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庵回忆录:走进黄埔军校

近代史初绽芳华 2024-05-14 06:16:38

1

在长沙李明灏说,我们到了广州,革命政府会派人来接应。

可是,我们在华宁里住了多日,也不见政府的人来。

每日无事,我和大家时常到街头转转。

那时的广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充满革命气氛,反而觉得乱糟糟、闹哄哄的。

印象最深的是满街都是散兵游勇。

各路军队如滇军、湘军、粤军、桂军、豫军、陕军等云集广州,各路军队都在广州占有地盘,包烟包赌,横行无忌,其中杨希闵的滇军人数为多,也最为跋扈。

其次,便是街上赌馆林立,门上挂有各种牌子。

其中,有不少店铺门脸挂有"谈话处"的招牌。

我原以为是方便行人洽谈要事而设的谈话场所,很是好奇,但进去一看,只见横七竖八躺着的都是抽大烟的汉子,才明白"谈话处"是幌子,实则是供人吸鸦片的地方。

我们在华宁里过了春节,又过了元宵节,等了个把月,仍不见广州政府来人接应,每日房租要四五个银毫子,大家见盘缠不够了,都很焦急。

自与大家会合同下广州以来,我与诸位学生相处良好,亦活跃且有威信。

于是大家公推我与陈赓去见李明灏,陈述其情。

经打听,我了解到李明灏是程潜的部下,住革命政府大本营军政部,程潜是军政部长。

我和陈赓打听着找到军政部,李明灏热情接见了我们。

他介绍说,我们这批学生是军政部长程潜委派他招来的,程潜拟创办陆军讲武学堂(后改称陆军讲武学校),军校地址在广州小北登峰路北较场营房,因房子破旧,正在维修,暂时住不进去,不能开学。

我和陈赓便反映,住旅馆房费较贵,大家负担不了。

李明灏便联系地方,让我们这些学生暂时搬到了沅宫西侧的关帝庙住下。

到了3月份,军校营房修好了,我们欣然入校,不久便举行了开学典礼。

程潜为什么要创办讲武学校,讲武学校与黄埔军校又是什么关系呢?

这里,首先要介绍一下程潜,不仅是因为我投奔革命之初就受到他的影响,也是因为后来,程潜对我的军政生涯及生活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程潜,字颂云,湖南醴陵人,1882年生。

1906年去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并加入同盟会。

1910年毕业回国,任陆军第六镇正参谋官。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时,曾赴汉阳协助黄兴作战。

1912年任都督府军务司司长。

"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

1915年10月回上海,参加护国战争,曾任护国军湖南总司令。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程潜任陆军部次长。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程潜追随孙中山任讨逆军总司令。

1923年1月任大元帅大本营军政部部长。

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江右军总指挥、第四路军总指挥、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主席兼湖南省政府主席。

1932年任国民政府委员。

1935年12月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天水行营主任。

1945年5月后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武汉行营主任。

1948年夏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

1949年8月在长沙通电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1968年4月9日于北京逝世。

程潜创办讲武学校,早于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这两所军校创办的原因是一样的。

程潜追随孙中山革命数十年,看到,无论是辛亥革命中的激烈战斗,还是与南北军阀作战,革命党多用民军打仗,或是利用一个军阀去打另一个军阀,由于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部队,往往吃败仗。

他的这种感受正如后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中讲到的,中国革命13年,完全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而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所以,他们都深切感到,要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非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不可,而建立军队就要创办军校。

当时,广东各派系军队,各有其培训干部的机构,如滇军有干部学校,粤军有西江讲武堂,其他各军也有随营学校、军官讲习所之类的学校。

而作为最高统帅部的大元帅大本营,却没有训练军事干部的学校,担任军政部长的程潜自然觉得是一种缺憾。

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给孙中山写的报告,并得到孙中山批准,着手创建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的。

讲武学校第一期招生400人,湖南人占绝大多数,两广籍的次之,多为寻找革命机会的知识青年。

程潜对创办陆军讲武学校很重视。

开学典礼那天,我们身着黄绿色军装,戴无沿军帽,列队受训。

程潜则戎装披挂,佩带军刀登主席台讲话。

他强调:

历次革命无圆满成功之事实,推求其故,虽其中直接间接原因不一,而真正服膺革命之军事干部人才过于缺乏,以致不能组成革命军之干部军队,实为至大原因。

他要求学生励精图治,发奋习武以报效国家。

程潜在讲话时,心情很激动,不时以军刀顿地,铿锵有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孙中山和廖仲恺对讲武学校也非常关注,常到学校巡视学生的生活和训练演习,给予热情的鼓励。

夏季的一天,孙中山、廖仲恺在程潜的陪同下来校检阅,当时军校虽然开学不久,但是学生军事技术已有相当大的进步。

孙中山看了战斗演习很是满意,他即兴发表讲话,对程潜校长的治校有方和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给于嘉许,勉励学生发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革命精神,担当起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任务。

廖仲恺见学生们操练认真,队列整齐,但是装备很差,尚没有水壶,回去后,马上拨来1000元大洋,并送来大批崭新的水壶和干粮袋。

讲武学校以军事课程为主,同时也设有政治课程。

军事课程以五大教程为主。

政治课程主要是讲三民主义,并时常组织学生到校外听一些名人的讲演。

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大学讲演三民主义时,全体同学都整队前往去听讲。

另外,还听过廖仲恺的讲演。

和后来的黄埔军校相比,陆军讲武学校的教官,由于都是旧军校出身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陈旧的,但是他们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课程讲解也很透彻,加上大家能够认真刻苦地学习,军事基础的底子是打的不错的。

这个学校的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军政人才。

国民党方面有:李铁军、李文、丁德隆、刘戡、陈大庆,张镇、刘嘉树、李默庵、袁朴、张际鹏等这些人都是军长以上的将领。

而在共产党方面担任高级职务的有:左权、陈赓、蔡申熙、袁仲贤、陈启科、李光韶、张际春等人。

2

在陆军讲武学校创办不久,孙中山先生创办了黄埔军校。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了开学典礼。

这所在中国开天辟地诞生的第一所新型军事学校,以蓬勃的革命精神和全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加上有原苏联的帮助和一大批知名军事领导人任教官,她的招生和创办引起了各地爱国青年的广泛注意。

他们纷纷南下,前往广州,踊跃报考。

和我一同考入陆军讲武学校的陈赓、宋希濂看到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为其吸引,先期退学考入黄埔军校去了。

当时,我对黄埔军校也十分向往,特别是陈赓、宋希濂、邓文仪等人,不时地从黄埔军校过来,向我讲述他们那边的火热的学习、训练生活,更令我羡慕不已,我没有转学的原因是在程潜部下,有位重要的幕僚李国良,也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他是我的本家兄长。

平时,他对我在讲武学校学习很关心,我自思,有他的关照,今后也好晋身。

他是反对我转学去黄埔军校的。

碍着这份情面,我暂时留在了陆军讲武学校。

然而,到了11月份,孙中山和程潜决定,将陆军讲武学校并入黄埔军校。

分析当时的原因,至少有这样几点:

一是当时程潜随孙中山进驻韶关,指挥军队平定商团叛乱,无暇过多顾及办学;

二是学校经费紧张,难于持久开办下去;

三是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普遍向往黄埔军校,对本校的旧式教学方法不满。

大家投奔广东,本来就是要报考革命政府所创办的军校的,讲武学校有悖大家报考军校的初衷。

这样,程潜向孙中山提出了将陆军讲武学校合并到黄埔军校的建议,得到了孙中山的批准。

0 阅读:37

近代史初绽芳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