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以及酒文化

强强聊历史 2023-04-10 21:26:06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宋代的饮食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与唐代的豪放粗犷、肆意豪饮不同,宋代的饮食文化注重精致、细腻、纯情和讲究礼仪。

文人士大夫们喜欢聚在一起谈论饮食,品味美酒佳肴,并以诗歌和文章形式表达对饮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苏轼便是这些文人中的其中之一。

苏轼是一位宋代文学巨匠,出生于四川眉山。他通过考中进士,历任多地官职,但遭遇多次贬谪,导致他经历了流离异乡的艰难生活。

苏轼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中西部和东南沿海,他成为了川蜀、中原、吴越、东夷等地区文化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他将自己的生活细节写成了诗词和文章,这些作品成为今天研究宋代地域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创制美味,记录饮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水土和风物,当地的美食也是一种传承。苏轼才华横溢,善于创新,无论到哪里都会深入了解当地的特色食材,创造出当地独有的美味佳肴。

苏轼创制的著名荤食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官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便是保障百姓的温饱。

苏轼无论是在官场任职,还是被贬谪他乡,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当地百姓中,挖掘当地的美食,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苏轼在创造荤菜方面尤其用心,许多菜品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东坡肘子、东坡墨鲤、东坡丸子、东坡酥和东坡肉等。

此外,还有一些菜品虽然没有直接以苏轼的名字命名,但它们与苏轼的改革和创新密切相关,例如宏志鸡、琵琶虾和盐煽鸡等。

这些菜品体现了宋代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以东坡肉为例,它的发展过程跨越了三个地方,展现出地域之间的联系。

在宋代黄冈,猪肉并不受欢迎,因为它被认为是廉价的食材,即使是富人也很少食用。

然而,苏轼被贬黄州后,利用他的烹饪技巧和创新精神,发明了一道被誉为绝品美食的东坡肉。

他运用不同的佐料和烹饪方法,耐心地慢炖猪肉,让肉质酥软入味,呈现出一道既丰盛又美味的佳肴东坡肉,从而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因缺乏烹调技巧而无法品尝到猪肉美味的问题。

苏轼擅长从平凡食材中发掘精华,通过添加佐料和烹饪技巧,巧妙地呈现出特定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于苏轼而言,美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更是一种消遣和自我满足的体验。他的创新精神和卓越才智,不仅让他在贬谪之地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苏轼驻扎永修时,他曾经医治过一位农家孩子的病情。医治成功后,孩子的父亲深表感激,并挽留苏轼在家里做客。

当时,苏轼被周围美景所吸引,心情舒畅,口中念叨着“禾草珍珠透心香”。

农夫听错了苏轼的话,误以为他在教自己做菜。于是,农夫将稻草拴在猪肉上,整块慢慢蒸煮,结果猪肉被稻草的清香浸透,别有一番香味。

如今,江西还保留着这种用稻草烹饪红烧肉的方法。苏轼的治病、入乡随俗、与百姓融合的行为,深得百姓的信任和喜爱,这也暗示着苏轼的食品创新不仅是单纯的烹调技巧,更是对百姓情感和生活方式的深入理解。

当苏轼担任徐州知州期间,一场洪水袭来,徐州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苏轼毫不犹豫地率领民众投身于抗洪救灾的行列中,用尽一切努力来保护城市和居民的安全。

这样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徐州的百姓,他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献上了猪肉和羊肉等礼物。但苏轼并没有接受这些礼物,而是回馈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教授百姓如何制作美味的东坡肉,并将做好的肉回赠给了百姓。

因此,东坡肉又被称之为“回赠肉”。苏轼在此事件中展现了他对于百姓的关心与爱护,他不仅自己亲力亲为带领抗洪,还在感恩之心下,回赠美食,令人感动。

苏轼在官场生涯中热衷于创制美食,这些美食不仅在他的闲暇时刻为他带来欢乐,也因百姓对他的崇敬而广为流传。他对荤食的独到理解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在《於潜僧绿筠轩》中,他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这段小诗展示了他的饮食哲学,他认为食肉能够填饱肚子,但是住处要有竹子,才能体现雅致之情。

他借曹植“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诗句,表达了他宁可保持清高的节操,也不愿沉溺于肆意的口福享受。这种思想让他的饮食理念与普通人不同,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使得他的精神风貌更加高尚。

苏轼不仅创制出了东坡肉,还将西湖盛产的大鲤鱼,发挥创新,创造出了著名的东坡鱼。他还在日常饮食中发明了龙井虾仁、爆炒东坡、海盐煽鸡等荤食。在他的诗作《东坡八首》中,他写道: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蜀地的传统腌制鸽子肉的方式是使用芹菜叶,而苏轼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芹菜叶与雪芽和春鸠肉一起腌制,让荤菜的香甜与素菜的清甜融为一体,味道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苏轼所创造的菜肴选材简单而价廉,烹制过程简便却十分精致,融合了俗和雅的特点,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极具趣味性。

苏轼意外发现的生态素菜

尽管苏轼多次被贬谪,但在这段流浪生活中,他不仅创制了许多美味的荤食,还偶然发现了蔬菜原本的美味。

在《菜羹赋》中他亲自汲幽泉、摘露叶和琼根,烹制出清新可口的素菜。

他将素菜覆盖在陶瓯之上,抛开油腻浓郁的醯酱,取而代之的是清淡的椒桂香料,让味蕾重新感受到清爽与原味的魅力。

苏轼还在《撷菜》一诗前的小序中描述了采摘素菜的乐趣。每当他困顿饮酒后,夜半就会起身采摘新鲜的素菜,并加以简单的烹制,享受着清雅可口的滋味。他甚至认为,这些素菜的味道比梁肉还要美味。

除此之外,苏轼还创造性地将豆芽与绿色素菜混合凉拌,创制了东坡豆苗。丝丝缕缕的豆芽和清爽宜人的素菜交织在一起,色彩缤纷,十分可口。

苏轼的素菜料理不但简单易取,而且味道清新,化俗为雅,让人大开眼界。

苏轼的笔下,素菜展现出了无尽的魅力。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他描绘了蕲水溪流的清澈,兰芽的碧绿,松间小路的干净无泥,以及新鲜的素菜,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在《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中,他描述了五彩缤纷的菜蔬,将善变无用的素菜赋予了生机和活力,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品尝到清雅可口的素菜。

后人在苏轼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将苏轼笔下的素菜做成了四川传统名菜苕菜狮子头。

这样一棵素菜,在苏轼的笔下,不仅摇曳生姿,还充满了清醇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苏轼所创制的解馋风味

荤菜和素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苏轼所创造的解馋风味食品则是他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对美食的独特追求和品味的体现,也是当时文人雅士饮食情趣的真实写照,在他的诗词中写道:

“地碓舂糠光如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呜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描绘了舂碓去壳,煮沙瓶软酥的豆子糕点。以及在惠泉山下、阳羡溪头品尝珍馐美味的情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这些描述表现了苏轼平淡生活中的饮食小事,在清泉濡土中,稻米珠玑般晶莹,而卖剑买牛,杀鸡为黍子的生活琐事,也成了苏轼日常饮食的细节。

苏轼冒死尝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对野味大胆尝试,野生菌蕈和河豚味道鲜美,可惜有毒,稍有不慎就可能毙命。

苏轼冒死品尝野生菌蕈和河豚,当被问及味道如何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值得一死!”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无畏。

对苏轼而言,享受美食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新的食材,品尝不同的味道,体验到生命的真谛。他的精神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苏轼曾写下多首诗歌赞美鱼,《鳊鱼》中有一句“晓日照江面,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食饵每遭烹。”

表现了鱼儿在江面上游动的美妙景象,同时也反映了鱼儿面临被捕食的厄运。

人类和鱼儿命运的相似性,贪婪的欲望,都有可能导致误人子弟。即使是像杜甫、孟浩然这样的大诗人,也难以避免这种情况。

苏轼的思考常常围绕着一顿饭、一条鱼,从中审视文化自觉,令人不禁叹服。

心灵鸡汤

苏轼虽非厨师,但他的名字和相关的饮食文化在世世代代中广为流传,原因在于美食只能满足短暂的口腹之欲,而诗词却能够滋润心灵,颐养人心,流传不衰。买米买柴都要去市场,百货互相支持。但即使辛勤耕作、劈柴为生,饱食仍难如意。”

苏轼喜欢体验饮食和劳动,但他购买的食物似乎缺乏滋味。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的诗歌中所提到的美食,折射出他人生的轨迹,就像他曾经沿着坎坷崎岖的道路骑着瘸驴前行,留下雪泥鸿爪和漂泊的足迹。

总之,苏轼爱创制美食,无论荤素,无论常异,都是他对美食的发现和创新,美食是他抚慰自我的心灵鸡汤。

偶得酒中趣——苏轼与酒文化

在宋代,文人雅士时常以知医为时尚,而医家则以通文为俊雅。苏轼则将酿酒、品酒、养生融为一体,展示了他在这方面的造诣。

他所著的《东坡酒经》不仅记录了他的酿酒心得,也成为了后人酿酒的重要参考。

苏轼深知酒茶能够疗百病、养生重养心,他以此为乐,更将其化为一种文化,成为佳话传颂千古。

苏轼对食材的挖掘和创新,超越了传统的口味和用法,融合了药膳和美食的双重功能,成为了宋代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其在《超然台记》中说,“脯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

苏轼超越自然之物的属性,游于物外,挖掘食材的别类吃法,苏轼常常饮用自己酿造的药酒,其中有罗孚春、万家春、洞庭春、黄州蜜、定州松醪、惠州桂酒等多种,这些酒都是由当地的特色食材酿制而成,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防病养生的功效。

苏轼的美食体验和养生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苏轼在定州,将当地食材巧妙地运用于饮食养生之中。他将松花粉拌入蒸饭中,酿成了松花酒,这种酒可以润肺止咳,祛风止痛,十分适合寒冬季节饮用。

与赵杲卿诗文唱和时,苏轼也用定州的民谣自嘲:“粗粗布,着两重,薄薄酒,引两盅。”以酒会友,不失为一种风雅之举。

苏轼对酒的态度矛盾而复杂。虽然他不善于酒量,微醺即止,稍饮便醉,但在《和陶饮酒二十首·并叙》中,他仍然写道

“吾饮酒至少,尝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

在苏轼看来,品酒的最佳状态是“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这些描述展现了苏轼对酒的个性与态度,他热爱酒,但又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不会沉迷于酒中。他在酒中寻找启示,借酒发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还要学会掌握自己,不让欲望控制自己的人生。

苏轼有时痴迷于酒的美妙,有时又意识到酒的危害,想要戒酒。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他写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酒后独立江边,孤独无依,酒不解真愁,又何必借酒浇愁?

他借着夜归江畔的孤独感受到了内心的沉重和孤寂,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命运。这些诗歌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不仅仅是对酒的态度,更是对生命的反思和感悟。

结语

苏轼是一个对饮食文化极具热情的人,他游历各地,品尝当地美食,记录下这些风味佳肴,用自己的文字,为中国的美食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各个角落,从眉山到西湖,从赤壁矶到海南岛,从凤翔到定州,每到一地,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当地的饮食文化,并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去改造和推广。

他的作品记录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珍贵历史,也是研究中国地方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查慎行.苏诗补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4.闫晓东.苏轼诗文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

5.李懿.宋代民俗诗评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1.

0 阅读:42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