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下旬,华北日寇出动6万兵力,在伪军的配合下,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杨成武的一分区由于实力最强,又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了日军名将阿部规秀,因此成了敌人这次进攻的重点目标。日寇第21师团驻在保定的部队从徐水向易县和紫荆关等地迂回,从东面和北面直扑杨成武的一分区。
另一部分日寇在伪军的配合下从望都、完县和刘家台等地出发,从南面向一分区驻地扑来,这两路日寇加起来超过了一万多人。本来杨成武手中有6个团近一万人的兵力,但战斗力最强的老一团被调去保卫晋察冀军区总部。剩下的5个团当中,第三团在去年和日寇战斗遭受了重大损失,补充进来的新兵战斗力有限。
第6团和第25团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需要掩护军分区数万名老百姓转移。第20团和第34团都是小团,兵力只有一千余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从正面打退敌人的进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一面掩护老百姓逃难,一面和日寇捉迷藏了,随后杨成武开始大规模精简人员。
指挥机关只留下副司令高鹏、参谋长黄寿发、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和行署专员李耕涛,情报科、作战科和通讯科也只留下一部分人,其他机关干部都下到各情报站或者单独找地方隐蔽。战线剧社的一百多人,身强力壮者下到各部队,年纪大、身体差的和一部分女战士则转到狼牙山隐蔽。
一番精简之后,杨成武身边的机关干部只剩下了30多人,负责警卫的是侦察连、警卫连和老一团留下的第3连。这三个连当中,警卫连的实力最强,有220多人,配有12挺轻机枪和四个掷弹筒,各班的班长和战士都是老兵;侦察连也有将近200个人,全部日式装备,训练有素,战斗力也不弱。
老一团留下的第三连全都是经过长征洗礼的红军战士,战斗力在这三个团当中最为强悍。有这三个团在手,即便在转移途中碰到小股日军,也能全身而退。一切部署完成后,杨成武带着精简后的司令机关转移。当时杨成武的司令部设在北娄山的一个老乡家中,司令部要转移,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无法瞒过这个老乡,他很有头脑,认为跟着杨成武最安全,因此非要带着全家人和杨成武一起转移。
如果只有房东这一家人的话还不算太麻烦,关键是这个房东很热心而且没有什么保密意识,把司令部要转移的消息给村里人都说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不走了,纷纷要求跟杨成武一起转移。参谋长黄寿发得知后鼻子都快气歪了,司令部之所以精简人员,就是为了行动迅速。现在整个村子的老百姓都要拖家带口跟着杨成武走,不仅会拖慢部队的行进速度,而且还可能混进奸细,暴露目标。
按照黄寿发的意思是司令部一个百姓都不带,村里的老乡们和军分区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一样由第6团和第25团掩护转移。杨成武听后没有同意,他对黄寿发说:“这也难怪,战争年代,求生是每个人的基本意愿,谁不想活下去呢?老百姓也不例外。他们既然认定跟着司令部最安全,哪儿还能把他们从身边赶走呢?”
杨成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黄寿发就不好再提意见了,只好带着北娄山的200多名老百姓一起转移。途中又有不少逃难的老百姓加入到了这支队伍当中,到8月24日的时候,跟在杨成武身边的老百姓已经达到了400余人。带着这么多老百姓,一旦和敌人遭遇,就会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为此杨成武带着众人专门钻山沟,走一些不知名的小路。按说他的行踪已经够隐蔽了,但杨成武很快就发现,不论自己走的道路有多么偏僻,身后总有一股日军在追赶,甩也甩不掉。杨成武久经沙场,当即就明白了原委:自己的队伍中混进了奸细!不把这个奸细找出来的话,部队随时都可能遭到危险。
之后杨成武下令部队急行军,黄昏的时候赶到了一个山坳中,此时已经有不少老乡掉队,跟上来的只有数十个人。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杨成武暗中对这几十个跟上来的老百姓进行了一番观察。很快一个乞丐装扮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虽然蓬头垢面,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但面色却很红润,一点都不像长期忍饥挨饿的乞丐。
锁定目标后,杨成武让警卫员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窝窝头拿给这个乞丐吃,这个乞丐接过来咬了一口后就吐了出来。当时一分区正遭受灾荒,杨成武都只能喝稀饭,吃窝窝头。乞丐乞讨时能有人给他窝窝头吃就相当不错了,但这个乞丐只吃了一口窝窝头就吐了出来,说明他的身份是假扮的。
杨成武随即下令将这个乞丐控制起来,战士们从他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搜出了十多个白面馒头。当时一分区的老百姓自己还没有白面馒头吃,谁又会给乞丐白面馒头呢?杨成武因此断定他就是日寇派来的奸细。在事实面前,这个奸细只得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几个战士将他抓走,找了一个地方活埋了。
除掉这个奸细之后,杨成武很快就将身后的日寇给甩掉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和战斗,一分区终于将敌人的进攻给粉碎了。抗战胜利后,杨成武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表现十分出彩,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和副总参谋长。2004年,杨成武将军病逝,享年90岁。
活埋[呲牙笑]
胆大心细的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