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后一位状元到底是裴说还是崔詹,他又有怎样曲折跌宕的人生呢?

史海微言[已注销] 2022-03-11 17:37:10

科举取士制度,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创举,它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对朝堂高位的垄断,以相对公平的方式给了寒门士子改换门庭的机会,极大的推动华夏文明的进程。科举虽是隋文帝所创,但真正得以体系化和正规化却是在此后的唐朝。不过唐朝时的科举还谈不上十分完善,科目划分庞杂混乱、取士数量也不算多,权贵们的荐举还时常干扰科举的公正性。整个大唐三百年间,开科两百六十多次,登科总人数不过数千人,比起之后的宋、明、清等朝代少得多。

而且唐朝的进士中,真正的寒门庶族士子占比并不高,很多都是来镀金的官二代,而没有背景的士子即使忠居,要很难得到出头的机会。和后来的朝代不同,当时的进士及第者并不能直接获得官职,他们要和恩荫、荐举、吏员升职等途的预备官员们一起候选,而且得不到任何特殊照顾。至于后世文人心中至高的荣誉——状元,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唐朝并不存在。人们今天提到的所谓唐朝“状元”,不过是按照后世的习惯,对当时进士科考试第一名的一种追认。而唐朝时进士头名虽然也是一个难得的荣誉,但与两宋和明清的状元享受的尊荣、完全没法比。

唐朝第一位状元是高祖武德年间的孙伏伽,但最后一位状元则有两种说法:一是天佑三年的裴说、一是天佑四年的崔詹。其中崔詹中举的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是朱温强迫唐哀帝禅位的年份,离上次开科只有一年,本来就是一次妆点门面的非常规操作,所以大多数人都将裴说视为唐朝最后的状元。此人早年以诗才名世,与著名的诗僧贯休是好友,其诗风近于贾岛“苦吟”一派。

关于裴说的籍贯也有两种说法:大部分史料都说他是桂州、也就是今日的桂林人;也有人声称他是山西闻喜裴氏嫡脉。他还有一个亲弟弟,叫裴谐,与他同榜得中进士,而且排在仅次于兄长的榜眼位置,这在华夏一千多年科举史上也是罕有的。不过从裴说早年的经历看,其家世明显不高,兄弟二人流寓于两湖、江西各地,凭借文才做幕僚门客等为生。自黄巢之乱后,原本安定的大唐南方各州县也不再太平,于是他们决定去京城应举、碰碰运气。

按照当时的习惯,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士人们都会向高官显贵、文坛名流投递自己的诗文,如果能得到这些人的赞许,在京城有了一些名声,才更有机会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可惜多年行卷京师豪门的生涯,并未让他们得到贵人赏识,最后能够侥幸中举、甚至大魁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时藩镇混战加剧,外地士子很难得到进京参考的机会。不过乱世里武夫当国,裴说这样纯粹的文士根本没有多少出头的希望。在朱温篡唐后不久,裴说就辞掉了礼部员外郎的官职,南下返乡,在旅途中辗转病困而死。

0 阅读:54

史海微言[已注销]

简介:结合个人阅史思考、表达民间历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