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儿读书,其乐也融融

军宸古文观 2024-04-25 03:14:05

公园里,草木采采,一片欣欣向荣。

漫步在林荫之间,却也不免想起陶潜的《荣木》来:“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是的,春夏之繁茂,必随秋冬之凋零。四时更迭,人事兴替,故当不以物喜,亦不以己悲。

平复心绪,唯读史书耳。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终湮灭于故纸堆里,归于平淡;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无非草木一生,空余嗟叹。

若以此等历史眼光,来审视当下的生活,便觉平淡生活之弥足珍贵。

小升初的节点很短,但过程很长。没确定学校之前,日子就如同生活在凄风苦雨的寒冬一样难捱,无不企盼春天的脚步能快些再快些。

各种消息都来了之后,像早春,风还很冷,但腊梅已开。也像心怀希望的旅人,跋涉在冰天雪地里,身体很冷,但心里很热。

后来,春天真的来了,甚至立夏就在这几日了,一切都活泛开来,繁华起来,满园的春色啊,丹青不能描摹其万一。

于是,就像农人一样,望着地里的庄稼,自觉闲适和丰足,热烈地等待秋熟的日子。

于是,课儿读书。

此前还只是下午向学校老师请假,现在进化到上午也偶尔不去了。

早起晨读,他诵读古文观止,我窝在沙发听他读。

偶尔他断句不对的地方,我便出言提醒他。

一篇篇几千年前的文章,在一零后的孩子嘴里读出来,竟然没有违和感。

他读的不是文字,而是原初祖先的家国想象。

今后,他也会有他的家国情怀,自几千年前沿袭至今而不绝的立德立言立功。

那会是什么呢?

半小时后,他去刷他的数学了。

我也停止了遐想。

前天,有个娃儿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家长朋友跟我联系,聊起孩子的学习。

她对孩子的学习规划有些迷茫,不知道当下最需要做什么。

她家娃的英语很好,语文也不错,数学偏弱。

我根据我家的情况,以及我看到的本城小升初卷王们的情况,跟她说:

一、数学优先规划

理由是,数学不好,高中学不了理科。即便将来高中学纯文科,数学不好,考不了好大学。

另外,初中会有数理化,中考都算分。数学不好,整个初中三年会挺痛苦。

如果不需要搞小升初,可不必学小奥。

可学数学思维,可在学完小学课内数学之后,提前学初中数学。

如有余力,五六年级可提前学物理。

正常情况下,至少保持2-3个课外班的强度。

如此,即便孩子再怎么偏文科,也不至于数学太拉分。

课外班可随时调整。

家长在4-5年级前,至少要做到对本地数学名师了如指掌的程度。根据掌握的情况,不停调整班型,直到找到适合孩子的课程。

是否适合孩子,主要看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以及老师能否真正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思维。

至于分数,则是课外班自然而然的结果。

各种班型实际上可以并行存在,类似于有的班重思维,有的班重计算,有点班重题型等等。

二、语文长期规划

此前,我也试过从小古文开始,然后再读古文观止。

后来,我感觉这个过程并不是必须的。

1、现代文

小学阶段,我认为,重要的是,家长能陪孩子一字一句读完人教版规定的初中必读书目。

理由是:其一,到了初中,孩子是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因为数理化作业太多;其二,真正一字一句精读,实在太耗时间。

小学时期,我陪我家老大亲子阅读,我们真正一字一句读完了的名著,就是《骑鹅旅行记》,耗时一整年。

问其他孩子,都说读过这本书,但深入一问,大多是读了青少版《骑鹅旅行记》,而我们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上下册。

其后,我陪老二亲子阅读,一字一句读完了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耗时一年。三年级开始,陪他亲子读《三国演义》,一字一句读了四分之三,还剩下一点,耗时一年。

人教版规定的精读书目包括:

七上:《朝花夕拾》、《西游记》

七下:《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八下:《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九上:《艾青诗选》、《水浒传》

九下:《儒林外史》、《简爱》

真正要一字一句亲子共读完《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这些书,每一本都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

所以,只能精选一两本亲子共读,其余的监督孩子自己读。

如果小学能读完上述六本书,将大大节省初中的时间。

现代文的精读,直接提升的是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指向35分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2、文言文

把初中六本课本上的文言散文,都给孩子疏通一遍文义,然后,把教材指定要背诵的文章都让孩子背出来。

这也是一项极耗时间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每周固定几个小时,让孩子读个几十篇古文观止上的文章。

文言文的精读,主要积累的是文言词汇和语感,指向35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作文和语言基础知识,就交给初中语文老师吧,除非孩子愿意每天写日记。这大概是语文学习规划的极简方案了。

上述安排,还排除了英语。

仅仅是数学语文这两科,就将排满孩子所有的空余时间。

因为,数学至少2-3个课外班,意味着增加2-3个课后作业。同时,语文要完成至少6本书的精读,每天至少得安排一个小时。

同时,在初期,还要兼顾课内作业。

因此,在早期,孩子会比较累,但随着数学程度的加深,课内数学会变得相对简单,课内作业耗时会大大减少。

有时候,我觉得,前面的人摸索出来的方法,后来的人虽说不能完全照抄,但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借鉴一下是完全可以的。重要的是,在全国升学模式趋同的当下,每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你都有必须遵循的时间节点,即好的遵循好的,中等的遵循中等的,差的遵循差的。

我和那个家长朋友聊得很开心,在许多事情上都有共同的感受。比如,她说,小时候要下地去干农活,所以她觉得读书一点都不累。

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觉得,读书再苦再累,都没有下地干活累啊。

她说,有些人没有这个想法,你说的话再有道理,对方也不明白,这就是佛渡有缘人。

是啊,佛渡有缘人,一切都是你先有了这个想法,然后才能找到和你有缘的人。

一个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彻底躺平的人,他就不会有问别人的念头。

既然不关心,自然不会去问,当然也不会有改变的行动。

于是,等到中考来到面前的时候,先是感觉不能接受分流的现实,其后就归咎于孩子的智力不如人。

抖音中考主播间,不断刷屏的家长弹幕,无不纠结于一分两分能上什么学校。

他们纠结的是分数吗?不是的,他们纠结的是运气,得之则喜,不得则愤愤然,痛骂分流政策之祸国殃民。

我们普通人,既然不能改变规则,就必须迎规则而上,否则空余嗟叹而已。

欢迎有想法无方法的朋友,联系我聊几句,也许有所借鉴也未可知。​

以上。

0 阅读:1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