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中几个需要特别留意的字词训释

军宸古文观 2024-06-24 06:06:55

前一阵子,我一直都在重读《乐毅报燕王书》。

读了很长时间,尤其是遇到像“遗令诏后世之余义”这样的疑难句子,更是好多天都不能往下前进一个字。

但突破难点之后,就轻松多了,很快就读完了全文。

长长吁了一口气。虽然难,但也逼着自己长了不少功力。

今天开始重读李斯的《谏逐客书》。这篇文章难点也有,但还不至于被卡住无法往下。

有以下几处要留意:

1、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坊间诸古文观止版本,皆不注“议”字,或训为“计议”,译作“李斯也在计议驱逐之列。”

不说译文把“亦”字提前至“议”前,就是“李斯也在计议”就非常不妥。

李斯本是被算计者,但这么译,又似乎李斯是计议者。

求证:

议。《易·系辞上》:“议之而后动”;《国语·郑语》:“昔先王议事以制”;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墨子·非儒》“博学不可使议世”;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仪,拟想,推测,忖度,《国语》:“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因此,这几句应该译作:李斯自忖也在驱逐之列。李斯于是上书(秦王)道。

2、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其中,“使之西面事秦”的“西面”,我知道要理解成“面西”,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颠倒过来。

类似的有“自”字,凡是“自”要组成动宾词组,都把“自”放到前面,变成宾动结构。

“西面”和“自杀”的结构和理由相同吗?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这几句中的“者”,徐仁甫《广释词》P446注:者犹“等”,表多数代词。如此,则“此五子者”当译为“这五个人等”。徐说极有理,未见于其他虚词词典。

4、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此前,我把“江南金锡不为用”的“为”训作“被”,把“用”训作动词。

此次重读,“犀象之器不为玩好”、“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的“为”皆为动词“作”,而“用”训作“器物”,“采”同“彩”,训作“颜料”。

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中文就是一种极其依靠上下文来理解句意和段意的文字。

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训释。

以上。

0 阅读:1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