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孩子在以不良行为告诉你什么?

我是一秒育儿 2024-03-29 01:55:20

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我们太容易以愤怒和沮丧的第二反应来回应(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这孩子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时,我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对其行为背后的观念作出反应。

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就会乐意去想办法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重复一下: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这是父母和老师们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

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鼓励并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是对不良行为的奖励。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对孩子的某个行为问题从来不会只有一种解决办法,那么对孩子的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有哪些呢?

01当孩子寻求过度关注时

记住,每个人都需要关注。但过度关注并不是对孩子的鼓励。

•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在教室里,给他们分派一项能给他们积极关注的任务;在家里,给孩子一项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孩子一个秒表,你打电话时让孩子替你计时。

• 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一个满怀的拥抱常常很有效。)

• 设定特别时光的时间表,定期陪孩子。在学校里,偶尔陪一个孩子几分钟就足够了。

• 用会意的一笑让孩子明白你不会被纠缠于此,然后说:“我期待着六点钟的特别时光。”

• 约定一些无言的信号:把手放在胸口上表示“我爱你”,用手捂住耳朵表示等孩子不哼唧了你就会听她说话。

• 避免给孩子特别的服侍。

• 给予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我爱你,我知道你会自己处理好的。”)

• 不要管孩子的行为,要以关切的方式把手放在孩子肩膀上,继续你和孩子的对话。(不管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不管孩子。)

• 在大家都愉快的时候,花时间训练孩子,用角色扮演来向孩子演示其他行为方式,比如使用语言而不是哼哼唧唧。

• 闭上嘴,采取行动。比如,停止哄劝,从沙发里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把她带到洗漱间去刷牙。你不妨挠挠她的胳肢窝,既保持你的态度坚定,又增添点儿乐趣。

•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02当孩子寻求权力时

记住,权力不是什么坏东西。我们可以建设性地使用权力,而不是破坏性地使用它。

• 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下面的一项或几项去做。

•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并请孩子帮助你一起找到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

• 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0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0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0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0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 随后开个一对一地解决问题的小会。

• 引导孩子建设性地使用他们的权力。

• 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

•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

(“等大家都准备好以后,我会继续讲课。”“我会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衣服,但不会洗扔在地上的衣服。”)

重要的是,你的这些行为都必须是和善而坚定的。闭紧你的嘴——避免提醒和说教——会尤其有效。

• 设定特别时光的时间表,定期陪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偶尔陪孩子。

• 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然后让惯例说了算。

• 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 让孩子把他们的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

•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03当孩子寻求报复时

记住,孩子会以寻求报复(这使他们有一种控制感)来掩盖受到伤害的感觉。

• 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

• 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待孩子冷静下来。

• 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到了伤害,要表达出同情,表达出你对孩子受到伤害的感觉的理解。

• 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我对于_______觉得________,因为________,我希望________。

• 反射式倾听:通过将你听到的反射回去,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来你很伤心。”

反射式倾听可以包括启发式提问:“你能多告诉我一些吗?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关键是你要理解孩子的观点,而不是要告诉孩子你的观点。

• 如果是你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请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

“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1.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 让孩子和你一对一地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

• 表达你的关切,鼓励孩子。

• 设定特别时光的时间表,定期陪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是偶尔陪孩子。

• 用语言表达你的爱和关怀。

04当孩子自暴自弃时

记住,孩子不是能力不足;但是,在他们放弃这种错误观念之前,他们会继续表现得无能为力。

• 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足够简单的基本步骤。

• 向孩子演示他能够照着做的小步骤。“我来画这一半圆,你画另一半。”

• 安排一些小的成功。找出孩子能够做得到的任何事情,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机会显示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 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不论多么微小。

• 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

• 关注孩子的优点。

• 不要放弃。

• 定期安排特别时光陪孩子。

• 在课堂上鼓励孩子选择一个伙伴或同龄的“小老师”来帮助他们。

• 用语言表达你的爱和关怀。

为了强调说明同一个行为可能代表着所有四种错误目的,我们来看孩子不做家庭作业的例子。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你会觉得烦恼。

当你要孩子去做作业时,他们会做一小会儿。要帮助这些孩子,你可以干脆不管他们没有完成的作业,而对他们合作的事情表示赞赏。

这会让他们明白,不做作业不是一个得到关注的好办法。

你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想什么时候做作业——是现在还是放学以后。他们一完成作业,你可以通过要求他们帮你做些事情,来把他们的行为转到其他事情上。

或者,你可以告诉孩子,每当你看见他们没有在做作业时,都会朝他们眨眨眼,给一个微笑。

眨眼睛和微笑看上去好像会强化他们为寻求关注所做的努力,但实际上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样,他们很快就会觉得不再需要用不做作业来寻求关注了。

你也可以让孩子体验不做作业的后果,然后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发生什么事了?你对结果有什么感受?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希望事情怎样发展?你怎么做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力,你会觉得你的权力受到了威胁或者你被孩子击败了,并且想向孩子们表明你能够让他们按你的要求去做。

当你告诉这些孩子去做作业时,他们可能会说“不做”,或者是消极地不理睬你。

如果你想通过惩罚来达到你的目的,孩子可能会更强势,以证明“你制服不了我”。

或者,他们可能转向以报复为目的(成为输家会让人感到受到了伤害)。帮助这些孩子的方法是退出权力之争。

寻求权力的孩子有时候会被追逐权力的大人激发起来。大人有责任改变这种气氛。

当你在互相理解并让孩子参与决策的基础上真正想要相互尊重和合作时,孩子会感受到你的变化。当他们相信这一变化时(这会需要一些时间),就更有可能合作。

在跟孩子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讨论时,你要承认你也参与了权力之争。要声明你确实愿意改变你和孩子的关系,愿意以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开始解决问题。

要告诉孩子,当她感到你在试图压服或控制她时,要立即告诉你,你愿意得到她的这种帮助。

告诉孩子你愿意和她一起找到你们两个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记住,孩子更愿意遵守他们自己参与制订的解决方案。

家庭会议和班会是解决权力问题的有效方式。愿意掌握权力的孩子常常具有好的领导素质。

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很欣赏这些素质,并且邀请孩子协助你做一些领导性的工作。

比如,我们让学校的心理辅导员培训一部分学生成为同伴辅导员,帮助那些因行为问题被叫到办公室来的学生。

对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老师打个低分就行了。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而不是强权态度。

你可以随后伴以启发式提问,帮助孩子明白,她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权控制,而且如果她想改变的话,她也有权力改变。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报复,你可能会感到受了伤害或感到憎恶。

你无法理解,作为一个父母或老师,你费了那么大的劲,孩子们为什么不肯做作业。

当你告诉这些孩子去做作业时,他可能会说一些很伤人的话,比如“我恨你”,或者他可能会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比如把自己的作业本撕掉。

要帮助这些孩子,就不能还击。要表达出你对她受伤的感觉的理解。要友善地说:“我看得出来你很烦,所以现在咱们不说这件事,但我希望等一会儿能和你谈谈。”

在一段冷静期之后,你就可以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或者忽略这一问题而和孩子分享某项特别的兴趣。

如果孩子的行为目的是自暴自弃,你可能会对自己帮助孩子的能力感到不足。

当你要求她做作业时,她看上去会很沮丧,并且希望你很快就走开。(这是自暴自弃和寻求过度关注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一个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也会表现得无能为力,但当你关注他时,他会振作起来。而一个相信自己无能的孩子却希望你别去打扰她。)

要帮助这样的孩子,就要确信她知道该怎么做作业。要花时间训练孩子,不要觉得你已经解释过好多遍,就以为她应该懂了。

孩子不做作业是为了获取关注还是因为自暴自弃,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其实知道怎么做作业,她不过是想支使你围着她转,因为她错误地认为除非你关注着她,否则她就没有归属;而后者则是失望,因为她确实不认为自己会做,而且不希望你关注她。

由于抱有这两种目的的孩子行为很相像,因此你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孩子是想让你围着她转,还是更愿意你离她远点儿。

还有一个做法是,问问孩子是愿意你帮助她,还是愿意选一个同学来帮助她。或者,你可以试着找出不会让她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的难度水平的作业,并且让她做这个难度水平的作业;要确保你的安排能让孩子成功。

不要放弃。这种孩子可能会为了把你打发走而做一些作业。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她做了点作业,就会有些成就感并受到鼓励。陪这种孩子一起享受特别时光,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目的,目的揭示法是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的一种方法。

目的揭示可以由老师、心理辅导员或受过训练的父母教育工作者来进行。

在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客观而友善。要让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客观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目的揭示法可能对他们没有用处。

由于客观和友善很重要,因此,在发生冲突时不应使用目的揭示法。你在学习使用这一方法时,最好和孩子单独进行。训练有素的人通常在小组中或观众面前做目的揭示。

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就以在观众面前对一个孩子做目的揭示而闻名,这会使所有的人,包括那个孩子,都能从中获益。然而,我建议,当你对孩子们做目的揭示时,要在双方心情平静的时候私下里进行。

首先,要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你应该具体说出孩子的行为,比如,“玛丽,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吗?你本来应该坐在座位上的。”

孩子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从有意识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确不知道。目的揭示法会帮助他们理解发生了什么事。即使他们给出了某种原因,那也不是真正的原因。

如果他们给出一个理由,你就说:“我有一些其他想法。你可不可以让我来猜猜看?你可以告诉我猜得对不对。”

如果孩子说自己不知道原因,就像上面那样问她可否让你来猜。

如果你的态度客观而友善,孩子就会被激起兴趣来让你猜。然后,你就可以用德雷克斯所说的“会不会是……”的句式来问问题,要等着孩子对每一个问题作出回答。

• “你之所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会不会是想要得到我的关注,并且让我为你忙活?”(寻求过度关注)

• “你之所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会不会是想向我显示,你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寻求权力)

• “你之所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会不会是你因为觉得受到了伤害,并且想要跟我或者别人扯平?”(报复)

• “你之所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会不会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出来,所以你根本试都不想试?”(自暴自弃)

有两种反应会让你知道自己是否猜对了,以及孩子是否知道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种是认同反应。这是指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哪怕他同时回答“不对”。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不对”,也没有认同反应,就继续问下一个问题。然而,孩子们的认同反应(在说“不对”的同时微笑)会告诉你,你猜对了。

另一种反应是简单地回答“是”。一旦你得到一个认同反应或者肯定回答,就不需要再问下一个问题了。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其他方式。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寻求关注,你要向孩子解释,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关注。然后,将孩子引导向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寻求关注。例如,“你可以帮我为你想出一些办法,并且是对别人也有帮助的办法。”

你也可以同意关注她的行为,并且让她知道,你会以眨眼睛和微笑来让她知道她得到了约定次数的关注。这可以是你俩之间的一个小秘密。对很多人来说,这看上去是在奖赏不当行为。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力,你要承认你没有办法强迫她改变行为。然后,请她帮助你设计一个互相尊重与合作的方案:“你是对的。我强迫不了你。我们怎样才能以相互尊重的方式来使用各自的权力解决这一问题呢?”

请求帮助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这句话能够引导大人和孩子双方由权力之争转向用权力作贡献。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报复,你可以表达出你对于理解你或者别人怎么伤害了她的兴趣:“对不起,我没意识到我伤害了你。你能原谅我吗?”

或者,“那种情形让你受到了伤害,我很难过。如果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充满关切地倾听,而不要评判,是最能鼓励这种孩子的方法。

不要辨解、解释或试图改变孩子的看法。反射式倾听会有帮助。在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之后,可能会更愿意听你的看法,并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自暴自弃,就要安慰孩子,告诉她你理解她的感受,因为你自己也有灰心丧气的时候。

然后,要表达出你对孩子能力的信心,并且制定一个能确保孩子成功的分步骤的小计划。“我知道你不相信你能;但我知道你能;而且我愿意尽我一切所能帮助你成功。”

老师可以用目的揭示法来加深对孩子的理解,并表达对孩子的兴趣。一旦你知道了孩子的目的,你就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这些父母和老师来说,要记住不良行为是孩子在用一种密码——当他们的行为激起的是我们的挫折感而不是关爱时,他们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他们想要的是归属感。

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我们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的孩子给予积极的回应,就会强化这种行为。但是,如果我们能理解,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失去信心的孩子,那么很显然,消除孩子不良行为动机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种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把这一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儿;要把它付诸实践则是另一回事儿。因为:

1.大多数大人在面对一个正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很难有积极的心态;

2.大多数大人不能充分理解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因而他们不愿意为自己在这“一出戏”中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怎么会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引起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实际上,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归咎于他人,是迈向解决冲突的一大步。

4. 极少数能够以正面鼓励回应孩子不良行为的大人,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因为孩子(正如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却往往无法接受鼓励。要在一段冷静期之后,再次尝试鼓励。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理解这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能帮助大人们记住孩子是在通过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它同样能帮助大人们了解,怎样以一种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教给孩子人生技能。

记住,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如果在出现行为问题的当时,无法给予孩子鼓励或孩子无法接受鼓励,在冷静期之后,立即给予孩子鼓励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要记住,不论是权力之争还是报复循环,都需要两个人。

你也许应该审视一下你自己的错误目的,努力将其变成更具鼓励性的态度和行为。

正面管教工具

1. 承担起(不责备)你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中的责任。

2.理解四种错误目的产生的行为,并以鼓励来回应。

3.做一个“密码破译员”,理解孩子是在用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4.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你有什么感受?孩子对你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5.以友善的态度,用目的揭示法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错误目的。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正面管教》简•尼尔森

0 阅读:1

我是一秒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