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要讲的是《西游记》第四回“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孙悟空二度被太白金星招安,得了个“齐天大圣”的虚名看管蟠桃园。那么,“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为何去看管蟠桃园呢?
名注齐天意未宁,孙悟空为何有官无禄却说李天王败走花果山,奏明玉帝,孙悟空在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号,玉帝若不封此官,就要打上灵霄宝殿。玉帝大惊,传旨:“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
太白金星听了玉帝口谕,闪出班部,奏请二次招安孙悟空:“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不明白金星之意,问:“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
玉帝闻奏,就依了金星。太白金星奉旨前往花果山招安美猴王,孙悟空再上天宫,做了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那么,什么是“有官无禄”呢?果然是金星所言,“齐天大圣”只是个没有俸禄的虚职吗?
前面的文章讲过,太白金星是“启明星”,这个人物在书中多次出现,几次在取经途中“传报魔头狠”,《西游记》中的太白金星当是大明太祖的隐喻。最先以借启明星写大明太祖的是《水浒传》,其寓意又隐含了朱元璋的《金鸡报晓》诗:“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这首诗施耐庵在书中反复点化,最终在梁山大聚义时化作一只大金盘。
朱元璋把自己比作金鸡,这只金鸡在《西游记》中就是昴日星官。此星官两声啼杀蜈蚣精,书中赞道:“踊跃雄威全五德,峥嵘壮势羡三鸣”,五德,即大明“水木火金土”五行字辈,《水浒传》中的太祖武德皇又是“太祖五德皇帝”。
太白金星实喻开启大明之太祖,玉帝也是朱元璋,璋即玉,且是“宝玉”、“瑞玉”,朱元璋故“字国瑞”。大明太祖封官,就是封皇帝。所以,这段故事就叫“名注齐天意未宁”,什么意思呢?
名注,文本意思可解读为有名无实,故事也是这样写的。因为有名无实,所以猴王“意未宁”,心猿不得安宁。但是,《西游记》也是诗禅小说,文本背后隐藏着大明历史:名注——明朱,名注齐天就是“明朱齐天”。
在解读花果山七大圣时讲到,孙悟空、牛魔王、狮驼王……等等七大圣就是大明七个带有“大圣”二字的七个皇帝谥号。因此,名注齐天就是大明大明皇帝。《西游记》成书于大明以及南明灭亡之后,所有的皇帝都已“齐天”。
无论是齐天大圣,还是平天大圣、混天大神,都是已经“升天”的大明大圣。其余如移山大圣、驱神大圣……则另有寓意,是大明灭亡的深度隐写。
大明既亡,大圣都成神祗,只能享受后世的供奉。因此,太白金星说:“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已经改朝换代,大明大圣也就只有个虚名了。而且,还不能作乱,“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孙悟空“有官无禄”也是说的皇帝。古代皇帝又称“官家”,普天之下皆是官家私有,还要什么“俸禄”呢?禄,又回禄,也就是火神。大明国号得自火正祝融,“融,大明也”,孙猴不得“禄”,也是大明灭亡的寓意。
这样解读有一个矛盾,大明既亡,孙悟空为何还能大闹天宫,西去取经还能一路降妖除魔呢?欲知其中隐秘,还得后面的文章解读。
张班鲁班监造,齐天大圣府隐写大明两京“名注齐天意未宁”,大明灭亡,但乾坤尚未安靖,海宇也未得清宁。于是,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
鲁班,史上有载,张班,却是子虚乌有,其实,这两人分别隐写的是大明两京。怎么讲?
张,指的是二十八宿朱雀七宿中的张宿,大明太祖定鼎金陵,此地正是南方朱雀七宿之地。“朱雀桥边野草花”,南京就在朱雀之地。这种诗禅手法也是学的《水浒传》,施耐庵的笔下朱雀七宿齐备,就是隐写的大明金陵都城。
鲁,日上之鱼。“鱼尾与燕尾相似”,鱼隐燕王,燕王在日上,就是永乐皇帝。《水浒传》开篇词:“霎时新月下长川……讶求鱼缘木”,就隐写了榆木川。鱼,又谐音“禺”,禺,长尾猿猴,隐写的就是建于戊申年的大明。
《西游记》以禺、心二字合为“愚”,愚就是心猿。心为火,寓意大明得国号于火正。火在禺下,隐写了建文帝、永历帝焚于火的大明兴亡历史。
张鲁二班之“班”,隐写的是大明藩镇之乱,因永乐迁都而有两京。《说文解字》:“班,分瑞玉”。上文讲到,朱元璋字国瑞,“分瑞玉”就被点化为大明纷争了。其实,大明太祖还真有“分瑞玉”的历史。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初,上欲制宝玺而未得玉,有贾胡浮海适,至闻上即位,以美玉来献,云此阗宝玉也,自其祖父相传云‘当为帝王传国之宝’,上喜以示玉工,果良玉,即命制为玺一、圭一。”这段记载在《石头记》中就点化为甄宝玉、贾宝玉,四大名著中的“班”也是出自这里,寓意大明诸侯(朱猴)之乱。
齐天大圣府是张鲁二班监造,又指大明两京之祖陵,因此,大圣府建有安静司、宁神司。司与“寺”谐音,寺,廷也,可解读为朝廷。
安静司之“安”为家女,寓意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指的是大明新都。安,又曹安(晏安),是大明朱姓得姓之始祖,永乐之都在女宿分野,故而,四大名著中的“女”都是写的这里。
西梁女国就是梁山,梁山写的是石景山,石景山之东是大明燕藩与都城,故是“山东梁山”,《西游记》则写的是湿经山。《石头记》记的是闺阁记传,就是以成祖之都以及十二陵为主线,隐写的大明兴亡历史。静,“丹青,明审也。”
静安司隐写的是大明成祖之后的都城,那么,宁神司是不是写的金陵故都呢?宁即江宁,也就是南京,神,此前解读过,就是大明祭祀的意思。大明建于戊申,亡于甲申,所以,宁神司隐写金陵却在安静司之后,就是大明灭亡的寓意。
“名注齐天意未宁”,“意未宁”二字却又隐藏了崇祯自缢。意未即“乙未”,乙未年(顺治十二年)六月初四日,命紫禁城后苑之山为景山,此即为崇祯自缢之所,原本无名,此是“名注”。
《明季北略》记载:“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丁未,李自成陷北京,烈皇帝崩于煤山。”景山本名煤山,正与明孝陵之案山梅花山谐音。因此,四大名著以“梅”谐音,“不在梅边在柳边”,既指梅花山又指煤山。
五斗星君送任,仙名永注长生箓齐天大圣府监造完工,玉帝“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孙悟空受此恩惠,也是喜不自胜,书中写道:“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与五斗星君到府,打开酒瓶,同众尽饮。”
这段话就是“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明写了。怎么回事呢?
五斗星君,就是大明“水木火金土”五德,“踊跃雄威全五德”之五德,五行山之五德。此五德又以金公、木母为祖,是为太祖成祖。金,即金鸡,取《金鸡报晓》之意。朱元璋之所以自称金鸡,是因为其自命颛顼帝转世,颛顼乃姬姓高阳氏,朱元璋帝号因而是高皇帝。公,“从八”,谐音重八,但凡四大名著之“公”,都是说的朱元璋,包括《水浒传》中的“公人”、“做公的”。
御酒两瓶即玉酒与两京,“外赐御酒两瓶”还是写的大明二祖。外,夕卜,朱元璋生于子丑,是为“夕”。卜,龟占,龟,指的是玄武,也就是自称玄武大帝转世的朱棣。酒,是大明太祖“闻雨降而喜形于色”,乙酉日驾崩西宫的隐写。瓶是“平”的谐音,金陵是“宁”,燕藩是北平。
这场雨在《水浒传》中就是及时雨,属龙的朱元璋趁雨归天,朱允炆得以登基,燕王等来夺位良机。《水浒传》中又以“醉”隐写太祖驾崩,也就是“酉卒”——朱元璋崩于乙酉日,驾鹤西宫——此亦“西游记”。
“那猴王信受奉行”,信,指的是崇祯。朱由检,字德约,天启二年(1622年)受封信王。《石头记》中,张太乙诊脉,说秦可卿“月信过期,心中发热”,就是说的大明信王已亡,秦可卿之死主写的是崇祯之死,又隐伏朱由榔“烈火烹油”的结局。
孙悟空喝完了两瓶御酒,五德终结,两京沦陷。因此,这回书的结尾有如此一联:“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大明既亡,但却永久地载于史册。箓,朱(竹)录,我一直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与大明朱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恐怕也是朱家子弟所为。
虽然永注“长生箓”,但朱家五德却不可再入“轮回”之道。《皇明祖训》确立朱家五德字辈,大明皇帝就以“水木火金土”五行轮回。孙悟空大闹幽冥界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万古,不仅指的是时间,更是讲的大明灭亡。萬,草禺,大明朱氏出自邾国曹姓,以草谐音曹,四大名著又以“花”暗写,花,草化,寓意朱姓化自曹姓。此寓意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太祖)出自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
万古,古人凭悼逝者的庾词。
旌阳真人是谁,孙悟空为何看管蟠桃园?“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孙悟空闲暇无事,整日东游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一日早朝,许旌阳真人启奏,说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听了许真人的话,就宣诏孙悟空,命他“权管那蟠桃园”。得了职事,孙悟空满心欢喜,谢恩退朝。
原来,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许旌阳真人惹出的事。那么,许旌阳真人是谁,天宫中的蟠桃园又写的是哪里呢?
许旌阳真人本名许逊,豫章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西晋太康元年出任四川旌阳县令,因而,《西游记》就借许旌阳真人隐写了明朝灭亡,同时,也交代了明亡之根由。
真人就是皇帝,朱元璋就称皇帝为真人。因而,《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中的真人,就是大明皇帝。那么,许旌阳真人指的是哪朝大明皇帝呢?
许,午言,午,谐音吴、五等等,吴即吴回(祝融),五即五德,许真人就象征了所有的大明皇帝。
午为火,又隐含了建文四年,也就是壬午年。这一年,大明第一次藩镇之乱结束,燕王夺位成功。旌阳即德阳,在蜀地,与“庶”谐音鼠,指的是生于庚子年的永乐皇帝。朱由检字德约,也应了“旌阳”,旌阳谐音“景阳”,《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指的是石景山与李景隆,《西游记》中还包含了崇祯自缢之地。
“许旌阳真人”还不止此喻,仅以上文所言,就隐藏了大明兴亡的历史,也交代了大明灭亡的根由:太祖封藩从而导致藩镇之乱,四大名著共同主题就是——封建必亡。
因许旌阳真人挑事,孙悟空得以看管蟠桃园,从而大闹天宫。此番大闹天宫,其实是大闹蟠桃园与蟠桃会,“八卦炉中逃大圣”之后,才把“大闹天宫”推向极端。那么,“蟠桃”是什么,蟠桃园又写的是哪里呢?
蟠,指的是南京,“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石头记》中写了一条“赤金盘螭璎珞圈”,这条璎珞圈就是蟠在朱元璋脖子上的“有足类龙无角”的螭。蟠,指的就是朱元璋,且以此泛指大明皇帝,比如薛蟠,比如玄墓蟠香寺。
桃,木兆,朱元璋封建诸子,第一个起事的就是木字辈的朱棣。园,谐音猿,就是指的大明。《初学记》:“有藩曰园。”蟠桃园就是指的木字辈藩王,以及木字辈皇帝,更特指朱棣、朱由检、朱由榔。
嘉靖祧庙,大明始有二祖,太祖封藩,成祖播乱——“耗国因家木,……播乱在山东”,直至崇祯而亡。崇祯之后是南明(南天门总喻南京、南明),南明亡于“榔槺”,也就是朱由榔亡于康熙元年(1662年)。这三位木字辈皇帝都是先做藩王,再做皇帝,他们都是“齐天大圣”。因此,齐天大圣看管蟠桃园,就是写的大明兴亡历史。
第二回书中,孙悟空在烂桃山吃了七次桃,就是猴王看管蟠桃园的伏笔。七,指七政,“七政,日月五星也”,后文书中的七绝山就是大明灭亡的隐喻。
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大明灭亡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