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刷到一个视频,说是当年排队买房的业主,如今血亏超百万想卖掉当初挤破脑袋抢购的房子。
回想起楼市这几年,不禁令人有颇多感慨。
福州楼市的高光时刻是哪一年?
以前的楼市总是反反复复,时而低迷,时而灿烂,要想看清楼市的真相,就要穿越周期去看待楼市的行情。
即使现在成交量有所回暖,但楼市已经不复当年了。
上一轮楼市周期起始点在2016年,高潮点是2017年,那时候大街小巷的大爷大妈也会聊到楼市,就连他们都“知道”买了房子可以升值。
总之,那一年的楼市充满了“传奇”色彩,那年入手楼市,血亏的不止是买房的业主,也有拿地的开发商。
PART 1 市场行情
图片为实地拍摄
从2016年开始,福州楼市行情一路向上,当时的市场催生了一大堆地王:
比如城南螺洲板块地王楼面价约为1.9万,那是位于南三环之外的地段,被首开拿下;
三叉街地王约3.3万的楼面价,被福晟拿下,目前还保持着仓山最高楼面价的记录;
当年福州地王的记录至今未被打破,是阳光城拿下的五一地块,楼面价约为4.5万。
(楼市的一级市场是指土地市场,二级是新房市场,三级是二手房市场)
一级市场是比较敏感的,二级市场马上跟近,比如螺洲地王拍出天价后,旁边的福州院子就开始捂盘了。
主城区可售的新房一下子变少了,于是三级市场开始活跃了,2016-2017年之间,房东一直在涨价,市值三百万的房源,晚卖一个月,可能就多卖二十万。
当时的三江口,给人满满的蓝图,但是它的预期是要卖到四万多。
这就是当年真实的市场行情,或许经历过那个周期的地产人都还记得:
售楼部的钱也真的好挣,背好说辞,同事们配合制造焦虑,客户就被逼定了;
中介成交的二手房,虽然房东坚挺,但提前铺垫好客户,可能不用讲价就成交了。
PART 2 新房倒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把时间拨回到2017年11月,因为有了楼市,那个冬天不太冷。
有三个楼盘的开盘引发了抢房潮,一个是世茂璀璨天城,位于东区五里亭片区,一个是阳光城檀悦,位于东区临近东三环片区,还有一个是台江的融信双杭城。
用一个二手大盘的价格来做参考标准,这样能更好体会到当时的楼市行情。
闽江世纪城当时是仓山成交量最多的二手次新房,市场行情价大约在3万左右,因为没满两年,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实际到手价格约为3.2万。
融信双杭城开盘均价为3.35万左右,世茂璀璨天城均价约为3.3万左右,阳光城檀悦的价格约为2.8万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楼盘尚东区,卖到3万左右的均价,一次性优先,因为供应量不高,宣传力度偏弱,存在感不高,即使本地人还是比较认可那个地段。
对比一下当时的二手房行情,五里亭片区的新房居然和仓山花海片区的二手房价格相近。
而这几个开盘的期房中,周边次新房的价格都是远高于在售的新房,于是就点燃了市场。
好地段的新房开发商自己都能消化,进入萌芽期的分销商开始带看偏远板块的楼盘。
当时真正有住房需求的群体,业充满了焦虑,他们当然买不起三万左右的房源。
在分销商的带领下,刚需开始考虑闽侯南通板块了,福晟钱隆樽品和世茂璀璨滨江也处于热销状态。
当时樽品的毛坯房单价约为1.5万,世茂璀璨滨江加完装修1.7万的单价也不乏购房者。
或许现在回想,一片农田旁的郊区卖到这个价就是个笑话,但当时售楼部真的是人山人海,只要真的愿意开盘,就有人敢买,楼市不缺乏信徒。
PART 3 血亏百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个时候,买房是一种信仰,可以用张信哲的歌曲来形容:
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
尽管11月份,福州已有初冬的寒意了,但那些排队买房的人中,没有人惧怕北风凛冽。
你说这些都是刚需吗?应该有一大波人是没有需求给自己制造需求吧!
当时璀璨天城,融信双杭城,阳光城檀悦售楼部门口停着什么车呢?
卡宴,奔驰大G,帕拉梅拉这种百万豪车随处可见,难道这些人真的是缺房子吗?
其实那个节点,大家眼中不是简单的买房行动,而是在迎接天使,一个能带来财富的天使。
殊不知,天使也有折翼的时刻!
以世茂璀璨天城为例,他们在买入的时候3.3万,都在憧憬着未来什么时候能卖到5万。
但是,接下来的调控让楼市开始重新洗牌,偏远板块的楼盘去讨论跌幅已经没有意义了,但这些排队抢房的人,现状如何呢?
刚刷到一个当年深夜买房的业主,当时买入世茂璀璨天城一套127平米的房源,说是总价在420万左右(一位时任该项目的高管朋友透露低楼层房源总价大约在400万总价)。
如今业主说是诚意出售,在二手房市场挂牌价在300万。
因为当时的市场行情让购房者有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冲动,127平米做复式的四房虽不算好户型,但当时他们觉得买到就能挣到。
按照二手房成交的惯例,要真心想卖的话,至少还得接买家一刀,这样算下来,何止是亏百万?
梦醒时分,才发现当年排队买房时淋的雨,都是未来自己流的泪啊!
编后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夜幕下的福州,霓虹灯依旧闪烁,城市也在不停地向前发展,只不过楼市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一路闪烁。
七年前房产销售的文案里,写满了焦虑,充斥着浮夸的言语。
当时买房的时候,到底是市场在攻陷你最后的防线,还是真实需求确实存在呢?
在那个冬天买到房的时候,都以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对未来的房产充满期待。
谁都不曾想到,未来的楼市行情急转直下?
随着调控加码,口罩事件来临,楼市进入一个大多数购房者没有意料到的周期。
七年之后,发现当年买到笋盘的业主血亏百万案例比比皆是。
至于那年买在偏远板块的楼盘,亏的可不止是首付了,他们卖房的钱还远不够还银行贷款。
对于身经百战的开发商来说,他们也没能预判好市场,甚至出现了不少低于楼面价销售的房源。
如今,不少房企因为融资不畅,已经暴雷或者走向暴雷的深渊了,值得安慰的是,青天上还悬挂着“保交楼”的尚方宝剑。
如今的楼市,明显理性很多人,现在买房群体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自住为主,显然,这才是楼市该有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