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留后路|积德积善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的无常

通鉴锐圆 2024-02-09 10:25:20

视频加载中...

司马光对孟尝君和对商鞅一样,他整体上对这些人内心是反感的,是有看法的,本不想在《资治通鉴》中多讲,但是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名气都很大,所以司马光就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做法,整体上否定你,但在具体某件事上,我特别给你记一笔,点个赞。

商鞅是个“天资刻薄人也”,但他徙木立信,讲信用,这个是个好事儿,我得特意提一笔,给宋朝皇帝提个醒,要坚持信用;孟尝君结党营私,我坚决反对,但你善于纳谏,就这件事情上,我也给予肯定。

这算不算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呢?

司马光对他不喜欢的历史人物能肯定他们的优点,甚至是专门找一个优点,很讲究平衡,没有一棍子全部打死,反正是比文化大革命中极左的大批判要好很多了。

我们最怕的就是一边倒,说一个人坏,就坏得一塌糊涂,没一点点好;说一个人好,也是浑身上下一点缺点都没有,连个肚脐眼都没有,因为他不是从娘胎里出来的,。

王安石对孟尝君很不屑,说他是“鸡鸣狗盗之雄耳”。他还是非常自诩,也是夫子自况,宰相自况,说“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烂梨一筐,不如我王安石仙桃一枚。

问题是孟尝君他本身就想成为齐湣王的“一士”,他也想对齐湣王说,你得到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看我下面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能办成。

其实孟尝君还是得到“一士”了。这个“一士”就是冯谖。

冯谖来到孟尝君这里应聘,凡食客来投,第一次孟尝君是要亲自面试的。

他问冯谖:“你有什么本事?”

冯谖回答:“实话实说,没什么本事。我就是没饭吃了,到你这里混口饭吃。”

敢说这个话的人,肚子里头还是有点东西的。我相信孟尝君接人待物这么有经验,他一定不会简简单单从认为,这个人就是个吃白饭的。

但是根据面试结果,冯谖被安排在三千食客中最低档位置,当然伙食也是最低档的。每到吃饭的时候,冯谖就“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有人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鱼,安排上。”

冯谖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先说这个“铗”,是剑的别称,弹铗而歌,这个有逼格,如果写成敲着宝剑叽叽歪歪,那就是城乡结合部的画风了。

孟尝君知道以后,略有一点不高兴:“车,也安排上”。

冯谖有了路径依赖,一而再,再而三:“长铗归来乎!居无家。”

孟尝君下面的管家都快气哭了,这主得寸进尺没完没了了。孟尝君一听,把冯谖叫来,问:“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回答:“还有老母。”

孟尝君说:“把老母亲接来,家可以有,安排上。”

事就是这么冲,安排好冯谖以后,孟尝君就琢磨:食客三千,这玩意在外面说起来好听,可是账房先生唠唠叨叨也挺头疼啊。

三千人的庞大的伙食团,这个耗费还是不得了。

孟尝君马上召集大家,你们谁去我的封地薛这个地方收一个欠粮欠款?

大家全部把目光投向冯谖,鱼不是辣么好吃的,车不是辣么好坐的,出来做食客还带上母亲大人,好像自己是财主似的,这个福也不是辣么好享的。

《战国策》的故事就是这样,是按戏剧的套路创作的,不是按事实记载的。

冯谖就是被剧本安排去收债的。但是,没有反转再反转就不是好剧本。

冯谖要出发了,问孟尝君:“收完债,你看购买一些什么东西?”

孟尝君在之前的表演中,虽然话不多,但是从表情眼神能看出来,他对冯谖一直有信心。他随口说:“你看我这里缺什么你就带些什么回来。”

冯谖去了薛公的封地,把债务人召今起来,进行债务评估。必然是粗略地啦。

一看能还得起的,就给你攒期,十年之内给我还上来;一看你还不起,干脆把你的借条收回来烧掉,这叫债务豁免。

冯谖收债返回,孟尝君马上接见,冯谖口口声声说已经完全搞定,但看他却两手空空,孟尝君心说,难道全部是手机转账?

冯谖把收债的经过一说,并强调:“走的时候,你说看家里身心什么就购买什么。我看到您这边什么都不不缺,就是缺‘仁义’,所以把就把全部债权兑换成‘仁义’带回来了。”

冯谖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我离开薛的时候,老百姓热烈欢送,并高‘薛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尝君用痴呆的目光看着冯谖,心里说,我去!这家伙比我都能忽悠啊!

后来,孟尝君避祸回到薛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孟尝君对冯谖说:“啊,你购买的仁义我今天算是看见了。”

孟尝君后来还是做上了齐国的相国,但是和齐湣王的关系并不好,时常龃龉,冯谖给孟尝君讲狡兔三窟的道理,帮助孟尝君经营相国兼黑帮大佬的事业。

《冯谖客孟尝君》讲了一个古代的政治生存经验,就是狡兔三窟。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很无常的社会,不管你是天皇贵胄,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老百姓走卒贩伍,命运都很无常。“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又眼看他楼塌了。”眼看你“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所以这种劝人在得意的时候,在各方面都不匮乏的时候,积蓄仁义,留条后路,所以大家都喜欢这个故事。

《红楼梦》里头,有一副楹联写得非常好: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楹联劝得就是那种不能见好就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人。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