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往事(连载一百九十二)~乡村生活(二)

晓峰爱思考 2024-06-11 15:03:19

(接上文)

傍晚,户长于朴从外面回来说:“队里的马车今晚去公社粮库拉豆饼, 咱们跟马车去两个人,找粮库的领导好好地说说,也许能同意我们提前几天把下个月的粮食领回来。”同学们一听来了精神,一个个从炕上爬起来, 迅速准备好所有装粮食的口袋,送户长和另外一名男同学去公社粮库。每个同学又拿出最后的一点点零花钱和粮票,塞到他们俩人的手里,让他们在路上买点儿吃的。女生户长许桂云又嘱咐他俩到公社以后, 去找知青办主任(因为所有集体户的粮证和买粮的专用款都由公社知青办统一管理),跟他诉诉苦,求他帮忙找一找粮库领导。 他俩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略带一些悲壮的表情默默地上了马车。

一群饥饿的孩子,在初春的寒风中,目送马车远去,直到转过山脚看不见了 才回到屋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路边等,往远处望,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了黄昏,不知道去了多少次。终于在天快要黑了的时候,从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马铃声。远远地,在山脚的转弯处,在落日的余晖中,马车出现了,马车回来了!两名同学站在马车上,挥舞着帽子,喊着什么也听不清,看样子一定是满载而归,两位“采购员”真的是胜利归来。同学们一片欢呼,像迎接凯旋的英雄,迎着马车跑去。不等车停稳,两个同学便跳下马车,告诉我们哪些是集体户的粮袋子。虽然那几天我们个个都饿得有气无力,大伙儿还是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地把一袋袋的粮食扛了回来。我扛了一袋50斤的面粉,累得浑身冒虚汗,腿直发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伙儿围着两个胜利归来的“采购员”问这问那,两个同学大讲如何找知青办主任诉苦,如何找粮库革委会主任特批、签字,如何费尽周折。他又是表功,又是炫耀,不等他俩说完,有人大声说:“先说今晚吃什么吧, 都要饿死了。”同学们有的说烙油饼,有的说做大米饭。这时,房东张大爷 在房门口说:“孩子们呐,好几顿没吃东西了,还是先喝点稀的吧,别撑坏了肚子。”

同学们一听,有道理。女户长许桂云说:“做面片汤吧!”于是,大家一起动手,男同学有抱烧柴的,有点火的,有挑水的;女同学开始和面,擀面片。刚从市里回来的周晓莲同学,拿出自己的钱,买了二十几个鸡蛋。水烧开了,女同学开始往锅里抻面片、下鸡蛋,还没等完全熟透,男同学就开始一碗接一碗地吃起来,那真是狼吞虎咽。头两大锅,女生一口也没吃,都让男生吃了,每个人都吃了五六碗。第三锅女生才开始吃,个个吃得额头渗出了汗珠,脸上泛着红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哥李景海提出,全户开个会,讨论一下吃饭的事。于是,全户同学围坐在一起,一番郑重的发言后,决定成立伙食管理小组,组长是陈忠,组员是胡晓光、周晓莲。当时就制定了全月的伙食管理计划:大米做几顿,白面做几顿,还有黑面、高粱米、苞米面等,都一一制定了详细的食谱,并且规定每人每顿按4两定量,严格管理,不能超出。然后又把计划写在纸上,贴到了锅台旁边的墙上。

从第二天开始,胡晓光严格执行伙食管理计划和每个人的定量标准,又到大队供销社买了一杆秤,每顿用秤秤出定量。虽然每顿饭只能吃六七分饱,但毕竟一日有三餐了。

过了几天,生产队开始种土豆,把土豆发芽的部分用刀切下来,作为种子种到地里,剩余的没有发芽的部分都给了我们集体户,那几天我们抬回来好几大筐。这样一来,除了每顿4两苞米面饼子之外,每人还能吃到一碗盐水煮土豆块,基本上填饱了肚子。用同学的话说:“比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里吃芦根和鸡头米强多了。”

生产队又把最好的一块地分给集体户当作菜地,队长领着我们种上了土豆、豆角、黄瓜,栽上了茄子。 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盐水煮土豆没有了,每顿又是四两苞米面大饼子加咸菜。无奈之下,胡晓光每天去生产队的豆腐房,端回一盆豆腐渣,掺到苞米面里贴大饼子。蒸出来的大饼子,表面看来还不错,但吃到嘴里很难下咽。因为吃不饱,干起活来浑身没劲。社员们经常给我们好吃的,有 大煎饼卷鸡蛋酱,还有农村特有的黏豆包。

记得有一次,一位姓刘的老大爷给了我一个菜包子,告诉我是水芹菜(一种山野菜)馅的。我一点儿都没客气,接过来几口就吃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再饿,也没有偷社员家的鸡、鸭、鹅。社员们都说:“这些城里的小青年还真能吃苦,干活也不错!”

(未完待续)

0 阅读:24

晓峰爱思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