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以骑兵为主,其独特的战术是辽朝所依赖和仰仗的最主要力量

泛江南聊球 2021-11-17 20:48:15

军队的战斗力,有赖于军人的战术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因此任何一支在战场所向披靡的军队,都离不开日常严格的军事训练。辽代前中期的契丹铁骑,战斗力十分强大,拒北宋,攻高丽,伐西夏,为契丹辽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世之功。所有这些战果的取得,正是源于其特殊的军事训练,为契丹辽国锻炼了一支勇猛剽悍、雄踞北方二百余年的军队。

契丹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长期保持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相似的。因此,辽广阔的牧区就是其练兵的演习场所,田猎就是其模拟的战场。这种以田猎作为军事训练在契丹建国后,很长时间内得到了保留。

以契丹帝王为核心的契丹族,四时捺钵渔猎活动,就是契丹军队寓军训于狩猎之中的,独特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这种军事训练不仅具有组织性、常规性,而且和契丹骑兵特点紧密结合,契丹骑兵的各种战法,均是在这样的渔猎活动中形成的。

春捺钵猎雁、钩鱼,秋捺钵猎虎射鹿,即使是在天寒地冻,无猎物可供猎取的冬捺钵,契丹军人也保持常态化的军事训练,闲暇时在捺钵地附近外出校猎习武。辽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冲击力,是其较之于中原军队最大的特点,结合这样的特点,辽军最常用的战术,是两翼包抄合围和诱敌深入伏击。

以围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最典型的还体现在每年冬季的捕猎活动中。十二月的每个辰日为规定的捕猎日,由司猎官事先选择捕猎的地点,在每次捕猎之前,辽皇帝皇后要事先进行祭拜。之后才是正式的捕猎活动。

通过捕猎活动,契丹军队的作战方式得以形成,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了提升,契丹军人的骑射技能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辽军在对外战争中,常常把围猎的场所延伸到战场,只不过围猎的对象由动物变为敌人。

在辽军对外战争中,辽军骑兵两翼包抄围歼敌军的战例比比皆是,例如:辽太宗会同七年,辽晋戚城之战,就是辽军在实战中,采用骑兵两翼包抄围歼战术的典型战例。

此次战役中后晋的主力驻扎在澶渊,而其先头部队则前突到戚城一带。于是辽太宗抓住战机,下令赵延寿、赵延昭率领骑兵一部,自己则亲率另一部分,分别从后晋军左右两侧实施两翼包抄,结果大获全胜。

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是辽军独特战术的基础,故而辽军擅长集中优势兵力、两翼包抄和诱敌深入的战术打法。骑兵是辽军所依赖和仰仗的最主要的力量,因此在战争中,骑兵是作为辽军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存在,从辽军对骑兵的使用和军队的排兵布阵,足以看出对骑兵的偏爱和重视。

契丹将军队分为三等,骑射本领最精湛的配备全副衣甲,每次出征位于军阵的最后;骑射本领较次的装备基本的衣甲,位于阵列的中间;最次的不给衣甲,处于阵列的最前端。战斗时,辽朝大约是以汉人乡兵、渤海人等为前列,而契丹等族的骑兵为后列,待前军接战使得敌军疲惫之后,后军出击给予敌军以更大的打击。

骑兵的优势在于其速度带来的冲击力,故而辽军很擅长在面对敌军时,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侧,从而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促使敌军阵地局部被突破,随之而来的便是敌军全军的大溃败。

辽太宗时,曾率兵攻击后晋。两军于阵前对峙,晋军首先用大量的弓弩,对辽军阵地发起进攻。此次战役中,由于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冲击的战术,被晋军的顽强抵抗所化解,造成双方苦战至黄昏仍未分胜负,辽军只好在夜色中撤出战场。

在著名的辽宋高粱河之战中,辽军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宋军集中兵力围攻幽州城时,耶律斜轸看宋军锐气正盛,便不与之直接冲突,斜轸取奚底等青帜军于得胜口以诱敌,敌果争赴而在宋军轻敌之师麾军继续攻击的途中,耶律斜轸抓住战机突然袭击宋军后方,迫使宋军败退,延缓了宋军的攻势。为之后辽军合围,并最终击溃宋军赢得可宝贵的时间。

宋军在尚未接战时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故不敢接战,想要借助高梁河抵御辽军铁骑。耶律休哥到达前线后,他首先重整耶律沙的部队,使之再次与宋军接战,并形成对峙,然后与耶律斜轸分别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跃出,乘着夜色完成对宋军的包抄,从两翼钳击宋军。

当宋军发觉被辽军精锐包围时为时已晚,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被迫回撤。辽军充分发挥了骑兵灵活、机动和冲击力强的优势。耶律沙、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乘胜追击宋。结果宋军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只得连夜南撤,士兵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被追杀三十馀里,斩首万馀级。

但辽军也并非战无不胜,当骑兵快速冲击的优势不存在,双方短兵相接时,辽军往往处于劣势。辽太宗天显三年五月,辽与后唐战于曲阳,此战的起因是后唐的定州守将王都叛乱,请辽军相援,王都悉其众与契丹五千骑合万馀人,后唐王晏球与辽军、叛军战于曲阳。同样是在辽太宗时期,辽军出兵后晋,将晋军团团围困在白团卫村,晋军在村四周埋下鹿角,用以阻挡辽军铁骑的进攻。

狂妄自大的辽军将领命令骑兵下马,拔掉鹿角冲击白团卫村,同时在村子的上风向纵火扬尘,逼迫晋军出村应战。走投无路的晋军将士被激发起了极大的战斗力。

辽以骑兵称雄天下,但在对外扩张的初期,辽军专善于野战而不会城市攻坚战。因而这一时期辽军往往劫掠财物、牲畜、人口,而不攻占城池。直到辽太祖时,辽军由汉族降将卢文进教会如何攻城。

神册元年,辽太祖率兵南下犯边,进攻朔州,守将李嗣本坚守城池与辽军展开激战,辽军地上、地下同时展开攻击,火车、地道昼夜不停的向朔州城急攻。最终,在辽军强大的攻势下,城陷,李嗣本投降契丹。第二年,辽军进攻幽州。在这次激烈的城市攻防战中,辽军的攻城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但由于辽对中原王朝的攻城战,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在辽宋战争中,北宋有诸如魏能、杨延昭指挥的铜梁门、铁遂城等成功的守城战例,故史籍中很少见到辽军有长时间、猛烈的攻城记录。

碰到行军途中北宋的坚固城池,辽军往往引兵过之,正是由于辽军采取回避对重要城池攻坚战,有选择性进攻的蛙跳式的进攻策略,使得辽军始终未能像蒙古骑兵那样深入宋境,并一举占据中原地区,建立汉唐那样的统一的全国性王朝。

0 阅读:320

泛江南聊球

简介:各大足球赛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