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奇石(下篇)

石友收藏奇石 2024-09-06 01:49:38

作者:来层林

老子把山水视为“道”的化身,这与佛教是一致的。(大珠禅师语录)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如果把这种理论运用于赏石,那些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石头都成了“法身”和“般若”,就没有个性美了。由此看来,禅在奇石家族中并不是一个品种和类别,而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观赏方法。

首先,禅宗的“自性论”是主张从人的内心世界中寻求佛性,也就是“即心即佛”、“万法在自然”、“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这种理论虽属主观唯心主义,但使赏石家受到一种启示:天生奇石,还要发挥人的主观性才能发现它那隐藏很深的美。这种发现就是对奇石的自悟、自醒、自证,是人的自我天才的表现和心灵的创造,体现了自我对社会的价值:同时在赏石过程中也使自我得到升华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其次,禅宗的“顿悟论”与艺术思维对赏石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禅宗的思维方式方立天先生归纳为五种:无念思维、触类思维、即事思维、参话思维、默照思维。

所谓“无念思维”是指既不执著主观思维,又不执著客观现象的思维方式,通过排除一般的思维和客观现象,返归体验清净本性,成就为佛:“触类思维”是指在日常思维活动中,遇事以触发顿悟,通过直觉思维与自性合一;“即事思维”是指不离开日常行事,禅修时,从个别事象上体证顿悟出性、理、空,以成就佛道;“参话思维”是指禅师用毫无定见的话头,迫使学人反观自心,照破一切妄想杂念,洞见自己的真面目,获得顿悟的思维方式;“默照思维”是一些禅师主张静坐默究,摄心内观,审视自我,净化心灵,获得自悟的思维方式。

“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思维方式和修行方式。这种顿悟思维就是一种知觉思维,或者灵感思维。我们在观赏一件奇石时,有时灵感一现,又发现新的画面、造型或者命题。

禅与奇石较之禅与哲学、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关系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禅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与赏石非常接近。

一是两者都有可感性。禅的顿悟是建立在“自性”的基础上,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佛性的获得无需外求。在万千奇石中充满丰盈的“禅机”,只要你能“直下便见”,用直觉把握它,就能获得“奇”的真谛。如果用理性去思考它,反而得不到“奇”的真谛。

禅的顿悟思维,捕捉活生生的具有生命气息的生活对象,进行整体直觉地把握,这和奇石观赏中的思维活动是一致的。

二是两者都有非理性。即违背逻辑的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合乎逻辑的东西才是合理的,违反逻辑的东西是背理的。禅的顿悟思维一个显著特点是非理性。它的传授方式是“机锋”“棒喝”等,使对方从执迷中猛醒。

这种反理性现象在天然奇石中是较为突出的。不管是纹理石中的动植物画面还是造型石中的人物动物形态。多是似象非象,残缺不全或形象怪异。宋代奇石鉴赏家苏东坡就把最丑的石头视为最美。这种赏石观虽然违反了常理。

看起来却很舒心。正如清代吴乔所说:“无理而妙。”因为这些形象的变态虽然违背了生活逻辑,却又体现了艺术逻辑。这种无理之理。造就奇石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是两者都具有超越性。禅理本身具有超越性,主张消除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差别、界限,达到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人对奇石的观赏也常常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石相融,心悟妙觉。”禅的境界无法用逻辑、知性和正常时空观进行表述,赏石也是如此。

禅宗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还有许多与赏石实践相巧合。此文只想说明禅学与奇石的某些关系,证明禅石在奇石家族中不能成为一个品种或类别。如果用禅宗理论来指导赏石,所有奇石都可称为禅石。

但赏石毕竟有它自己的理论和规律,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关于禅学与奇石的关系,我们以后还可继续研究,深人探讨。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9-06 22:05

    有点意思

石友收藏奇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