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开工厂老板,1年来反复胃腹胀满,加重伴气冲咽喉,心慌心悸发作遇死就诊。--案引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这位患者目前基本康复,顺带还瘦了40斤。
老早我就想总结这奇特的案例,因为典型,因为疑难,因为西医没办法。
2022年7月4日,一位壮实的大哥由家人陪来找我看病。当下头晕,自觉有一股气冲到咽喉,发作起来感觉呼吸不过来,心慌心悸冒冷汗,惶恐不安,同时夜间失眠焦虑。还有胃部和肚子胀满厉害,大便不畅,吃一点东西就堵在心窝处。
一问他胃部和肚子反复胀满1年多了,最近加重了,同时出现气上冲情况。发作起来惶惶不可终日,心跳很快,冷汗淋漓,发作频率越来多,症状越来越重,每次发作感觉难受欲死。
急诊就诊后稍微改善,也因为这个病到广州权威的中医院住院治疗过。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抗焦虑药,安眠药在吃,中药也吃了一些,但病情控制不住,反而越来越重趋势。
最近一次又发病了,感觉气喘心慌厉害,安眠药越吃越睡不着,肚子胀满厉害。
在看舌头
舌淡胖苔白厚腻底子还紫暗
脉沉弦细
非常典型中焦不运,水湿内停。
奔豚气发作。
这个病人非常焦急,问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为什么住院了都查不出什么毛病,但人很难受。
我跟他说,你这个病是疑难病,但非常典型,也是一个古代病,现代人很多医生不会治。都是水湿作怪。医圣张仲景把这种病叫痰饮。
我先开点药先解决目前这些个要紧的症状。
茯苓泽泻重用,取泽泻汤,去水饮,头晕气上冲都是这些水邪气作怪。这个小方子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
陈皮半夏自己回去加生姜,取小半夏汤,二陈汤,去痰湿,肚子胀满都是痰湿停滞,脾胃不运。
桂枝甘草,取桂枝甘草汤帮助心阳,强心配合赭石镇冲逆。
加石菖蒲芳香开窍去浊。
更多关于这些经方原文参考如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开了五天的药。配合一次针灸。
药吃完后,头晕心悸、自觉咽喉气顶的感觉缓解,可以疏通一口气,但是夜间还是很难入睡,这个人很焦虑,问能不能重点解决一下。
夜间一点声音容易吵醒,很胆小,需要有人配一起睡,担心害怕万一出了什么事。
舌头看得出来,水湿减轻,调了方,4剂量,继续祛痰湿加重安神。
睡眠稍为改善,又继续巩固吃了几次。
中途有吃水果胃脘加重,肚子胀,食欲降低,用干姜来破解。
随着间断调理一个,病情逐渐稳定,心慌心悸气冲咽喉没有怎么发作。但仍有夜间睡眠前,人容易胆小焦虑,经常需要家人陪伴,总是担心万一再次发病怎么办?
由于患者一直处于这种紧张焦虑胆小的状态,考虑为阳气不足,需要补充正气。
到9月初改用四逆汤加理中汤打底,吃了四天感觉还不错,后再加安神。这个方子吃了五天,感觉精神气力大有改善,继续巩固治疗。
服用中药期间,间断配合针灸治疗。
就这样这个病情慢慢得以缓解,奔豚气,气冲咽喉没有再次发作。
后续11月间断按巩固方继续调理根据不适症状稍加减。
12月病人回江苏老家很长一段时间。
过完年回来再次复诊,整个人大变样。
回老家后睡觉不安稳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哪怕不吃中药情况下也可以自然睡的很好。就这样养了一段时间。
我说他大变样,整个人精气神好了太多,人比第一次来看瘦了好多,精气神足了很多。后又间断来调了两次。
这么经过间断半年的调理,老毛病没有了,原来肥胖的体重也瘦了下来。他身边的朋友看到表示很惊讶,有好几个特意跑来找我减肥。
我想这病就这样好了。
小结:
这个病非常典型,但现代西医未必能治,医圣张仲景早有经验总结,我说这现代人经常得得古代病。
他整个病怎么得来的?经常应酬胡吃海喝,饮料啤酒经常喝冰冻的,水果每天少不了。
为什么到了40岁突然身体就不行了?
黄帝内经: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男人到了40岁,肾气掉一个大台阶,以往的年轻小伙子突然迈入中年,身体整个时候突然跨了。
以往不良生活习惯积累下病全部爆发出来了。
这类人的体质:脾肾阳虚为根本,痰湿瘀血重为标。
调理的过程急则治标,痰湿水饮去掉之后,肥胖自然解决了,后续再通过扶正固本,再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身体的毛病。
痰饮病,之所以说是古代病,因为古人2000多年就已经充分认识了整个病,并且有解决方案。
现代医学很发达,但面对这个病不会治,很多还被当成心理病,精神病来对待。抗焦虑抗抑郁,营养神经等药吃了一大把,病症没有得到解决,很多还会越来越重,身体健康越来越糟糕。
另外,现代西医经常打点滴也是这类病形成的常见原因。很多慢性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都属于这类病。
治病需要病人跟医生的密切配合,医生需要深入了解病人的体质以及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治疗。
慢性病需要一点点耐心和信任。谢谢这个病人的信任,让一个疑难病得到彻底解决。
如果没有耐心或者不信任,慢性病沉不下心来,哪怕看的是国医大师、老专家,也很难解决你的问题。当然医生的水平也很关键,所以学中医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实践总结。
最后,经典里有太多宝贵有效的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去传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