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冬天,山东一名农妇将一些吃的递给门前的乞丐,乞丐却摆手拒绝,而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农妇泪流不止!
韩庄村农妇王玉玲坐在炕头纳鞋底,听见院门吱呀响,她踩着棉鞋去开门,迎面站着个浑身结冰碴子的叫花子,破褂子漏着棉花,脸冻得青紫。
王玉玲转身要去灶房拿窝头,那人突然哑着嗓子喊她名字。
这一声让王玉玲手里的顶针掉在雪地里,失踪十四年的丈夫韩子栋竟然回来了!
这个被乡亲认定早死在外的男人,如今活生生站在自家屋檐下。
这事还得从十四年前说起,韩子栋早年在北平念书时入了共产党,后来被派到国民党的特务窝里当探子。
1934年有个软骨头叛变,把他给捅出去,国民党抓着他往死里打,可就是撬不开他的嘴,最后判了个无期,扔进重庆白公馆关着。
白公馆那地方,三面悬崖一面江,铁栅栏有胳膊粗,韩子栋头两年挨了不少鞭子,后来想了个绝招,那就是装疯。
大冬天光着脚在院子里跑圈,冲着看守吐唾沫,吃饭抓把沙子往嘴里塞,时间长了,看守真当他是疯子,连放风都懒得盯着。
1947年8月18日,机会来了,看守卢兆春带着他去磁器口买菜,回来路上钻进麻将馆耍钱。
韩子栋假装要解手,顺着后门溜到嘉陵江边,花五毛钱雇了条渔船过江,撒开腿就往北跑。
白天钻高粱地,晚上睡乱坟岗,渴了捧口河水喝,饿了嚼把生麦粒,脚底板磨得血糊糊,愣是走了四十多天,硬生生从重庆走回山东。
等到了家门口,王玉玲差点没认出来,当年精精神神的小伙子,现在瘦得皮包骨头,头发白了一半。
韩子栋这十四年遭的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在牢里吃的是掺沙子的糙米饭,指甲盖被竹签子撬掉过两回,最险的是有回越狱被发现,让看守拿枪托砸断两根肋骨。
回来后他洗刷了冤屈,被安排到贵州当干部,老百姓后来在小说《红岩》里看到的"华子良",原型就是他。
当年在白公馆装疯卖傻时画的监狱地形图,现在还收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里,那双越狱穿的破布鞋,底子都磨穿了,成了国家二级文物。
要说这韩子栋也是个奇人,在牢里天天绕着小操场跑步,看守当他是发癫,其实是练腿脚。
后来逃跑那天,看守追到江边,眼看着他像兔子似的窜出去二里地,过江之后专挑山沟子走,路上把棉袄反过来穿,跟老农借草帽遮脸。
有回差点让保长逮住,他扑通跳进冰河里,憋着气顺水漂出去半里地。
王玉玲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男人失踪后,她带着闺女种三亩薄田,农闲时给财主家洗衣裳。
村里风言风语说韩子栋在外头娶了小老婆,她咬着牙不吭声,谁成想十四年后,这个被当成死人的丈夫突然冒出来,还是从国民党的死牢里逃回来的。
韩子栋后来官至贵州省政协秘书长,可身上还留着当年的伤疤,夏天穿短袖,胳膊上鞭子印一条摞一条。
有回开大会讲传统教育,他把裤腿一挽,露出小腿肚上茶杯口大的枪伤疤,台下小年轻看得直抽凉气。
老两口活到九十年代,韩子栋八十四岁在贵阳走的,追悼会上来了好些个老战友,有个当年同牢房的难友拄着拐杖说:"这老伙计装疯那会儿,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都不带皱眉头的。"这话传出去,好些人这才知道《红岩》里那个疯老头是真有其人。
现如今去重庆白公馆参观,还能看见韩子栋当年住过的牢房,墙上挂着发黄的照片,里头的人目光跟刀子似的。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韩子栋:“疯老头”魔窟脱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