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方法

青槐康康 2024-02-13 07:03:4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病机制。如果能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就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生。各种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整体斑块负荷和局部斑块特征。 1. 有创检查方式 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一直是临床试验中评估冠状动脉斑块负荷的传统标准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近红外光谱(NIRS)是较新的侵入性方法,可用于更有效地评估斑块形态和特征。 (1)IVUS :薄帽纤维粥样瘤(TCFA)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易碎斑块”,其薄纤维帽通常<65 μm。由于IVUS检查的分辨率有限,无法可靠地表征TCFA或进行详细的斑块成分分析。然而,IVUS提供了一种非常精确且可重复的方法来评估斑块负担。该方法中涉及到多个评估参数,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总动脉粥样硬化体积(TAV)和动脉粥样硬化体积百分比(PAV)。临床中可以随着时间变化测量这些参数,以量化斑块的进展和消退。 (2)OCT:OCT提供了比IVUS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详细的浅表动脉壁微观结构图像。OCT可以区分斑块形态(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或富含脂质的斑块)并估计纤维帽厚度。由于组织渗透性有限,OCT无法可靠估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括:其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可视化多支冠状动脉的能力。不过,与IVUS相比,使用CCTA评估斑块消退和进展的良好对照、随机研究较少,且样本量均较小。同时CCTA分辨率低于IVUS,成像伪影可能导致斑块成分的错误分类。 (3)NIRS:NIRS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含量进行成像,提供了一个评估斑块成分变化的机会,这是使用IVUS无法实现的。 2. 非侵入性方式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非侵入性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斑块负荷和成分。其他非侵入性方法[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在冠状动脉斑块成像方面尚未有广泛应用。 (1)CCTA:CCTA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模式,可使冠状动脉可视化,进而可准确地判定冠状动脉中是否存在不同亚型斑块(如钙化、非钙化或混合型),从而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IVUS相比,CCTA的优势包括:其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可视化多支冠状动脉的能力。不过,与IVUS相比,使用CCTA评估斑块消退和进展的良好对照、随机研究较少,且样本量均较小。同时CCTA分辨率低于IVUS,成像伪影可能导致斑块成分的错误分类。 (2)心脏MRI:心脏MRI可以潜在地评估冠状动脉壁厚度、狭窄和阳性重构等特征。然而,与CCTA相比,由于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和更多的时间,心脏MRI并不常用于冠状动脉评估。此外,尽管心脏MRI对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但对于较大的血管来说,其分辨率是可以接受的。 (3)PET:PET可以利用放射性配体可视化斑块炎症和钙化区域。PET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MRI可提供额外获益。不过传统使用的PET配体(如氟脱氧葡萄糖)的心肌摄取限制了PET评估斑块特征的分辨率。此外,PET成像在斑块消退或稳定的常规评估中的总体作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0 阅读:26

青槐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