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坚果可能诱发痛风,南瓜子也是如此,这是真的吗?听医生讲解

雅彤康康 2024-04-28 03:43:23

“南瓜子也能吃出事?这以后还能吃啥,自己整点南瓜子还能吃出来问题了?!”

69岁的陈女士给医生吐槽道。原来,从两个月之前,陈女士开始出现关节疼的症状,因为担心自己骨头出问题,不能随意走动,只能自己呆着悲惨度日,陈女士果断拉着女儿来医院了。

经过检查发现,陈女士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偏高,出现关节不适症状现象和这有关,医生叮嘱陈女士少吃一些嘌呤(代谢成尿酸)含量高的食物,像肝脏、贝壳、海鱼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低嘌呤蔬菜水果,白菜、黄瓜、南瓜、芹菜之类的!

但是,陈女士想来想去自己好像也没有咋吃过医生叮嘱的这些高嘌呤食物,这是咋回事呢?难不成,“嘌呤”它还会自己变高吗?

医生带着陈女士好好复盘了一下平时的饮食,发现,陈女士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常吃的南瓜子上。据陈女士自己说,“超市里买的零食啥的,也就只能吸引吸引小孩子了,想从我手里赚钱不容易,哪有自己买个南瓜来的划算,还能时不时吃南瓜子。”

可正是这一举动,让陈阿姨在两个月后患上了痛风。

南瓜虽然是低嘌呤食物,南瓜子却属于坚果类,是高嘌呤食物!

而痛风的发病则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排泄尿酸出现障碍,引起机体血尿酸升高,当尿酸盐沉积在体内便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致使免疫细胞吞噬尿酸盐生成,释放炎症物质,从而诱发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红肿、灼热、剧烈疼痛等症状。

陈女士就属于继发性痛风,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就给大家展开讲讲痛风的类型;在临床上,痛风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

原发性痛风:

原因不明,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尿酸排泄障碍;另外,一些患者通过询问病史以及观察结果,没有其他较明显的诱因导致痛风发作,也可称作原发性痛风。

继发性痛风:

继发性痛风的病因相对明确,通常有三种情况:

1.生成过多型,嘌呤生物合成时我们体内80%的尿酸来源,当它在代谢过程中,酶调控出现异常,会引发尿酸增高;另外,食物对20%的尿酸起作用,如果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也会引起尿酸浓度高,从而诱发痛风,陈女士就是如此。

2.排泄减少型,这与肾脏关系密切;人体大部分尿酸需要从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肾功能下降,肾对尿酸的清除率下降,也会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偏高。

3.分解降低型,嘌呤进入机体后,经过代谢会生成尿酸,当我们缺乏尿酸酶时,尿酸的分解会减缓,易引发高尿酸血症,从而出现痛风。

另外,多给大家提个醒:血尿酸低也可引起痛风发作。

当体内尿酸水平较低时,已沉积在关节、软骨及周围其他软组织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并进入血液中,诱发炎症反应,原有的尿酸平衡被打破,就可能造成痛风再次发作。

陈阿姨这才恍然大悟,随后,她问道:“既然南瓜子作为坚果类食品会致使尿酸升高,那是所有坚果都不能吃吗?”其实,并不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坚果嘌呤含量都高,但是,以下这四种坚果大家还是少吃一点为好。

第一种:腰果

腰果含油脂丰富,并且膳食纤维的含量也不低,每一百克中大约有3.6克为膳食纤维,能够很好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保护胃肠道健康。

并且,还有学者发现腰果壳或具有修复受损神经的潜力;2020年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促进髓鞘再生的治疗剂的候选成分:腰果酸。

不过,具体情况还有待深究。但对于体内尿酸水平偏高的人群来说,还是少吃或不吃为好!因为腰果中含有中等量的嘌呤,每100g坚果中约80mg左右的嘌呤。

第二种:花生

花生最为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都能从花生中得到补充;

并且,2015年,有学者指出,每天吃多于10克左右的花生或坚果的人,死于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有所下降;但花生同样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每100g的花生中含有85mg左右的嘌呤,或会造成尿酸高,控制尿酸人群一定要避开。

第三/四种:松子、开心果

这两种也都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松子每100g中含有75mg嘌呤,每100g开心果含有70mg嘌呤,痛风患者/检查尿酸偏高的患者也应该避免大量食用,否则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除了以上四种坚果控制尿酸要避开,干葵花籽(每100g中含有约143.0mg嘌呤)等高嘌呤含量的坚果更不能吃,如果真想吃坚果,建议选择一些嘌呤含量较低的,比如:碧根果、夏威夷果等对控制尿酸、补充营养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尿酸血症」治疗秘籍,5步建议远离高尿酸.2023-01-27

2.赵芳雅.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的流行及尿酸排泄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3.Asa Ljunggren-Rose, Chandramohan Natarajan,Pranathi Matta, et al.Anacardic acid induces IL-33 and promotes remyelination in CNS.PNAS .August 17, 2020

0 阅读:118

雅彤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