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很难,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云边的墨菲 2023-11-03 12:35:36

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律变得越来越好。

但在改变的路上却常常陷入“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

比如想早起,却总是坚持三五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想要自律起来,却常常痛苦不堪。

然后不断否定自己,我的意志力太差了。

最后无奈地打开手机,焦虑地刷着抖音。

其实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用力过猛同样会酸疼和疲劳,这是身体的本能。

也就是说自律是有极限的,因此大可不必为此责备和否定自己。

实际上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靠的根本不是意志力,而是良好的习惯。

意志力和好习惯就像是百米冲刺和马拉松比赛。

百米冲刺,依靠短暂的爆发力就能赢得比赛。

但如果还靠短暂的爆发力,去跑马拉松,就注定会失败,因为马拉松比的是耐力。

所以一味地追求自律,依靠意志力,只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焦虑。

也或许这些道理你都懂,可就是培养不起来好的习惯。

别着急,来看看是不是用错了方法。

游戏为什么很容易让人上瘾?因为所有游戏都是根据人类的弱点来设计的。

比方说人性的弱点之一是,缺乏耐心。

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立刻看到反馈和结果。

也就是说,大脑天生喜欢及时反馈,厌恶等待。

想想游戏中的任何操作,是不是都立马视觉化、声效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

就是因为这可以给玩家最直观的及时反馈。

再比如,人性的弱点就是懒得动脑子思考,喜欢直接伸手要答案。

根据大脑的这一特点,游戏中通常都是这样设计的:

不用思考,你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结果全都清楚地显现出来。

只要照着地图、攻略操作就好。

培养一个新习惯同样如此,要顺着它的脾气,才能事半功倍,让习惯自然而然地养成。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它的脾气,了解一下它的特点。

脾气一:喜欢按部就班,不喜欢改变,除非有什么好处。

这时可以使用喜好绑定法,来增加行动的吸引力。

也就是把喜欢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进行绑定,触发自己行动的开关。

喜欢看综艺节目,那么可以边看综艺节目边跳操,从而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

喜欢喝咖啡,那么可以在喝完咖啡后读几页书,从而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

喜欢听歌,那么可以把最喜欢的一首歌设置为闹铃,从而开始培养早起的习惯;

养成一个新习惯的初期,我们的内心还会有些抵触心理。

而喜欢做的事自带吸引力,所以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初期阶段使用。

如果你实在没有什么喜欢的事,那么还可以使用“画饼”法来增加动力开始行动。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画饼充饥,想象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后的种种好处,情景越具体越好。

比如想减肥却懒得动,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瘦身成功后的美好情景:

买衣服时再也不用考虑尺码,穿着修身的时尚套装,化着精致的妆容走在路上,被他人注视着。

甚至常常被男生要联系方式,这个画面是不是很心动?

科学家发现,多巴胺的分泌不仅发生在体验快乐时,而且在期待快乐时。

每当多巴胺浓度上升,采取行动的动机也会随之增强。

内心期待的渴望越是强烈,行动力就会越强。

所以把内心强烈渴望的感觉和想做的事相关联也是一个好方法。

脾气二:喜欢及时反馈,对于暂时看不到结果的事缺乏耐心。

这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可视化的图表,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努力进展情况。

比如制作打卡日历,每完成一次新的习惯,就在日历上打钩;

制作进度条图表,每次努力后在表格中用百分比数字清晰地展示出进度。

更直观一点的,完成一次新习惯,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放一枚曲别针、发卡或一颗糖。

或拿一个漂亮的本子当做梦想账户,并写下自己的愿望清单。

完成一次新习惯,就能给梦想账户存入5元钱。

看着梦想账户的钱越来越多,对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多。

这些操作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可以把我们的努力具体化。

让我们对自己的付出及时且一目了然地看到,有利于耐心的保持。

脾气三:懒得动脑子思考,不喜欢做选择,只喜欢如流水线般机械地工作。

比方说想减肥,给自己制定了每周跑步3次的目标。

由于这个目标太过笼统,没有明确什么时间去哪锻炼,大脑就不得不反复思考:

今天要不要去跑步呢?是去跑步还是去超市转一圈或者窝沙发上追剧?

今天去哪跑步呢?是去健身房还是公园呢?

可大脑并不喜欢做选择题,比如下面的思考,常常让它崩溃:

今天风有点大,是去楼下小区跑步还是去健身房跑步;

今天加班有点晚,要不要跑步?还是回家窝沙发上追剧或者直接睡觉。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新的好习惯,一定要制定非常具体(包含时间地点)的目标。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习惯叠加。

即把新习惯和每天的一个日常习惯叠加。

因为日常习惯已经暗含了时间或地点,所以这个方法可以避免目标模糊的问题。

比如,想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可制定这样的目标:

每晚刷牙后,在沙发上看15分钟的书。

同理,想要培养运动的习惯,可制定这样的目标:

每天下班后,提前一站下车走路回家。

当然,这个方法还可以和前面的喜好绑定法一起使用,从而让新习惯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

公式=日常习惯+喜欢做的事+想要培养的习惯。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喜欢做的事不和想要培养的习惯相冲突。

比如,想要培养运动的习惯去减肥,却喜欢吃炸鸡,就不能同时使用这个公式。

想要培养一个新的好习惯,如果旁边有人时时监督提醒自己,效果肯定会翻倍。

可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还有什么方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我平时很喜欢吃巧克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回来一些。

但是每到夏天,我吃巧克力的频率和数量就会直线下降。

不是天气变热胃口不好了,而是怕巧克力融化,买回来就直接把它们放到了冰箱。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操作,不自觉地就想不起来吃了,它背后的科学原理是:

在人类的感官中,视觉是最为强大的,它能起到有效的暗示作用,且不易察觉。

比如,在超市购物时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平视角度能看到的,而不是需要抬头或低头的商品。

再比如,我们通常把钥匙放在门口,就可以达到出门前提醒自己的目的。

同理,想让自己改戒掉习惯,好的方法不是依靠意志力,而是让它远离视线。

当我们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时,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

公式=不断制造暗示好的暗示+远离坏的暗示。

想要跑步减肥,那么可以每天把运动鞋、运动服装放在门口,把理想身材的照片贴墙上。

同理,把零食、饮料先放到角落一个视线看不到的盒子里;

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可以在沙发旁、卧室、书桌上都放上想要看的书。

同时,在读书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放到另外一个房间。

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给自己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养成好习惯的环境。

让环境不断地提醒、暗示你,从而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

当暗示成为我们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习惯的养成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但其实最重要的暗示,是心理暗示:

如果你对自身抱有的信念根深蒂固,那么好习惯其实很难保持。

比方说习惯给自己贴标签,总觉得自己不擅长做什么、是怎样的人。

时间长了连自己都会深信不疑。

如果你总对自己说:我就是个夜猫子,不是早起的人,你会发现早起的习惯真的很难养成;

如果你总对自己说: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你会发现阅读的习惯真的很难养成。

原因是连你在内心深处都不相信,自己能成为某种人。

那么在培养新的习惯过程中遇到不顺时,这种想法就会冒出来。

而且更加坚信你对自己抱有的信念。

破除这一心理魔咒的方法就是从微习惯做起,用小赢打败原有的信念。

微习惯是把一个习惯缩减后的迷你版习惯,微小到可以毫无负担地轻松完成。

可以是数量上的缩减,比如想要每天读10页书,那么可以调整为每天读1页;

想要每天做20个俯卧撑,那么可以调整为每天做2个。

也可以是步骤上的缩减,比如想要每天练30个字,那么可以调整为拿出字帖和练字笔即可;

想要每天跑步800米,那么可以调整为换上运动装、运动鞋即可。

当把原目标替换为这些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小目标。

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能完成,而且常超额完成。

那时,你的信心大增,越来越相信自己,对自己抱有的原有信念自然就解除了。

你想要养成的好习惯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容易。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我想说,其实用对方法,养成一个好习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是墨菲和鱼,一个专注自我提升和自我治愈的小姐姐

1 阅读:57

云边的墨菲

简介:一个通过写作,见证自己成长的30+女生,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