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不能想当然之“视膳于堂下”

军宸古文观 2024-05-13 01:43:08

今天继续读《鲁仲连义不帝秦》。

这一段时间,读书的速度越来越慢,我心里也挺着急的。

读到这几句: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

开初我想的是,“退而听朝也”中的“而”字和“也”字,后来检索的时候,发现之前训释的“视膳”也可能不那么准确。

我把“视”训作“照看”,“膳”训作“饭食”,“视膳”译作“侍奉进餐”。

这次我去查了一下《汉语大词典》,发现“视膳”是: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

从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视膳”这个礼节的双方很明确,即“臣对君”,或“子对亲”。

那这个礼节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呢?

原来,它出自《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这是什么意思呢?

“食上”谓献馔;在,察也;视,看;寒,冷;暖,热;之,的;节,度也;

“食下”谓食毕彻(撤)馔而下,文王问进食之人,其父所膳何食。问,询问;所,结构助词,组成所字结构;膳,吃;所膳,所吃的东西及多寡;

因此,“视膳”这个礼节具体表现在:

臣子(儿女)在侍奉君主(父母)进餐----

食物献上(时),(臣子)必定察看(食物)冷热的度,(毋使食物过热或过凉);

食物撤下(时),(臣子)(必定)询问(膳宰)君主吃了什么以及吃了多少。

那么,把“视膳”译作“侍奉进餐”有没有问题呢?

绝大多数版本都这么译,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主要就是不准确。

因为,侍奉君主进餐或用膳的人有很多,至少有膳宰,有奴仆。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有行政总厨、大厨、主厨等厨师,也有上菜、斟酒、夹菜、盛饭等服务员,这些人才是真正伺候用膳的人。

“视膳”的臣子,是执行这个礼节的主角。

但应该怎么翻译呢?

因为“视膳”是一种礼节的名字,所以,译文只能照录不译,但又需要点明这是一个仪式。

我想来想去,不妨译作“在堂下(执)视膳(之礼)”。

周秦汉古文中,有很多这样的礼,难不成我想读一点古文,还必须先去读《礼记》不成?

我又想起我读《古文观止》卷三国语选文时,发现那些文章中,有太多的祭祀礼仪,极繁复芜杂。

因此,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千万别想当然,尽量都去查一查吧。

以上。

0 阅读:1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