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马继援携带几十箱黄金从西宁机场仓皇逃离,为了让留下的军官卖命,他给所有的团、营长每人一根金条,高级军官每人两根。
一个月前,在兰州战役即将打响之际,青马头子、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将青马的部队交给儿子马继援指挥,他则跑回银川,做好一旦战事不利,就开溜的准备。
身兼西北军政副长官、青海兵团司令等要职的马继援,此时不过28岁,这在青马将领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比父亲马步芳的残暴、冷血、好色,马继援的个人操守要好不少,青马军官对他多有好感,但这并不是马继援得坐高位的原因。
马继援能成为青马的“二号人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马步芳独子的身份,他是唯一能让马步芳放心将军权交出的人。
马步芳精于算计,对部队的控制权看的很重,本来,青马主力分为两支,一支是马步芳的基本部队82军,另一支是马步芳的哥哥马步青掌握的骑五军。
骑五军驻军河西走廊时,马步青花费大价钱购买武器装备,使得该军的火力水平强于82军,这让马步芳如芒刺在身,担心地位会遭到动摇。
1942年,蒋介石一纸调离,让马步青率部撤离河西,改任柴达木屯垦督办。老蒋不愿让马步芳独占青海,打得如意算盘是:马步青率骑五军入青后,会和马步芳产生争斗,到时候就可以分而治之。
马步芳手段老道,他一面将马步青安排在西宁的大宅子中,整日好吃好喝的伺候;一面暗中拉拢骑五军的军官,发放了大量的黄金、银元为安家费。
过了大半年后,马步青想起来他还有“柴达木屯垦督办”的头衔,便想着去上任,可是骑五军的主要军官都不愿意跟着去。马步青去柴达木转了一圈后,又灰溜溜的回来了。
马步芳见时机成熟,趁机向马步青提出:“大哥,82军、骑五军的军长就让给娃娃们当吧,我们也不能一直占着啊。”
马步芳接着提出,骑五军军长由两人的外甥马呈祥担任,82军军长由马继援接任。已经对骑五军指挥不灵光的马步青,只得同意。马继援、马呈祥毕竟年纪小,资望不足,马步芳让两人先以代理军长的身份,主持日常军务。
老蒋在马继援、马呈祥正式接任军长后,推荐他们到“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这个将官班的学员,不乏战区副长官、集团军总司令之类的大员,其余大都是副总司令、军长之类的老资历将领。资历浅、级别不够而能进入“将官班”的,都是老蒋点名圈定的人,马继援、马呈祥、张灵甫(时任74军副军长)等人都是此列。
也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因龙陵之战的“谎报战功”,被免去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的宋希濂,成为“将官班”中唯一带着“贬斥”意味来受训的人。
马继援、马呈祥在重庆受训期间,多次受到老蒋的接见,使得两人对老蒋颇有好感,也为两人在解放战争中表现的死硬、顽固埋下了伏笔。
为了将马继援拉拢过来,在老蒋的授意下,由宋美龄出面,给马继援介绍了她的干女儿张训芳。
张训芳的父母,和宋美龄交情不错,是四川的望族。在宋美龄的撮合下,马继援和张训芳见面了,两人初次见面,都对对方很有好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确定了恋人关系。
马继援迎娶张训芳,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他年少时,在马步芳的做主下,娶了一个当地女子,张训芳若嫁过来,是没有正妻名分的。张家人一听宝贝女儿要给人当姨太太,一开始不同意,但在宋美龄的斡旋下,加之见马继援情真意切,也就妥协了。
马步芳这边,一听张训芳是宋美龄的干女儿,笑着说:“我这个尕娃,这下能和蒋委员长攀上亲戚了”。
不过,马步芳还是对张训芳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信教,二是要改姓。在张家人同意后,马继援和张训芳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后张训芳成了“马训芳”。
解放战争中,马继援升任青海兵团司令,跟着胡宗南部进犯西北解放军。马继援少年得志,又未遇大的挫折,因此很是骄横,向手下叫嚣说:“我们不能局限于西北,要打出潼关,在中原战场纵横。”
等到胡宗南被击败,带着残部退守汉中、秦岭一线后,腾出手的西北解放军可以集中力量对付马家军了。
本来,马步芳想纠集青马、宁马的主力,在平凉地区和入甘的解放军决战。可宁马头子马鸿逵和马步芳面和心不和,指令宁马部队“保存力量,相机撤退”。
马步芳见宁马靠不住,只得将青马主力集结于兰州,妄图凭借坚固的工事守上一段时间,以待战局变化。
在马步芳开溜后,马继援接过指挥大权,俨然成了青马实际的军事首领。1949年8月12日,解放兰州的战役打响,战至25日,马继援见大势已去,暗中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让他们可先行撤退。
26日 青马全线溃败,兰州解放。由于马继援提前让主要军官逃离,因此解放军虽抓了上万俘虏,但里面职务最高的只是营长。
马继援逃到银川后,按照马步芳的指示,将近三十箱黄金装入包租的飞机,然后带着家人逃离。而数量更多的黄金,早已被马步芳分批运走。
马继援在逃离前,拿出几箱黄金,分给留在西宁的营以上军官,让他们率部顽抗。军官们虽拿了黄金,但在解放军进军西宁时,纷纷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