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神认知的不断超越,人们对于相应真实的理解和表达便会呈现出一种从清晰到模糊的趋势。这是因为真实的层面越高则其内涵也越为复杂精微,而人们受时间、精力、智力、阅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在一定阶段内无法进行深入充分而有效的理论实践和物质实践,从而便会导致对于相应真实的认识不够清晰,也即一时只能或多或少地认识其中的某些部分。
对于低层面的真实,人们用方法技术(与之相应的是技术性理论)的形式去把握,或者反过来说,当某种本来未知的真实能够被人们以某种方法技术来表达时,其真实层次便会随之下降,且掌握这种方法技术的人越多其层次下降的程度越大。
当然,这种真实层次的下降并不必然代表其现实实用性的减弱,在一定阶段内这反而意味着其在社会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对于较高层面的真实,人们用思想哲理(与之相应的是哲理性理论)的形式去把握,对于高层面的真实,人们用精神认识的形式去把握,而对于最高层面的真实则只能用本真心灵去感悟和理解了。
我们会发现,对于低层面的把握相对精确清晰,这种把握的稳定性也更强;对于高层面的把握则相对混沌模糊,这种把握的稳定性也更弱,这同样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各个层面对于真实的把握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但一般来说,对于高层面真实的把握是以低层面把握为基础并将之融入其中的,就像画家在构思一幅作品主题思想的时候,对于各种技法运用的考虑总会有意无意地融入其中。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书画中的形容】形容是对多个浓缩的点状真实的凝练和综合运用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形容」艺术对于“形”的提炼加工和重新组合