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强迫症的真正康复:不是坚持,而是放下

心理咨询师刘星 2023-12-01 09:57:44

有的人,通过自己有什么,获得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来肯定自己。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你现在拥有的东西,很快可能失去,就会失去肯定自己的资本;

还有一些人,他们通过了解自己是谁,来肯定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他很清楚自己在一些方面也是有能力的;虽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他很清楚有一部分人很喜欢很爱自己。

这种通过了解自己来肯定自己的人,人的整体状态相对稳定,包括:情绪稳定、心智稳定、行为稳定。

当整体状态不稳定的时候,就好像这样:

走路的时候,脚底下踩上一个光滑的树叶,借着身子往前倾的劲儿,脚底一滑差点来个大劈叉。你刚缓过神来,200米外迎面来了一辆汽车:万一我再脚底一滑,爬到车底怎么办?被轧?被碾?血肉模糊?胳膊腿跟身子都分开了...想到这里,你越来越紧张,控制不住的大口喘气,身体一动也动不了,浑身弥漫着灭顶的恐惧,甚至濒死感。

当你头脑里冒出来自己会被辗轧的想法和画面的时候,情绪的反应是非常激烈的(紧张的恐怖的),被这些害怕的情绪驱动着,心智开始变得模糊,被吓到不知道做什么好。整个人像崩溃了一样。那个可怕的想法,对于那个想法的解读只是一个因素,并不是根源。

李宏夫老师《情绪自救》一书中讲到:不合理的认知只是维持和加重强迫症、焦虑症的主要方面同时它不是治病的根本,不是全部病因。还有一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行为应对模式,它同样是维持和加重神经症问题的重要病因。

试想一下,天天躺在床上刷视频看手机,从沙发挪到床,从床挪到沙发,不饿就不吃饭,天天不出门不社交,跟真实世界和外界“断交”,会怎么样呢?是的,会加重病症。从这个切面,首先也得了解,为什么患者会不出门一个劲拿着手机看呢?他是真的病了,是无意义、虚无感,动一下都得费好大劲儿、说一句都得鼓足勇气,他是病了,才真的很难动,这些外人看来“只有动起来才能改变”,对于他们来讲,实在太难了!要是他能做到,哪怕是一条,或许都不会这么难受了。

理解这一切都是症状所在,理解这些状况是从何而来的,理解它又是怎么让自己越来越难受......对于这一切的发生保持清醒的清楚,保持“觉”的状态。不需要硬逼着自己、硬逼着患者非要咬牙切实的去行动,舍身处理的理解是他自动改变的前提。

这个理解是没有任何目的心的,不是说,你理解的患者,患者自己理解自己的症状就是为了摆脱它,当你抱着这样的想法,就不是理解了而是压榨。

不需要何种坚持,只是放下任何目的心,全心全意的去理解自己、理解症状。理解不是为了认同,而是对于它的发生发展保持“觉”,觉知觉察。

在“觉”下,你就不会再跟这些令自己痛苦、难受、恐惧和担心的症状对立起来,你也不再怕它们,因为你了解它们,它们的起源发生和发展都如你所在,你对它们都是有完全的掌控感的。同时,你越来越能够共情自己受苦的部分,当然也不再苛责“动不了”“做不好”的自己。

觉察和共情,这两个部分进行的足够深入,认知的改变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事实上,你在理解症状的同时,同样是在理解自己这个人,重新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悬浮注意,一种高级觉察,你对自己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自然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如何选择,什么对自己当前的情况最有适应性,因为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这都不是坚持来的,而是以“觉察”的方式做到放下,进而自动疗愈。

觉察、共情还是认知的改变,无论哪一个阶段容易卡住,可以通过李宏夫老师《战胜强迫症》一书的静坐观息法练习,通过对自己呼吸的觉察,依从自己的节奏,逐渐清理和疗愈,找回自己。呼吸就像一个安全屋,每次心回到呼吸上,也就是不断通过对于当下的觉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重塑稳定的内核。

2 阅读:82

心理咨询师刘星

简介:专注强迫焦虑失眠,分享实用心理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