。

再比如汉宣帝时期的黄霸,在做郡守的时候风头出尽,曾连续数年考核全国第一。但是,当他踌躇满志地来到丞相位子上时,却干得左支右拙、筋疲力尽,政务更是一塌糊涂。

所以,无论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还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管理背后的关键因素还是人。

01庞统:治大国如烹小鲜

关于庞统,民间流传着一个歇后语: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的确,如果按照水镜先生的说法,可是“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让这么一个人去当一县之长,可不大材小用咋的。

关于庞统当县长的故事来历,正史和《演义》记载差不多,均是欲扬先抑。

《三国志》惜字如金,记载较为简略,说刘备镇荆州的时候,任命庞统为耒阳县令,结果把耒阳治理地一塌糊涂,并因此被免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略感惊讶,好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至少与陈寿前面的评价相去甚远。在陈寿看来,卧龙诸葛亮能力很强,是仅次于管仲和萧何的宰相之才(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而庞统虽然略逊一筹,但在地方上也属于一流人才,如果放到曹营的话,也能和荀彧有得一拼。

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这么一个人才,为什么连一个县城都治理不好呢?难道是评价的人言过其实?

当然不是,对此,《三国演义》给出了解释。

演义第五十七回,庞统因为长相问题被孙权冷落,一怒之下来到刘备阵营。不过,心高气傲的他为考验刘备是否同样以貌取人也留了一手:没有拿出诸葛亮和鲁肃的介绍信。

不出所料,刘备也因为长相对其很不感冒,便随手安排他到耒阳去当县令。庞统心内冷笑,但却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不动声色地去赴任了。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曰:“足下远来不 易?”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玄德曰:“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统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辞而去。

憋了一肚子气的庞统到任后,什么也不干,整天饮酒作乐。刘备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张飞和孙乾前去问罪。

面对张、孙二人的质问,外醉内醒的庞统反问道:你们说我荒废政事,有什么证据?而且那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有什么难处理的。说完,只见他来到堂上,手起笔落,不仅只用半天时间就把这百余日所积的公务处理完毕,而且还井井有条、毫无差错。

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张飞一见大惊,赶忙上前陪罪,庞统这才拿出了鲁肃的介绍信。只见上面写道,庞统才华过人,职位低了会让他的能力无从施展。更不能以貌取人,如果让他跳槽到别处,后悔也晚了。

书略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

可见,鲁肃口中的“非百里之才”其实言下无虚,庞统之所以懒政怠政,只是所谋大也。

刘备闻报同样大吃一惊,赶忙赔礼道歉,并立即“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

这一点与正史所载基本相同。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一出手就是惊世大招。他先是在战略层面建议刘备以荆州为基地袭取益州,理由是荆州物薄人稀,四战之地,在这里根本没法实现大的作为。而益州地势优越、人物丰盈,进可攻取、退可自守,正是一个可藉之制霸天下的好地方——这一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完全相合。

《九州春秋》: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遂行。

接着,庞统又从战术层面上提出上、中、下三策,让攻取益州变得极具操作并触手可及。

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由此可见,庞统能被当时的著名伯乐水镜先生称为“南州士之冠冕”,无论军事还是政务、宏观谋划还是具体操作,均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只是天妒英才,落凤坡天使折翼,让刘备匡扶汉室的大业从此再未出益州半步。

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庞统之前比较典型的当属“兵仙”韩信。

02韩信:人越多管起来越顺手

与庞统一样,韩信也不甘心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百里才”。

由于自身原因,历史上的韩信属于一个“三无”产品,在蹭吃蹭喝、胯下之辱之前的来历一概不明。不过,从一直以来“吃不起饭、却挂着长剑的唯一的人”的一贯表现来看,他的祖上应该阔过,甚至可以把他归到“士”的类别中去——最直接的证据是,他有才华、有学识,在那个年代,这至少是曾经贵族过的标志,因为世代穷人是绝对念不起书、也没有机会念书的。

这两点因素的迭加,造成了韩信身份极低却又眼界奇高。

韩信虽然早早地就投靠项梁、项羽叔侄,并在最辉煌的时候做过项羽的值班侍卫,但是,出身不好、名声不佳,而且还没有贵人引荐,注定了他的前途暗淡。

但韩信还是想争取一下,他利用与项羽近身相处的机会,意图利用自己所长向项羽献计,参与军机。

项羽是谁,有史以来武将勇力排名第一,说起打仗,他还没把谁看到过眼里。所以,韩信此举不仅没有受到青睐,反而惹来了嘲笑和疏远。

自尊心受到极大污辱的韩信,不顾项强刘弱的实际,一怒之下来到了刘邦阵营——他在赌一口气,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平台,一展胸中所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很遗憾,刘邦此时一是手下不缺人才,二是事业低潮、心情郁闷,根本没有注意到韩信。虽然一次未知的失误让他意外得到了夏侯婴和萧何的青睐与推荐,并因此升迁为后勤主管(治粟都尉),但这却离他的初衷仍相去甚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而不是窝在大后方调配粮草。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所以,在迟迟看不到被重用的希望后,他又一次为理想当了逃兵。

这一举动刺激到了伯乐萧何,他来不及汇报就跟了上去,用一个三天两夜演绎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大剧,成功引起刘邦的注意,并说服刘邦登坛拜将。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刘邦用韩信之计出汉中、定三秦,开启了楚汉争霸的帷幕。彭城之战后,韩信被独任,先后平灭魏、代、赵、燕、齐,最终在垓下十面埋伏,一战而天下定。

与其他著名兵家相比,韩信的一生都是一个谜,出身不明、过程简约、结局潦草——这与他最后的罪名有关,一个谋逆之人怎么有资格留下正面记载呢?

不过,有限的史料仍然给我们刻画出了“兵仙”的大致轮廓,比如有名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被贬后赋闲在家的那段日子里,在和刘邦的谈话中,韩信说出了两人在带兵方面的区别:刘邦的长处是“将将”,带兵能力反而一般,且上限为十万人;自己的长处则是“将兵”,而且越多越好,没有上限。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在这里,韩信阐述的首先是一种“金字塔型”的多级管理系统,最顶一级是刘邦、次一级是韩信、再次是师团、最底层是连排等基层作战单位。遇有敌情,信息由连排到师团,最后经韩信一直到达刘邦,在顶层据此完成决策后,战斗指令再自上而下层层下达。

其次,韩信表达的第二层意思是职位不同,职责分工也有差别:主要领导负责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不求面面俱到;中间层负责现场指挥,考验的是执行能力;最基层则是指哪打哪,令行禁止——这样,一套上下连贯、如臂使指的作战系统就形成了。

就韩信而言,不管他的事迹被如何有意抹杀,只凭一场百万级别的垓下之战,就足以让他名垂军事史册了!

别小看这门学问,还真有这么一种人,看他在管理一个部门的时候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但当让他管理整个公司的时候,却怎么也玩不转了。

比如黄霸。

03黄霸:治理国家和管理郡县还真不是一回事

黄霸,西汉名臣,一生历武、昭、宣三朝,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历任京兆尹、颍川太守、御史大夫。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代丙吉为相,封建成侯。甘露三年(前51年)去世,谥“定”。

黄霸的经历略显传奇。他少攻法律,并凭此入仕,但其人并不喜欢严刑峻法,反而为政宽和,仁厚爱民。

(霍光)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宣帝即位后,听说黄霸政声不错,擢为廷尉正。任内,黄霸凭借扎实的法律根底和出色的业务能力,不仅多次裁断疑难案件,而且还能持正公平,因此一路擢升,不久就转任丞相长史(丞相府秘书长)。

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史。

本始二年(前72年)到四年,在因事经历过三年牢狱之灾后,黄霸先被荐为扬州刺史,因工作出色,后转为颖川太守。在这里,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连续数年政绩考核全国第一,并因此被提拔为首都市长。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但是,一直在地方治理上得心应手的黄霸,一到长安,突然就水土不服了,开始接连犯下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没有汇报就私自征发百姓修驰道、为北部边境征发骑兵却马少兵多,等等,因此不仅被降低工资待遇,还又重新打回颖川任太守。

然后,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生:黄霸一回到颖川,立马就变得如鱼得水,前后八年,颖川大治。

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黄霸的性格和工作方法上。

黄霸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一个特点:细致。致于细到何种程度,史书中也有详细记载。

比如他亲自下令让驿馆、乡里治所喂养鸡猪,用来赡养鳏孤独;鼓励民间致力农桑,种植树木,喂养牲畜——但是不喂马,因为马太费粮食;经常找基层小吏和百姓谈话,甚至询问隐私问题,为决策作参考。最让人叫绝的是,郡内如果有鳏寡孤独死了无法埋葬,黄霸甚至知道哪个地方的树适合做棺材、哪个地方的猪适合用来做祭祀。

他曾派一位年长且有廉名的属吏代他外出巡视,因为知道黄霸的风格,这名属吏出去后,不敢在驿站停留,在路边吃饭时,却被乌鸦把肉给叼走了,这事刚好有人看见并告诉了黄霸。司属吏回来后,黄霸见面就说:你辛苦了,肉都让乌鸦给叼走了。属吏大惊,从此更对又敬又怕,什么事情都不敢隐瞒。

他管得那么细致,记忆力又是如此之好,吏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所以都将其视若神明。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

但黄霸不知道的是,他在颖川时是以“细”取胜,而在长安时又因“细”致败。

道理很简单,基层工作主要是与百姓打交道,而百姓工作的特点就是“米盐靡密,初若烦碎”,所以不细不行。但到了首都长安,服务对象就变成达官贵族、三公九卿、甚至直接对皇帝负责,再用基层那一套,肯定是行不通了。

黄霸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一直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在后来无论是御史大夫还是丞相位置上,黄霸完全变得不会工作了。

五凤三年(前55),一代贤相丙吉去世,宣帝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任命黄霸接任。

但是,很多人发现,黄霸的才能在于擅长管理地方,而在接任丞相、总揽朝纲后,无论能力还是风度,黄霸都远比不上丙吉、魏相和于定国,跟治理郡县时更是判若两人。

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功名损于治郡。

一件事更是让宣帝对其大失所望。

乐陵侯史高是宣帝祖母的娘家侄子,可能是为讨宣帝欢心,黄霸特意推荐史高担任太尉。宣帝感觉又好气又好笑,专门召来黄霸质问道:太尉早已废黜,职能由丞相来兼任。真要打起仗来,我会临时安排人负责。作为丞相,你的职责应该是阐明教化,通晓幽冥之理,使监牢没冤刑,乡邑没盗贼。至于提拔高级干部,那是我份内之事,你为何要越俎代疱呢?

黄霸一听赶紧脱帽谢罪,从此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率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

其实,黄霸的情况一是缺乏自我认识,二是不懂理政之道。如果他当年留意一下丙吉的话就会发现,原来,做丞相其实也没那么难,诀窍就在于“抓大放小”。

04丙吉:管理就是“抓大放小”

何为“抓大放小”,什么人要“抓大放小”,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丙吉作为大汉丞相,是政府的行政核心,每天面对的工作都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每件事情都亲历亲为,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不仅自己累得要死、工作却不见起色不说,还会让三公九卿、部门属吏们无事可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作为丞相,丙吉聪明睿智,尤其深谙理政之道,最著名是就是他“路见死人不问,却独问耕牛”。

一次外出,路上遇到打群架的,死伤的人躺在路上,丙吉从旁经过却不管不问,掾史感到很奇怪。继续向前走的时候,又遇到有人赶牛,丙吉看见牛喘着粗气吐着舌头,便停了下来,并让人询问牛走了多远累得这样。

见此情景,身边有人责怪丙吉对打死人视而不见,对一头牛倒是很上心。丙吉解释道:百姓打架斗殴闹出人命,自有长安令和京兆尹来管,而我的职责则是一年一次考核他们的政绩优劣,并以此上奏皇上作为赏罚依据。虽说丞相不过问小事,但此时天气还未转热,牛却喘气吐舌,我怕今年会节气失调,或者会有什么灾害,好让大家提前做好防备,这才是三公要管的大事。”掾史一听心服口服,认为丙吉识大体。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由此可见,作为主要领导,需要的不是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的琐碎与具体,而是总揽全局的眼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分清主次轻重,抓大放小。

所以,《三国志魏书卷十四》就说,各人管好自己的一摊子事,不能出位也不能越位,所以,栾书的儿子不让他管君王家事,丙吉对路上的死人也视如不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领导不会因为你少干事就责备你,也不会因为你多干事就奖赏你。一个部门不管两个部门的事,老百姓也不会同时承担两项劳役,这才是政府管理的正常秩序。

各脩厥业,思不出位。故栾书欲拯晋侯,其子不听;死人横於街路,邴吉不问。上不责非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势,民无二事之役,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

田余庆先生在《魏晋门阀政治》中也专门强调:大臣之任,不重在操持庶政,而重在执道经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三国志》

0 阅读:0

兴亡多少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