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曹丕急着称帝,却不知该怎样搞定群臣。陈群贴心的告诉他:大王勿忧,试试我的九品官人法如何?

胖仔读书 2023-01-05 11:17:32

194年,刚当上豫州刺史的刘备,把一个28岁的小伙子召为幕僚,此人正是颖川望族出身的陈群。当时陶谦刚刚去世,刘备正打算入主徐州。陈群却劝道:

“徐州看似安乐,其实非常凶险。如今袁术独霸淮南,您一旦过去,免不了会与他发生冲突。而吕布刚被曹公击败,正在东方寻求安身之处。他要是发动偷袭,您可就两面受敌了!”

刘备嗤之以鼻,完全不当回事。结果转过年来,他就被吕布抄了老窝,害的陈群与父亲陈纪也被劫走。直到四年后,曹操与刘备联手消灭了吕布,陈群才恢复自由,随后转投了曹操。

陈群在曹操手下也做了不少事,比如举荐人才,保护被魏讽谋反案牵连的忠良,与钟繇一起倡议恢复五刑,劝曹操称帝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曹魏的选官制度。

两汉的选官制度,原本是察举制,也就是由地方的州牧、郡守、县令们,从百姓或低阶官吏中选拔、推荐人才的一种制度。

一个人能否成为被选拔的对象,首先要看他符不符合“茂才”、“孝廉”、“贤良方正”、“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明法”、“明经”等多项选拔标准。二要看掌握话语权的各地名士对其如何评议。

王朝初期,察举制确实给两汉供应了不少优秀人才,比如董均、晁错、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但到了东汉末年,举荐之权全部落到了门阀士族手中,所举之人也个个非富即贵。

如此一来,不仅寒门出身的英豪俊才无缘于仕途,甚至还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奇异现象。此时的察举制,已沦为了大家族们控制朝廷的工具。

曹操崛起后,曾试图以“唯才是举”来对抗变了味的察举制。但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他又不得不依靠河内司马氏、清河崔氏、颍川陈氏、颖川荀氏等大家族的力量。他也曾打击过士族们相互串联的交游之风,但每次都草草收场。

曹操去世后,压制士族崛起的最后一个障碍烟消云散。陈群立即向曹丕呈上了自己的大作——《九品官人法》。

在这部蓄谋已久的制度中,陈群将官吏的选拔权,交给了朝廷任命的“中正”。又将人才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三级,共九等。中正品评人才时,先看候选人的门第出身,再观其才能品行,最后评定他的级别。

不难看出,所谓的《九品官人法》,其实是给士族们世代垄断官职披上了一层名正言顺的外衣,选举的结果也一定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然而,急着称帝的曹丕还是接受了。从此以后,《九品官人法》贯穿了曹魏、西晋、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的历史,直到隋朝才正式宣告终结。

当然,曹丕也不是什么都听陈群的。当他想要处眼中钉鲍勋时,陈群、华歆、高柔等重臣曾联名上书,称鲍勋是功臣之后,求曹丕网开一面,但曹丕坚决不听。

除此之外,陈群还曾两度致信诸葛亮,一是询问荆州名士刘巴的近况,一是劝诸葛亮放弃北伐,向孙权一样向曹魏称臣,却遭到了严词拒绝,和无情的嘲讽。

226年,曹丕去世,太子曹睿即位。实事求是的讲,这位曹睿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其智谋和胆气也丝毫不逊色于父亲曹丕。但他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任性。

比如在232年,年仅八岁的平原懿公主去世。曹睿悲不自胜,竟命令文武百官全体为女儿服丧,还要求整个后宫的嫔妃、宫人们跟他一起到许昌参加葬礼。

由于动静实在闹得太大,朝中议论纷纷,还有人猜测曹睿是想趁机迁都,说啥的都有。陈群忧心忡忡,便劝说曹睿谨慎行事。因为他贵为一国之君,言行若有不慎,势必会惊扰天下。但无论陈群怎么劝,曹睿依然我行我素。

三年后,曹睿突然开始大规模的营建宫殿,并为此征发了大量的士卒,弄得士兵们不能戍守边境,百姓们也没有余力种田,个个眉头不展。陈群实在看不下去,于是进言道:

“如今魏国的人口,还比不上文景之治时的一个大郡多,哪里禁得起陛下如此折腾?尧舜禹三代圣君,又有哪一位像您这样大兴土木?如今吴、蜀两个强敌尚在,您却如此耗费民力。宫里总共才多少人,难道现在的宫殿不够住吗?如果够用,为什么还要继续建?”

曹叡辩解道:“朕完全可以把消灭敌国和营建宫殿同时进行啊。陈公贵为司空,尊贵堪比汉高祖身边的萧何,你应该像他当年一样帮助朕修建宫殿才对,怎么能指责朕呢?”

陈群冷笑道:“当年项羽把阿房宫都烧了,汉高祖没有办法,这才将让萧何在长安营建新都。您明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何必明知故问呢?但我心里也清楚,人要是想干点啥,总是能找到理由的。更何况您贵为天子,自然可以从心所欲。我只恨自己无能,说不进您的心里!”

后来,高柔,高堂隆等重臣也反复上书,都说宫殿修的太多,消耗民力太甚。曹睿一看犯了众怒,这才稍稍收敛。

又过了两年,七十一岁高龄的陈群善终于家。曹睿感念他服侍曹魏三代君主的忠臣,特将其谥为靖侯,以为安定天下之意。

0 阅读:3

胖仔读书

简介:看看过去,聊聊现在,想想未来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