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其始曰”、“其为”和“是其”等字的训释

军宸古文观 2024-06-27 13:23:22

昨天重读完《卜居》,因为整篇文章句子结构大体一致,所以读得顺利。

今天重读《宋玉对楚王问》,难解之处颇多,所以读得想死。

有如下几处训释,值得大家细细体会。

一、“唯”、“然”、“其始曰”

原文: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1、唯

这个字是象声词,但挺有讲究。

此前,在《范雎说秦王》中: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范雎“唯唯”了三次。

查字典可知: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郑玄曰,应辞“唯”恭于“诺”。

译作“嗯”,稍近之。

2、然

此前我认为是“对”的意思。

此次重读,发现这个字也能作叹词,《尔雅义疏释言》曰:“然者,声近唉。”

译作“唉”,极贴切。

3、其始

坊间著名版本,“其”字要么不译,要么颠倒次序作“起初他”,读者读了,会不自觉认为“其”作“他”,“始”作“起初”。然则何以又译作“起初他”呢?

大家学不好文言文,是有原因的,就是和这样的翻译有莫大关系。

之所以翻译成“起初他”,译者是有许多小心思的:如果译作“他起初”,担心别人问他,王力先生不是说周秦汉文“其”字不能作主语吗?或者说很少作主语的吗?译者可能无法辩驳,于是,就把“他起初”变成“起初他”,使得主谓关系复杂不确定,吓住那些按捺不住欲诘问者。

何掩饰之无耻也若此!

此处,“其”训“在”,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亦见于《汉语大词典》。

4、曰

一些著名版本把“其始曰”译作“起初他唱”。

何以“曰”可训为“唱”?

《汉语大词典》:曰,训“为”、“是”。

这一句译作“开始是《下里》、《巴人》。”

二、其为

原文: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坊间著名版本译作“后来唱《阳阿》、《薤露》”和“等到唱《阳春》、《白雪》”。

“其为”的“其”何训?“为”何训?

读者诸君读此译文,能学会“其”和“为”么?

我以为,即使有可能出错,也要尽可能告诉读者,这些字怎么解。

此处,“其”犹连词“若”,“为”作“是”。

译作“如果是《阳阿》、《薤露》”和“如果是《阳春》、《白雪》。”

三、“是其”、“其”

原文: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是最难的一句话,因为实在是有歧义。

此前,我把第一个“其”训作“当”,这次重读,始终觉得不安。

坊间版本一般译作“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合唱的人也就越少。”

我注意到,这种译法,也许来自宋晶如先生,他是这么译的:这样看来,曲调越高,唱和越少。

后世诸君,不过拾人牙慧,难称大砖家也。

我以为,此处“是”训“故”,前“其”作代词,代指上文诸乐曲,后“其”训“则”。

译作“因此乐曲的曲调越高,那么唱和越少。”

这种译法,也许有人不同意。

检索可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作:“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然则《阳春》所从来亦远矣。”

可知郭训“是”为“是以”,“是以”即“故”也。

虽然,这种译法,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接下来有一句“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是以”和“故”涉嫌重复,逻辑关系不明,因为,诸版本皆译“故鸟有凤而鱼有鲲”为“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

四、故

原文: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请问,鸟有凤并且鱼有鲲,与前面提到的乐曲有因果关系吗?

并没有。

宋玉之所以提出“鸟有凤并且鱼有鲲”,不过是为接下来的论述起一个头。

故此处的“故”作“夫”解。

逻辑是否通顺了呢?

以上。

0 阅读:4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