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度抑郁女儿的异常行为,父母能找到心理障碍的根源吗?

开济说育儿 2024-02-05 05:31:41

“我不要活了!”一位初二女生阿钰,在新学期正式开学的时候,情绪激动,泪流满面,在班主任还没来得及制止的情况下,她狠狠地在自己原本就伤痕满满的手臂上再划了一道。

阿钰的身材偏瘦,面容清秀,扎着马尾。她刚上初一时常面带笑容,是老师们公认的阳光女孩。在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她面无表情,显得很憔悴、疲惫。上述事件后,她被检查为重度抑郁,出院后一直请假在家。阿钰妈妈在官网预约面诊时间后,和她一起来到了咨询室。

阿钰从小情感细腻、温柔,渴望被爱,有讨好型人格特质。她善于为他人着想,甚至不惜委屈自己,遭遇挫折时不会或不敢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负面情绪长时间积累,或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排解情绪。

父母长期关系不和睦,经常当着阿钰的面吵架,互相指责对方,夹在中间的她常处于内心冲突、安全感不足的状态。几个月前父母走完离异手续,阿钰跟随妈妈生活,爸爸对她的关心变少。

在家庭中,阿钰感到了存在危机,阿钰小时候经常听到奶奶埋怨妈妈生下了女儿。父母离异后,奶奶曾说出“父母离异都是因为没有生下儿子”的话,加上爸爸在离异后不久重组家庭并生下弟弟,且以要照顾弟弟为理由减少了给自己的生活费,加剧了阿钰的被抛弃感,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产生怀疑。

我和阿钰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我引导她表达当前困境,并共情其不容易的地方,引导其看见自身有力量的地方,从而降低了阿钰抑郁发作的情绪强度,停下了自残的行为。阿钰告诉我:“刘老师,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愿意了解我,不会像别人那样总给我讲道理,我愿意和你聊。”

她告诉我课上语文老师批评没做作业的人,她觉得语文老师就是在骂她。针对她的认知扭曲,我通过场景重建进行干预,引导她看到自己任意推断的认知模式的片面,让她拓宽维度转向关注好的部分。渐渐地解开了阿钰的心结,阿钰表示很开心:“原来语文老师不讨厌我,我其实也喜欢她的课。”

我与妈妈交流时获知,阿钰近期情绪波动较大,自残行为有所增多,这与她回湖南老家发生的事情相关。回家后妈妈又不经意向她透露,爸爸以照顾弟弟为由减少了给阿钰的生活费。我提醒妈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做表达,负向不能被孩子消化的信息要慎重透露,多关心孩子被爱的需要,寻找家中更多的支持源给阿钰。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钰的病理性记忆,五年级时向自己喜欢的男生表白,但被他当众拒绝,周围有许多人看着,但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当时她就开始有划伤自己的行为,那时的羞辱感一直记在心里。我对阿钰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抑郁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钰顺利地回到了学校,她的情绪状态相对平稳,人际适应良好,基本能坚持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心结逐渐被解开,她更加明显地看到自身的正面转变以及感受到更加自信的自己。她告诉我她已经可以快速区分负面情绪信号,并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处理情绪。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面对一些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是需要有调整内心和情绪的能力的。

1 阅读:206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