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很难,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云边的墨菲 2023-12-04 17:43:36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无法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了?

比如,听到提示音,就忍不住看手机;

本来只是回个消息,却不知不觉刷了半天热搜;

虽忙着手头的工作,隔一会却总想看下谁给自己的朋友圈点了赞。

看起来是触手可及的诱惑太多,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快乐阈值被提高了。

说人话就是如果平淡的生活中,偶尔发生的快乐如旅行、收礼物等。

带来的快乐最高值是60。

那么随便打个游戏、刷个短视频,带来的快乐值一上来就是80甚至更高。

大脑适应了这个节奏,再面对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就会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

我们即使想出各种办法克制自己,也都是短期有效,长期失效。

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在用意志力对抗人性,就好比以卵击石,结果当然是失败。

我的经验是,不如顺应人性。

用一系列方法全方位提升专注力,而不是只在一个点发力。

就好比想让一个普通人美出几个层级,仅仅靠化妆是不行的。

还要从身材、仪态、发型、穿衣打扮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提升。

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1.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今天的正题。

想要让自己保持专注,首先是要创造一个能让自己专注的外部环境。

想要看书,那么就一定要把书桌上和读书无关的一切东西拿走。

只留下书、笔、笔记本,手机也最好调至静音,放到离书桌远一点的地方。

或许你会不屑于这看似简单的一步。

没关系,知道了底层逻辑你的想法就会改变。

回想一下,如果桌子上放着零食、饮料、镜子、手机等物品。

自己是不是时不时就会忍不住吃下零食、喝口饮料、照照镜子、玩会手机?

这是因为在人类的感官中,视觉是最强大的,它能起到强烈的暗示效果。

因此,放太多的无关物品,就等于把赤裸裸的诱惑放在了自己眼前。

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几个人能经受住诱惑,所以远离才是王道。

做好了这一步,我们来聊聊如何对抗外界对自身的干扰。

正专心地忙着手头的事,好不容易进入了状态,可总是被外界频频打断,比如:

同事一会让你查个资料,领导一会询问你项目的进度情况,想专注都难。

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很烦,但却是我们生活的常态,该怎么办呢?

首先,让自己养成第一个习惯:无论是谁和你对接工作,都不要马上处理。

而是询问对方是否紧急,如果不紧急就先继续手头的工作。

然后,给对方明确的交付时间,让对方安心等待结果,而不是被反复催促。

对于领导,无论工作进展顺利或不顺利,都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度。

对于同事,如果交付时间有变化,一定要及时地告诉对方原因及新的交付时间。

但如果对方的工作比较紧急,需要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

那么,让自己养成第二个习惯:标记或写下手头工作思路的关键词。

我们要做的仍然不是马上处理,而是暂时的收尾,把已做和未做工作进行区分。

同时记录下未做工作的思路,便于继续此项工作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

2.

外部环境说完了,我们再来聊聊内部环境,这里的内部环境指的是大脑环境。

就是大脑本身也有一些特点,会成为阻碍我们专注路上的障碍。

特点一:未完成的事比完成的事印象更加深刻。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蔡格尼克效应。

比如说童年没得到的那个玩具,总让人念念不忘;

电视剧没播放的剧情,总让人惦记着,当然还有这些:

正忙着手头的工作,突然想起这个月没还完的信用卡,昨天没回复的邮件......

从大脑中不时冒出的想法,分散了注意力,很不利于保持专注状态。

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定期清理大脑的内存。

第一个时间点: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把当天的代办事项全部写下来。

第二个时间点:专注一件事时,把突然想起来的事或灵感迅速记下来。

这样做可以迅速清空大脑的记忆内存,把注意力只放在当下。

特点二:工作时,大脑并不能立刻进入思维活跃的高效状态,而是需要启动时间。

如果在不同的工作间切换,更是如此。

而且每次收回注意力大约都需要15分钟。

所以一个时间段只做一项工作,才能集中精力保持高度专注,效率也最高。

我们可以把工作进行分类,把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在一段时间一个个完成。

把碎片化时间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回复消息、工作沟通等,统一在一个时间处理。

特点三:当大脑状态和工作难度不匹配时,很难进入专注状态。

比方说,当你思路清晰、反应很快时,去做一些不需要动脑子,类似清点数量的工作。

八成数着数着就能哈欠连连,为什么呢?大脑状态和工作难度不匹配啊。

但假如此时让你看烧脑的推理悬疑电影,一定会越看越精神。

同理,当状态不佳时,却非要去做难度高费脑子的工作,也常常会出错。

因此,当状态好时,去做有难度的工作,那么专注起来就很容易。

当状态不佳时,也先别为难自己,可以暂时去做一些难度不高的工作或休息一下。

等调整好状态,再去匹配相应难度的工作,专注就可以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

总之,只有顺着大脑的特点来,提升专注力这件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

下面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训练专注力。

生活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

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不一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技术更厉害;

行医20年的主任医生,也不一定比只行医5年的普通医生医术更高明。

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就是《刻意练习》中所说的: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专注力同样如此,想要得到大幅提升,也需要不断地去刻意训练。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是大名鼎鼎的番茄钟法:

极度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

可能你听过或用过但效果并不好。

别着急,来分析下两种常见的原因:

①眼前放了太多诱惑物品,比如零食、饮料、镜子等。

原因已在上面详细讲过,这里就不说了。

据我观察,现在诱惑力最大的物品其实是手机。

这一点估计没人不认可吧?

所以在诱惑面前,还是别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了。

真正的成长都是反人性的。

而抵抗诱惑非常消耗意志力,远离诱惑才是明智之举。

②直接套用公式,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如果你目前连极度专注10分钟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一下子就专注25分钟?

想要突破舒适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不如先把时间调整为10分钟。

同理,如果已经能轻松做到极度专注25分钟,也需要调整。

比方说,让它变成进阶版,把极度专注的时间调整成40分钟。

或者把一项工作分解成多个部分,每完成一个部分的工作,就休息一会。

再或者根据专注的状态,选择连续或停止工作。

当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效率极高时连续工作,感觉到效率低下后,选择休息。

反正就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而不是死板地套用公式,才能达到目的。

4.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专注非常重要的认知。

做到了这一点,专注慢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状态,而不再是刻意的行为。

即把一个物品只和一种习惯进行绑定,让一个物品和固定的思维方式相关联。

那么最终,这个物品和特定的思维方式之间,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举个例子,同样是沙发,A每天下班后选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用手机追综艺。

B每天下班后选择坐在沙发上看书和思考。

时间长了一坐到沙发上,即便不看电视、追综艺,A也能自然进入放松状态。

而B即便不看电视、追综艺,自动也会进入学习状态。

但是反过来,当一个物品和多种习惯绑定,则无法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

比如说,当手机既是你的娱乐工具,也是工作的工具,也是学习的工具。

那么,大脑就无法和其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形成条件反射。

所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快速进入专注状态,就要让一个物品只发挥一种作用。

比如,可以只用电脑或平板看书,而手机只用来社交娱乐。

那么时间长了,电脑或平板和看书之间、手机和社交娱乐之间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当你想看书时,不自觉就会打开电脑或平板,并迅速切换到学习状态;

需要社交和娱乐时,不自觉就会拿起手机,并迅速切换到放松状态。

前面我们说了,当我们想专注一件事时,完全收回注意力就需要15分钟。

所以,把一个物品只和一种习惯进行绑定,就相当于把注意力按下了快进键。

非常有利于我们快速切换到专注状态,从而进入到忘我的工作或学习模式。

这一点,对于想要变得专注但意志力薄弱的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真的不要太赞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概括一下重点:

想要变得专注,千万不要用意志力去对抗。

而是从这几方面着手:重塑外部环境、同步大脑内部环境、刻意练习、提升认知。

欢迎讨论交流,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墨菲和鱼,一个专注自我提升和自我治愈的小姐姐

0 阅读:15

云边的墨菲

简介:一个通过写作,见证自己成长的30+女生,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